程猛
摘 要:伴随体育课程改革工作的持续推进,足球开始作为选修课程进入高中体育课堂。阐述了高中足球技术及战术训练中小场地对抗赛的运用,分别就小场地对抗赛的特点、对于足球教学的重要意义以及运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目的在于为高中足球教学工作提供借鉴经验。
关键词:小场地对抗赛;高中足球;体育;战术训练
“足球进校园”活动的普及,让不少高中将足球纳入体育选修课程当中。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面临的却是足球场地有限、教学时间不足等问题,影响了足球教学效果。小场地对抗赛对于场地规模以及比赛时间要求较低,适合在高中体育课堂进行普及。接下来,本文就针对小场地对抗赛在高中足球技术及战术训练中的运用相关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一、小场地对抗赛的特点
小场地足球对抗赛每个参赛队人数一般少于11人,除了较为普遍的3人制、5人制、7人制等比赛形式之外,还有人数不等的3VS2、4VS2、5VS3等比赛形式。比赛形式更加灵活,教学训练中教师可以根据训练目的、要求以及实际情况进行自由的选择。与此同时,在场地规模、比赛时间上,小场地对抗赛的限制通常小于正式比赛,更适合在校园中开展相关训练。
作为一种特殊的足球训练模式,小场地足球对抗赛具有六个关键因素:球门、队友、对手、空间、攻守方向和比赛规则。只要具备以上六个要素,小场地对抗赛就可以产生和正式比赛一样的训练效果。教学实践证明,将小场地对抗赛运用于青少年足球训练之中,不仅极大丰富了青少年实战水平,也有助于发展青少年的足球意识。
二、小场地对抗赛对于高中足球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对于足球技术训练的重要意义
当下的高中足球技术教学经常陷入理论灌输大于实战训练的误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缺少实战训练的情况下,学生对足球技术的了解也仅限于皮毛阶段,无法真正掌握足球技术。有时即便经过详细讲解,到了实战中,学生的技术动作也会发生变形。小场地对抗赛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比赛环境,由于比赛场地较小、参与人数较少,每个学生接触球、运用各项足球技术的机会更多,有助于学生提高传球准确性以及控球能力。那些以往没有接受过系统足球训练的学生可以通过实战来提高个人技术水平,而具有一定足球基础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实战磨炼技术水平。从我本人所带的高二年级教学班来看,经常参与小场地对抗赛的学生在射门、控球、抢断球、运球突破以及传球这几项技术上都有了明显进步。
在一次“你是否喜欢高中足球课程”的问卷调查中,53%的学生表示:虽然足球课很有意思,但是老师总是进行那种单一的技术训练,重复几遍之后我们觉得有些枯燥,不想再学了,还是希望有机会可以到真实的赛场上锻炼技术。这充分反映了学生渴望参与实战的学习心理,將小场地对抗赛运用于高中足球技术训练中,正好满足了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对于激发和保持学生足球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
(二)对于足球战术训练的重要意义
足球战术水平的培养不仅对学生足球技术提出了较高要求,同时也对其身体素质、智力水平提出了相应要求。只有技术水平、身体素质、智力水平三大因素协调发展,才能促进战术水平的稳步提高。小场地对抗赛具有浓厚的对抗意义,更加强调战术的层次性、整体性。在参与小场地对抗赛的过程中,双方队员攻守转换频繁,必须灵活调整比赛战术,才能取得最终胜利。这对于学生提高个人战术运用能力以及整体战术布局能力都具有重大意义,将有效提高学生的战术运用水平。
我在组织小场地对抗赛足球训练中,经常通过调整攻守人数来达到提高学生战术水平的目的。例如4VS3攻守练习中,攻方的跑位能力、空当制造能力以及传球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守方则提高了“区域+个人”综合防守能力。又如4VS4防守练习中,队员进一步熟悉了队形以及战术打法,整体战术配合能力也大大提高。从测试成绩来看,一段时间的小场地对抗赛训练之后,学生的回传反切二过一、直传斜插二过一、斜传直插二过一、踢墙式二过一等战术都有了不小的进步。
三、运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小场地对抗赛对于高中足球技术以及战术训练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组织小场地对抗赛时,教师应该注意发挥好课堂主导作用,讲解清楚足球运动的本质特点以及基本规律,便于学生明确自身职责,从而更好地参与到足球比赛中。另外,“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足球对抗赛强度大、比赛密度大,学生必须具备过硬的身体素质才能跟上训练进度,平时教师要强化身体素质练习,为对抗赛训练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小场地对抗赛是一种重要的训练手段,将其运用于高中足球技术以及战术训练中,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足球运动兴趣,也显著增强了教学效果。教师应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以及体育教学实际需要,将小场地对抗赛合理运用到足球教学之中,这既是发展学生足球意识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足球运动水平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周远军.小场地对抗赛在高中足球及战术训练中的运用[J].运动,2016(11):123-124.
[2]谭嘉辉,张杰,李刚.小场地组队对抗赛在足球训练中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版),2008(9):67-68.
新课程·教师2017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