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介绍了公益项目的实施背景、执行过程和取得的成效,分析了通过公益项目提升心理咨询专业实务能力的有效途径。指出,通过承担社会性质的公益项目,可以使学生的心理咨询基本能力、心理咨询专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等方面得到提升。
【关键词】 公益项目;专业实务能力;心理咨询
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学术人才不同,高等职业教育更加偏向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高等职业教育也面临着培养创新型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转型挑战。高职心理咨询专业面向心理咨询服务机构、中小学、特殊教育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医疗、司法系统、社区等心理咨询、心理辅导与教育一线岗位,能够从事心理咨询、心理辅导与教育实际工作的高端技能型、应用型、可持续发展的心理咨询技术专门人才。因此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心理咨询专业实务能力是高职心理咨询专业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公益性项目是指为社会大众或社会中某些人口群体的利益而实施的项目,即包括政府部门发起实施的农业、环保、水利、教育、交通等项目,也包括民间组织发起实施的扶贫、妇女儿童发展等项目。因此,通过组建学生团队承担社会公益项目既能提升学生专业实务能力又能实现高职专业服务社会一线的目标。
一、公益项目的实施背景
为充分调动全市志愿者组织和慈善义工组织参与慈善公益事业的积极性,给长沙市的失独家庭、困境儿童提供全方位的关爱和帮扶,长沙慈善会(基金会)设立“爱的桥梁”—失独老人·困境儿童”志愿服务慈善援助项目,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向社会义工组织购买服务,通过志愿者或慈善义工为所负责区域的失独老人和困境儿童提供生活照料、精神陪伴和结对帮扶等服务,并帮助失独老人和困境儿童搭建“爱的桥梁”,实现失独老人与困境儿童之间的互帮互助、互相慰藉。
针对此项目,本专业组建了由8名心理咨询专业大二学生构成的实务工作小组,承担了长沙市慈善会“爱的桥梁”—失独老人·困境儿童志愿服务援助项目(开福区)。主要服务对象为:一是户籍在长沙市开福区的失独老人;二是户籍在长沙市开福区的困境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指父母因死亡、失踪、服刑、强制戒毒、重残和重病等原因无法履行扶养责任的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重病和重残儿童等。
项目的主要工作内容是通过对全区的失独老人及困境儿童进行上门走访,了解失独老人和困境儿童的实际需求,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分类处理,以心理咨询和精神陪伴服务、结对帮扶、联谊活动等方式开展服务。
二、公益项目的执行
从2016年5月项目启动开始,至2016年10月底,项目共執行5个月。项目服务涉及开福区失独老人964人,困境儿童115人。根据“爱的桥梁—失独老人·困境儿童”志愿服务援助项目立项情况,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筛查需要重点服务的失独老人和困境儿童。根据项目执行情况,项目实施中共筛选需要重点服务的失独老人22人,需要重点服务的困境儿童20人。
三、公益项目的成效
在为期5个月的项目实施过程中,在长沙慈善会(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由本专业心理咨询专业学生构成的志愿服务团队,积极与开福区各街道、社区进行沟通和工作对接,用心服务失独老人群体和困境儿童群体,充分体现了“政府救助为主、慈善救助为辅”的项目原则。到目前为止,本项目主要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效。
1、项目完成度
项目截止到2016年10月底,针对失独老人和困境儿童群体进行了1506人次电话沟通,648人次一对一服务,83人次社会服务,并进行了多次公开活动或心理健康讲座,达到了项目立项中的要求。此外,在项目开展之初,就重视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达到一人一档、一事一记。到目前为止,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含走访、电话、短信、图片、新闻)等过程资料整理清晰完备。
2、媒体关注
针对困境儿童的六一节活动和心理讲座活动,针对失独老人的中秋节活动、重阳节活动等公开活动,得到了相关新闻媒体的报道,使整个社会对失独老人和困境儿童有了深入的认知。
3、受众满意
通过项目的实施,22名重点帮扶失独老人和20名重点帮扶困境儿童得到贴心精准帮扶。受服务对象对项目本身的满意度达到100%,同时使得超过100个社会的细胞家庭更加和谐。
4、社会影响
通过“爱的桥梁”项目的开展,提高失独家庭和困境儿童对政府的关心关注行为的认识,有效增强社会的凝聚力与共融度。引起全社会对失独家庭和困境儿童的生活与幸福的全方位关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新闻、朋友圈、公众号等途径使社会对失独家庭与困境儿童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通过本项目多名社会人士与困境儿童实现了慈善捐助对接,极大的推动了社会慈善事业。
四、通过公益项目对心理咨询专业实务能力的提升
通过承担社会性质的公益项目对心理咨询专业学生的能力提升主要体现在心理咨询基本能力、心理咨询专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等方面的提升,具体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心理咨询基本能力得到提升。心理咨询基本能力是本专业学生在未来从事与心理咨询相关的工作岗位所必须具备的通用性能力,这种能力反映专业学生在某一时间段内从事相关工作岗位上的基本水平,包括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等指标。在本次公益项目中,探访和沟通是项目顺利实施的基础。特别是项目服务对象是困境儿童、失独老人和社区工作人员,通过项目实施专业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例如,如何在和服务对象沟通过程中避免言语的二次伤害;在服务过程中如何打消服务对象的戒备心理,全程参与服务过程。这些具体工作的细节不断提升专业学生的基本工作能力,增强专业价值观。在服务中后期,很多原先对学生工作抱有很大误解的服务对象和学生建立了长期互动关系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第二,心理咨询专业能力得到提升。心理咨询专业能力是学生今后从事心理咨询相关职业必不可少的职业能力,包括理论知识能力、咨询实践能力、自我成长能力和遵守职业伦理道德能力等四个方面。心理咨询服务是公益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對困境儿童和失独老人等服务对象群体的心理服务过程中,对其心理状态的准确把握,对心理疾病正确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困境儿童和失独老人群体中自卑自闭、焦虑、抑郁,人际关系较差甚至存在自伤和自残的行为比较普遍。通过对这些典型心理症状的判断、认知和咨询工作,使得学生的专业知识直接对接服务对象,提前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
第三,职业发展能力得到提升。任何专业的学生未来都有可能选择其他职业的可能性,心理咨询专业学生也是如此。职业发展能力是学生今后从事任何职业都必不可少的跨职业能力,能够提供给学生未来从事与专业相关的横向岗位和高级别工作岗位的能力,同样是核心就业能力的一部分。职业发展能力的主要要素是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公益项目在实施过程面临的服务群体多样(儿童、社区工作人员、老年人),工作的环境复杂(街道、社区、村镇),工作内容跨度大(社区服务、咨询服务、陪伴服务、行政事务),这些因素很好的提升了学生解决错综复杂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思维敏锐、反应迅捷,充分发挥思维的创造性,能综合应用心理学知识,作出应变的对策等。这些能力的提升对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发展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高职专业学生的培养需要满足社会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提升心理咨询专业学生的实务能力对于满足社会和行业的要求极为重要,同时也是实现学生顺利就业的必要途径。承担社会公益性项目既体现高职专业服务社会的理念,同时又能够促进学生理论、实务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为学生的素质提升和行业未来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赵杰.承担“课程助导”工作对高职生实务学习能力的提升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0.
[2] 龙德毅.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2.
[3] 杨润贤,张新科,王斌.高职院校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1.
[4] 蔡吉郎,廖年淼.高职“专题制作”课程实施机制之研发[J].技职教育期刊,2010.1.
【作者简介】
赵 杰(1980-)男,江苏徐州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