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青
摘 要:《文心雕龙·神思》中“神思”一词的词义,比较流行的解释是精神和思维,但更有可能是神奇的文思。在刘勰之前“神思”一词,基本上是在精神和思维的意义上使用的。但《神思》中的“神思”却是有特定内涵和明确外延的概念,它特指写作启动时的文思(大致相当于今语之灵感、想象),发生在“意”成熟之前,是一种突破时空限制,不由自主,不须苦思,兴奋活跃的非理性的思维状态。这个“神思”中的“神”取的是神奇的意思,“思”则特指文思,与偏重指称思考的“神思”,其实是同名异实的两个词语。
关键词:《文心雕龙》;神思;文思;词义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件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7)12-0173-06
作者简介:归 青,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上海 200241)
《神思》是《文心雕龙》中的一篇重要文章,它讨论的是写作启动阶段的灵感或想象的問题,在全书中占突出的地位。对于这篇文章的篇名该如何理解,人们有着不同的认识。比较普遍的解释是,“神思”就是精神和思维(或近于这个意思的其它表述) ①,但也有少数学者认为,“神思”就是神奇的思想②。如果是前者,那就是由两个近义词构成的并列式的名词。如果是后者的话,那就是由形容词加名词组成的偏正式名词。
两种理解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对“神”的取义。前者把它理解为精神,这个精神既有思维状态的意思,更包含着用脑力的意思。旧训曰:“神者,精神也”③ “精,思也”④ “神者,心之用”⑤ “神者,智之渊也”⑥。则精和神都是思的近义词。后者则把它解为神妙或神奇。这两种理解都有词义上的根据,但意思又是不同的,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是同名异实的两个词语。
那么《神思》中的“神思”到底是精神、思维的意思呢,还是“神奇的文思”的意思?刘勰到底是在何种意义上使用这个词语?如果从精准的要求出发,就有了辨析的必要。
一、刘勰之前及同时代人是如何使用“神思”的?
“神思”这个词不是刘勰首创的,在他之前就已出现了。我们先来作一些调查分析,看看这些语料中的“神思”的含义。
1、规圆景以定环,摅神思而造象。 曹植:《宝刀赋》,参见曹植著、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60页。
2、陛下可无劳神思于海表,军师高枕,战士备员。 《三国志·魏书·明帝纪》,参见《三国志》第一册,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05页。
3、陛下将复劳玉躬,扰挂神思。 《三国志·魏书·陈思王传》,参见《三国志》第二册,第573页。
4、(谯)周曰:“此虽己所推寻,然有所因,由杜君之辞而广之耳,殊无神思独至之异也。” 《三国志·蜀书·杜琼传》,参见《三国志》第四册,第1022页。
5、……皆社稷之桢干,国家之良辅,愿陛下重留神思,访以时务,各尽其忠,拾遗万一。” 《三国志·吴书·陆凯传》,参见《三国志》第五册,第1403页。
6、陛下既垂意博古,综极艺文,加勤心好道,随节致气,宜得闲静以展神思,呼翕清淳,与天同极。 《三国志·吴书·楼玄传》,参见《三国志》第五册,第1455页。
7、又神本亡端,栖形感类,理入影迹,诚能妙写,亦诚尽矣。于是闲居理气,拂觞鸣琴,披图幽对,坐究四荒,不违天励之丛,独应无人之野。峰岫峣嶷,云林森渺,圣贤映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神之所畅,孰有先焉? 宗炳:《画山水序》,参见张彦远著、俞剑华注释《历代名画记》,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版,第130—131页。
8、从历数,於穆我皇帝。圣哲受之天,神明表奇异。建号创皇基,聪睿协神思。德泽浸及昆虫,浩荡越前代。 沈约:《宋书·乐志四》,参见《宋书》第二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59页。
9、臣又闻前达有言,天下,重器也,一安不可卒危,一危亦不可卒安,陛下神思渊通,亦当鉴之圣虑。 沈约:《宋书·王僧达列传》,参见《宋书》第七册,第1953页。
10、久欲上启,闲侍无因,谨陈愚管,伏愿特留神思。 萧子显:《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列传》,参见《南齐书》第二册,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414页。
11、属文之道,事出神思,感召无象,变化不穷。 萧子显:《南齐书·文学列传》,参见《南齐书》第三册,第907页。
以上材料中除了第11则与《文心雕龙》的“神思”含义接近,第8则含义不明,无法确诂外,其余九则材料都是从精神和思维的意义上来使用“神思”一词的。其中2、3、5、8、9、10六则中的“神思”,很明显都是指思考,是一种需要耗费脑力的精神劳作。稍微有点问题的是1、4、6、7四则,但仔细考察仍然取用的是精神、思维的意思。
第一则是说制作宝刀的形状。“神思”一作“神功”,似乎更好,但作“神思”亦可通。句中所谓“摅神思”,好像是驰骋想象的意思,有点接近《文心雕龙》的“神思”。其实,细味之,只是开动脑筋的意思,还是一种有目的的理性思考,与不受管控,不由自主的思绪是不一样的。所以这里的“神思”仍然用的是精神和思考的意思。
第四则是说谯周根据吴国宫中大树无故自折的现象预言吴国将亡,后来事实应验,他就说了以上这段话。“殊无”句的意思是说,并不是自己的思考有什么独到的地方。这里的“神思”还是指根据现象推演的运思,是有目的和逻辑的思维活动,并不是散漫无极的自由的思绪。那么第六则中“宜得闲静以展神思”中的“神思”,会不会是神奇之思呢?这一段话讲的,还是道家无为而治的意思,劝导吴帝孙皓不要事必关心,劳神费思,弄得很辛苦。而应该在闲静放松的状态下用脑,实际是劝他不必劳神费心思。
第七则宗炳的文章,因为讲的是绘画,所以文中讲的“万趣融其神思”中的“神思”很容易和《文心雕龙》中的“神思”混为一谈。但我们仔细考察,发现宗炳的这段话都是在论“神”,也就是讨论精神的,“万趣融其神思”,意思是说,天地间灵动的趣味渗透到人的精神中来。细味之,“神思”还是指的精神状态。有没有类似《文心雕龙》“神思”的意思呢?有的,“畅神而已”一句近似。“畅神”者,就是放飞精神。但这是意译,“神”还是精神的意思。endprint
从以上材料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刘勰以前人们多从精神、思考的意义上使用“神思”一词,指的是一种有目的的思考,是一种费脑力的运作。接近于《文心雕龙》“神思”的用例,事实上只有萧子显一条。萧子显与刘勰是同时代人,而年辈晚于刘勰,他对“神思”一词的用法,很有可能受到了刘勰的影响。当然也有可能是不约而同的结果。
二、刘勰是如何使用“神思”的
对刘勰以前“神思”使用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后,我们在再来看看《文心雕龙·神思》中对“神思”这一词语是如何使用的,目的是为了确定该词的准确的含义,从而更精准地把握《神思》的篇旨和刘勰的原意。我以为,《文心雕龙》中的“神思”是一个有着明确内涵和外延的概念,它与刘勰之前绝大多数的“神思”含义并不相同。
首先,我们来看看“神思”这个词的名称和内涵。在《神思》中,作者两度使用了“神思”一词。第一段话是这样的:
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文之思也,其神远矣。 《文心雕龙·神思》,参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493页。
“神思之谓也”的表述已接近于下定义。他借用《庄子·让王》中的话,把“神思”的特点作了初步的描绘,说这种思的特点就在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还要注意的是,“文之思也”这句话。这是对“神思”这一概念的补充,意思是说,这里所谓的“神思”,实际上就是文思。文思就是写作活动中的“神思”,是写作所以发生的动力,相当于感兴,或者今语之灵感、想象。
第二段话是,
夫神思方运,万途竞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 《文心雕龙·神思》,参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下)》,第493—494页。
和第一段话相比,本段對“神思”含义、运作特点的解释和描绘更细致、更生动。然而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他对“神思”这一词语的使用很正式,作者的交代相当清晰,说明他所谓的“神思”是有着特定所指的。根据他对“神思”这一概念的描述,可知他所谓的“神思”,特指写文章的文思,是一种不由自主,无法管控,处于高度兴奋、活跃状态下的非理性的思维状态。
其次,我们再来看其外延。刘勰笔下的“神思”可不可以宽泛地理解为精神和思虑呢?我觉得,假如从刘勰原意的角度言,恐怕是不可以的。刘勰“神思”中的“思”是有特定含义的,特指写作初起时的文思,是一种非理性,不用力的思。然而,我们知道,“思”最常用的意思却是思虑、思考,是一种带有明确目的的脑力劳动。刘勰之前人所使用的“神思”中的“思”大抵是取的这一层意思,但是我们注意到,《神思》中绝大部分作为名词的“思”却不是这个意义上的“思”,而应该理解为是刘勰对“神思”一词的简称。例如他说的“文之思”,“陶钧文思”、“思接千载”、“思理之致”、“思理为妙”、“思之缓”、“思之速”中的“思”都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思考,而是特指文思,是作为概念的“神思”的简称。
特别要注意的是“意授予思,言授予意”一句中“思”的位置。这句话对“神思”的外延做了清楚的区划。刘勰认为,写作活动有三个阶段。首先是文思的活跃,然后才是“意”(也就是“窥意象而运斤”中的“意象”,相当于成熟的思想感情;从文章的角度言,就是主旨)的成型,最后才是“言”,也就是表达阶段,由语言将“意”表达出来,写成作品。在整个活动中“思”这一环节位于“意”之前,刘勰的意思是说,写作活动首先就是由倏然而至的文思带动起来的,文思是写作这一行为所以发生的发动机,如果没有文思,也就不会有写作这一活动。刘勰把“思”置于“意”之前,就说明这个“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思考之思,而是特指文思,是一种“无务苦虑”,“不必劳情”,倏然而来,又忽然而去的思绪。至于在“意”成熟前后以及由“意”到“言”过程中的理性运作(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思”),则显然不包括在刘勰的“神思”概念中。
现在,让我们从词义的角度,来确定刘勰“神思”的含义。它到底是一般意义上的精神、思虑呢?还是神妙的文思的意思?经过上文的论证,我们已经可以确定,①《文心雕龙·神思》中的“神思”不是一个普通的词语,而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它的意思就是文思,用今语来表达,大致相当于灵感、想象;②“神思”发生于“意”成熟之前,是一种兴奋活跃、突破时空、浮想联翩的思绪;③“神思”又可以用“思”来指代。
这说明,刘勰笔下的“神思”重点在“思”,“神”只是对“思”的特征的描绘,是定语。“神”本来就有神妙、神奇的意思,《易传﹒系辞上》谓:“阴阳不测之谓神。” 《易传·系辞上》,参见《十三经注疏》上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78页。韩康伯注曰:“神也者,变化之极,妙万物而为言,不可以形诘者也。” 《易传·系辞上》,参见《十三经注疏》上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78页。刘勰在《神思》中,通过对文思的一再描述也确实突出了这种神妙莫测的特点。再者,在刘勰之前和同时,这种“神”+单音节名词组成的偏正式名词在古籍中是很常见的。我们随便举些例子:
河内皆怪其奏,以为神速。 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参见《史记》第十册,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148页。
此符是老君所戴,百鬼及蛇蝮虎狼神印也。以枣心木方二寸刻之,再拜而带之,甚有神效。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登涉》,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11页。
神力若斯,岂可当也? 释宝林:《檄魔文》,参见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3册,第2787页。
海中有金台,出水百丈,结构巧丽,穷尽神工。 欧阳询:《艺文类聚》卷六十二《居处部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119页。
嵇生是上智之人,值无妄之日,神才高杰,故为世道所莫容。 沈约:《七贤论》,参见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3册,第3117页。endprint
而或者睹湯武之龙跃,谓龛乱在神功。 刘孝标:《辨命论》,参见萧统编、李善注《文选》下册,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750页。
以上神速、神效、神工、神才、神功、神力等词语中的“神”都取义于神妙、神奇的意思,类似的语例还有很多。刘勰从神奇的文思这一意义上来铸造“神思”这一词语当是从这一思路而来。
我们的结论是,刘勰的“神思”是一个偏正式的名词。“神思”中的“神”,指的是神奇;“神思”之“思”,指的是文思,或称灵感、想象(一定程度上的)。“神”和“思”两个词素合起来,意思就是神奇的文思。刘勰所谓的“神思”与一般泛指精神和思虑的“神思”是名称相同的两个词语。
三、《神思》的篇旨问题
对“神思”概念作出了如上结论后,我们再带着这样的认识,来重读《神思》,可能就会有新的认识,个别疑难问题也可能会得到疏通。这里简单谈两个问题:
1、如何理解第二段中的“苦思”(“人之禀才——亦有助乎心力矣”)问题
上文已经讲过,《神思》中所讲的“神思”,指的是不必苦思的文思,是一种自由、活跃的灵感、想象。但是《神思》第二段,在讲到不同才性的作家的写作状态时,提到了“思之迟”、“思之速”两种情况。“思之速”的作家写起作品来常常一气呵成,一挥而就,显得很轻松。可是那些“思之迟”的作家写起作品来却表现得很辛苦。
相如含笔而腐毫,扬雄辍翰而惊梦,桓谭疾感于苦思,王充气竭于思虑,张衡研京以十年,左思练都以一纪。 《文心雕龙﹒神思》,参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下)》,第494页。
为此,刘勰称他们是“覃思”之人。对于这种现象应该怎么看呢?为什么刘勰一面说为文“无务苦虑”,“不必劳情” 《文心雕龙﹒神思》,参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下)》,第494页。,一面又说苦思、沉虑也能写出佳作呢?这是不是前后矛盾呢?
过去我对这一问题的解释是,司马相如等人的苦思不是在求文思,文思是求不来的,他们的苦思表现在由意到言的过程中,也就是说,他们是在为求言意之间的一致而苦思。现在看来,这个认识是有问题的。文思诚然是求不来的,但上引材料中讲的司马相如等人的苦思,确是发生在写作第一阶段的情况,他们确实是为文思不来而苦恼。合理的解释是,刘勰在这里谈的是文思迟速的问题。他的意思是说,文思的降临是自然而至的,肯定不是求来的,但人的才性不同,文思降临的速度却会因人而异,有快慢之分。那些敏捷型的作家,文思来得快,作品就完成得快,这很好理解。那些“覃思”型的作家当着文思未来,内心焦虑,于是冥思苦索,希望能以此求得文思。但这种搜求实际不会有任何作用,可能反而会阻塞文思。后来他们之所以能写出佳作,原因在于,他们文思还是如期而至了,只是降临的速度慢了一些而已,文思的最终降临,与他们先前的苦思其实是没有关系的。所以,这一段谈的只是文思降临的速度有快慢,至于文思之不用苦思,则都是一样的,刘勰并没有前后矛盾。
2、如何概括本篇的篇旨
需要说明的是,概括篇旨和翻译篇名是有联系的两个问题。而这两个问题却往往不能一致,原因在于对第三段(“若情数诡杂——其微矣乎”)的理解上。
对于本篇篇旨的概括有多种说法,比较流行的是论构思、论想象、论灵感,这些说法其实大同小异,都是很有道理,完全能够成立的。但我们现在对“神思”一词有了明确的认识,再回过头来重新解读全篇后,从精确性的角度出发,就会有一些不同的评价了。
我们先来看第三段的大意。这一段在表述上有些模糊,刘勰说:
视布于麻,虽云未费,杼轴献功,焕然乃珍。 《文心雕龙﹒神思》,参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下)》,第495页。
用麻和布作比,来说明作者运思的重要,经过作者头脑的加工,粗糙的原料(麻),最后成了精品(布)。问题是怎么来理解“杼轴献功”,是指的“神思”吗?还是包括了理性的运作?不同的理解,就会有不同的概括。
构思是一个比“神思”大的概念,今语之所谓构思,既包括非理性的文思,又包括文意成熟前的提炼、加工和文意成熟后对如何表达(如谋篇布局、语言风格的确定等)的思考。如果广义地理解“杼轴献功”,那么论构思就是对篇旨的全面的概括。如果把“杼轴献功”理解为想象的话(按,郭绍虞先生、王元化先生就是这样看的),那么“杼轴献功”也就是篇名“神思”的另一种表达,如此,用构思来概括全篇虽然可说大致不差,但若求其精准,还是觉得帽子稍大了一点。
那么,论想象或论灵感怎么样呢?问题同样集中在第三段的理解上,想象和灵感可以理解为对“神思”一词的意译,内涵和“神思”大致相当。如果把第三段理解为是想象(也就是“神思”)的话,那么这样的概括就是精准的,反之则只能认为是对本篇主要内容的概括。
以上各说对于《神思》篇意的概括都是可以成立的,概括篇意不等于翻译词语,原可宽可狭,只要能把核心把握住就可以成立,“神思”作为篇名本身也存在着是否可以笼括全文的问题。现在之所以拿出来讨论,目的是在确定了“神思”含义后,再回过头来观照全篇,看看是不是还能更精准地把握本篇的精义。
(责任编辑:李亦婷)
Abstract: The popular explanation of “Shensi” in the Wen Xin Diao Long is the spirit and thinking but “Shensi” is more likely to be magical “wensi”. The word “Shensi” was basically used in the sense of spirit and thinking before Liu Xie. However in the chapter ShenSi in which “Shensi” has specific connotation and explicit extension. It in particular refers to “wensi” (roughly equivalent to what we call inspiration or imagination nowadays) which occurred at the start of writing, before “idea” being well-considered. “Shensi” is a kind of excited and irrational mental state. It breaks the restrictions of time and space which also has no need to think deeply. In the word of “Shensi”, “Shen” refers to magical. “Si” specifically refers to wensi. Compared with the “Shensi” which puts emphasis on the meaning of thinking, two words have same name but radically different meanings.
Key words: Wen Xin Diao Long; Shensi; Wensi; Semantics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