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芸芸
一、前言
上个世纪初,我国进入高校舞蹈教育改革初期阶段,从当时的传统教育逐渐改变为现代化教育,主要以学习西方的教育理念和使用西方舞蹈艺术为主,但是对本土的舞蹈教育的概念并不重视与认同。直到1980年左右,我国有部分舞蹈专家开始提倡把民间舞蹈艺术与高校遇到教育有效结合,不仅对民间舞蹈进行资源再开发与利用,还形成了具有我国本土特色的舞蹈教育理念与意识。这个观念形成与实践后,对我国整个高校舞蹈教育都有了重大的改革意义。但是,由于我国各个地区降级发展、文化认同、教育理念差距较大,因此有部分地区并没有树立正确的民间舞蹈艺术传承的观念与意识,进而也没有促进对高校舞蹈教育的发展。因此,没有较好地把二者有机结合,也没有促进其发展。除此之外,高校的舞蹈教育其实是保护我国民间舞蹈艺术的重要途径。民间舞蹈艺术是由于我国特殊的地域文化、社会环境等因素下形成,具有较强的中国本土文化。所以把民间舞蹈艺术与高校舞蹈教育相结合,是对中国本土文化认同,对其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现今,很多高校的舞蹈教育依旧以西方舞蹈艺术为主,受了很多国外文化的影响,导致我国传统的舞蹈艺术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甚至使我国传统舞蹈艺术出现了衰败的迹象。因此,利用高校舞蹈教育结合民间舞蹈艺术,不仅使舞蹈教学更加多元化,丰富教学资源,更是把中华本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最佳方式,使其民间舞蹈艺术可以得到更好地延续与发展。
二、我国高校舞蹈教育的现状
1、舞蹈课程内容的设置单调
70年代末,我国开始把舞蹈教育放入到大学教育中,中等专业性舞蹈艺术学校也再次不断改革,逐渐演变成为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使之形成一个整体化。可是,在这种整体化驱使下,我国教育也呈现出一种较为明显的缺陷,就是过于重视技艺,忽视研究。在这种状态下,我国高校舞蹈教育的一些问题与现象也被显现。即使到现今,我国舞蹈教育依旧处于这种状态,很多高校对舞蹈课程的内容设置过于简单,并没有把它与创造性人才良好结合,导致这种过于重视技艺的瓶颈依旧明显。目前,很多舞蹈专业学生对于专业之外的启发性课程了解过少,他们仅仅明白舞蹈这一概念,对其舞蹈的创造思维和方式的理解过于片面化,这些都是高校课程设置不科学所带来的。
2、舞蹈教育和其他教育脱节
一般来说,高校较为重视学生的舞蹈技艺培养,但是对学生的艺术鉴赏、创造性等方面没有给予过多重视与关注。尤其是一些人文科学教育,更是没有对此准确把握,无法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和多个层次进行思考,从而使搞笑的舞蹈教育仅仅是一种舞蹈形态,而不是一门多方面的教育课程。
3、高校优秀舞蹈教育人才欠缺
目前,高校舞蹈教育教学模式过于统一化,导致很多教学工作者无法发挥其主观性,教学思想也逐渐趋向于讲话。同时,高校的不合理的指导方针与财政方面的缺失,高校舞蹈工作者的人才流失较大,其主动性也降低,整个高校的创造性舞蹈教育者严重匮乏。
三、民间舞蹈艺术传承现状
1、民间舞蹈存在环境的变化
随着我国科技和教育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逐渐代替了农业社会,与当时紧密相连的民间艺术也随之消亡与丧失。比如,在农业社会时代,云南的“打跳舞”是其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在欢乐的节日、庆祝中,云南人民会自娱自乐,跳起打跳,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但是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出现,云南很多地方已经不再通过打跳舞来表达自己的内心。只有少部分地区依旧保留,但是也沦为了政府招揽游客的一种有效方式。尤其是在现代文明于社会的冲击下,很多民间舞蹈艺术失去了原本的意义与市场,导致很多具有本土文化、科学的优秀舞蹈都开始快速消亡。与此同时,很多民间舞蹈艺术都是依靠口口相传进行的,在不断的现代文明前进中,这种行为也逐渐消散,民间舞蹈艺术被大量通俗、流行舞蹈给占领,直接走向了边缘化。
2、民间舞蹈艺术保护机制的缺失
在新的阶段下,我国对于传统文化艺术的机制保护依旧存在着很多的缺陷和问题,尤其是民间舞蹈艺术,其文化保护机制更是不尽人意,甚至导致民间舞蹈艺术走向了边缘化。首先,我国保护民间舞蹈艺术的力度不够大。民间舞蹈艺术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艺术,其种类繁多,在此使保护的压力过大,各级政府无法保证每个民间舞蹈艺术都得到有效的保护,即使采取了部分措施,也往往仅限于表面,不能给予更大的空间帮助民间舞蹈艺术更好的发展。同时,政府也没有良好地调度民间舞蹈艺术,没有使之与现代化文明发展得到有效融合,所以导致了保护效果的不理想。其次,资金投入不够。在现阶段,各级政府依旧以经济为主要的发展动力,用经济来带动各项的发展,因此没有过多的剩余。所以在民间舞蹈艺术的推广上虽然实行了一些相应的保护政策,但是依旧缺乏一定的资金现象也是较为常见与普遍的。
3、民间舞蹈传承人逐渐丧失
民间舞蹈艺术其实是一项非文化物质遗产,其主要的传承人就是一些老一辈,他们作为传承的载体,帮助下一代对民间舞蹈艺术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其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丧失其根本的原因就是老艺人的丧失,在不断传承中,一些艺人逐渐消失,甚至下一辈不愿意再接受这项舞蹈艺术,导致民间舞蹈艺术成为一纸空谈。民间舞蹈艺术的传承就是在此形态下不断推动与前进的,因此人最为其传承的根本,是与这项民间舞蹈艺术共存亡的。可是,现今很多老艺人找不到传承人,很多年轻一辈也不愿再接受这项艺术。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不断地侵蚀与冲击,对其造成了毁灭性的伤害。
四、高校舞蹈教育中传承民间舞蹈艺术的措施
1、教师和学生应该树立起民族文化观念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留长,最为其中重要的文化艺术组成部分之一的民间舞蹈艺术,更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绽放其独特的光彩。作为从事舞蹈教学的教师们,在面对民间舞蹈艺术的不断消失中,需要承担其相应的责任与义务,把属于中国独有的本土化舞蹈艺术带入教学当中,走向世界。同时,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在世界长河中留下鲜明足迹的往往是一些具有民族色彩的藝术与作品,它们具有较强的本土化与民族性,代表着那个国家所特有的艺术。因此,在高校的舞蹈教学中,较适合学生都应该树立正确的民族文化观念,为我国民族舞蹈艺术感到光荣与自然,心甘情愿地进行这项伟大的艺术传承,这也是我国高校舞蹈教学的关键所在。
2、建立合理的专业课程设置
按照常理来说,教学大纲一直是作为我国教育的主要教学标注与模式,确保教育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正确与顺利地进行下去。但是,长期以往,教学模式也限制了其教学的自由化的发展,使其发展空间也受到了严重的束缚,在很多方面变得更加僵硬化。目前,高校的舞蹈教学在课程设置上就过于单一化,很多课程没有给予学生更多地自由创造的空间。受限,教材方面虽然对学生的舞蹈技艺起到了很多的提高作用,但是对其学生鉴赏能力的提高,舞蹈的发展未来趋向等没有作明确的说明。除此之外,教材设置上面应该在添加民族舞蹈艺术的同时,可以进行一些国外民间舞蹈艺术的添加,看两者的比较,并学习西方民间的优势,帮助我国民间舞蹈艺术的更好地完善与创新。其次,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加强对舞蹈理论的研究。现今,很多高校都出现了种技巧,轻理论的现象,导致学生在步入社会中会出现很多不如意的情况。因此,高校需要加强理论与实践地相结合,合理的开设课程,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各个方面需求。
3、创建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高校在进行民间舞蹈艺术教学时,其使用方法也应该更加灵活与多变,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民间舞蹈艺术与高校舞蹈教学的融合,也使民间舞蹈艺术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与创新。首先,组合教学法。组合教学法在目前的高校舞蹈教学中是一门较为常见的使用方法,其主要的特征就是具有较强的整体性。在教学中,可帮助学生比较两种舞蹈的区别,使其各个方面进行有机的组合,体态、步伐、动作等各个方面,最终形成统一的整体性,也使学生在此变化中不断加深了解,最终达到教学的目标与要求。其次,感性教学法。对于舞蹈教学来说,其本质就是通过肢体的变化来表达的内心的情感与心理。在实际教学中,这种情感变化的教学是具有较高难度的。而民间舞蹈艺术恰恰就是从精神层面出发,在学生理解文化历史下,感受到舞蹈所抒发的情感,也使学生可以带有更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去参与到舞蹈教学中去。
4、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在无数的实践证明中,发现教师的教导对学生的舞蹈学习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甚至教师的耐心教导可以帮助学生解脱一些烦躁的心理,从而使学生有一个健康和积极的心理去学习与感受舞蹈的变化。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具备极高的综合素质,不仅具备较强专业知识,也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健康地学习心态。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意识到一些影响学生的潜性因素,例如在对新疆舞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穿戴新疆特有的服饰与帽子,感受新疆的文化。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可以更加深入了解新疆舞的文化,还以有效促進学生在学习民间舞蹈艺术时更加具有主动性与积极性。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