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兰有秀 良工苦心
—— 我的教育行走

2018-01-02 01:17
教育家 2017年42期
关键词:问学关联课程

芝兰有秀 良工苦心
—— 我的教育行走

文 | 张利平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审视荣誉,才觉其中的内涵——荣誉即责任。这个世上,哪有什么无缘无故的赞美?一种赞美是因为美的存在;还有一种,是方向,是对自我的鞭策。“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如果说人生是一场修行的话,荣誉就是一个平台,是让每一个行至此的人对人生进行调整,获得继续前行的动力。

拥有“近取诸身”的心境

一个人总要做事,做事就要坚守做事的原则——自强不息。这本是生存的自然状态,也是生存的准则。三十年的教育经历中,我始终保持着进取状态,正是源于这种认识,我把做事就当作修行,这与做什么事没有关系。

教育有其特殊的要求,一名教师,面对学生,不是只有态度就能达成教育目的的,还要有方法。最好的方法,就是成为学生信赖的榜样——这是当年自己第一次成为班主任时给自己立下的信条。

当我面对所有学生说出“我要成为大家的榜样”这句话时,其实自己已无退路。成为学生的榜样,我就每天第一个走进教室;每天把自己的值日区打扫得最干净;每天跟学生一样列出一日计划,但我一定是最坚持、落实度最高的那个;每天的做事状态就是不能懈怠,不能偷懒,不能退缩。

现在想来,那时真的是疯狂。疯狂的结果是,我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方式,并且在这种习惯中慢慢感悟出更多的生存哲理。

一个人的力量来源于内心的实在,人生的问题不是困难太多,而是看不到价值。一名教师的价值,就在于在这个岗位上,是否一直坚持成长而不懈怠,是否具有自强不息的信念而不断自励,是否能有“达则兼济天下”的胸襟而时刻以“穷则独善其身”的标准来衡量自己。

“成为学生的榜样”,让我开始思考行动与观念的关系,让我学会到先人那里去寻找智慧。于是,阅读成为我每日必做功课。

我遇到了《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我感悟到,“奉献”不应该成为被标榜的美德,而是一种必然的存在方式,是一种能让自己长流不息一直向前的自然状态。由此,我学会了不为利禄而工作。“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我感悟到,真诚是所有外像的底色,不需哗众取宠,不必自我标榜,听从内心对美的向往和美对内心的召唤,就能真诚做人,坦荡做事。“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我体会到,做人首要一条是自我完善,慈以待人,俭以养德,时刻应该保持的状态是学习力。“不敢为天下先”不是为了明哲保身,而是在成为“天下先”之前,要有自我完善的能力,在成为“天下先”之后,依然保持内心的澄明。

不只老子,《论语》《易经》《大学》《中庸》乃至《黄帝内经》,都让我在不断“追根”中,获得一祛浮躁、二定心神、三生希望的生存动力。而这种动力,正是自己有力量正视自己、完善自己的根本。一个教育者,需要技能,需要奉献,更需要定力。一个没有定力的教师,如何能成为学生前行的支撑?所以,胜任教师之责,就要有博大的胸襟和悦纳他人的态度。

每日必思,让我保持着安然从容的心态。教师,不是知识的容器,更不能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教师不是知识的搬运工,而要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灵感。教师不能因“先生”而自傲,要有“向小孩子学习”的态度和心性。正如马克思所言,“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造型的”。顺应天性,引领方向,才是教师当为之事。

引领的前提是什么?依然是自我的完善。“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向自然学习,向学生学习,时时保持学习状态,才能应接学生所需,也才能因为“懂得”而走进学生的内心。

思考,是自我的审视,认识自己,才能体悟他人。思考,就是趋利避害的过程,摒弃经验,才能走向新的高度。

三十年,不止三十年,从10岁开始记日记坚持至今;20岁,从登上讲台那一刻开始的教育记录从未间断。千万多字,码起来该将我淹没了。这是一块丰厚的土壤,足以培植出坚定的信念:此一生,绝不做“记问之师”。

建构“关联万物”的课程观

我以为,评价一名教师是否优秀,可以把师德置于首位,可以将是否爱生作为评价标准,在当下,甚至可以将“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技能高低的一项指标。但是,相比之下,没有哪一项比得上“课程”更能诠释一名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因为课程是连接师生的桥梁,是从当下走向未来的通道。

三十年教育经历,让我愈发感受当下过“专”的学校课程已经障碍了学生的综合发展,尤其是过度指向知识层面的课程实施,更加窄化了课程原本的内涵。事实上,没有哪一门学科可以独立存在,因为世界的本质就是万物关联。那么,一门学科如何“关联万物”呢?

身为教师,在某种程度上受限于现有课程的设置方式,但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却应该有自己的发言权。要想建立一门学科“关联万物”的观念,就要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渗透其中,让课程散发无处不在的人生智慧,发挥教学的育人功能。

就我所教的学科来说,化学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学会几个化学符号那样简单,更不仅是通过解决化学问题实现所谓的“造福人类”那样实际;化学教学,应该让学生感受孕育于科学之内的人文精神,“关联万物”,就是通过物化的认知,走向内心的丰满。

比如,在科学探究中,学生应该建立“善事利器”的程序观,在物质研究中应该明晰“物以类分”的分类观,在深入探索化学反应机理中,建立与环境的联系观,在分析事物内在本质时应该持有辩证观,等等。格物致知的结果,必然是认识的升华,是“有诸于内,行诸于外”的智慧的生发。内外关联,上下关联,高低关联,万物关联,才有世界的统一与完整。建立学科“关联万物”的体系,是让学生拥有“广角”的重要依托,大视野,造就大思路,培养大写的“人”,当从此行。

针对“辩证观”,我在课堂上主要凸显这样的观点:

辩证之理是人最高的智慧,通其理必明其魂。明其魂就是明白阴阳并存,所谓“知其雄,守其雌”是也。所以面对物质用途的分析,诸如新材料、温室效应、酸雨等,都要从优和劣、盛和衰、长和短、正和反等两方面进行研讨,经常性地让学生感受到这一点,他们就会自然地学会用两只眼睛看世界。譬如对于自己的生活,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弊端是什么,自己的行为从哪一方面说是积极的,怎样看待其中的不利因素,与同学交往如何扬长避短取自己所需,等等。如此,就会在培养学生辩证的分析、辩证的取舍中帮助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他们就会知道既然一切事物都是如此,就要遵循事物存在的自然之道,就会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客观、辩证地认识事物乃至自己成长。

有人说这是哲学。哲学是什么?是“爱智慧”。从这个角度出发,哪一门学科又不是哲学呢?

有位学生这样写道:“张老师,一直想不清楚您究竟是在教化学还是教人生,但是我们知道您常常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如果您是碱,我们就是酚酞,正因为有了您,我们的生命才有了色彩。”

是的,让学生的生命充满色彩,正是“关联万物”理念下课程建设的源头。

实施“问学之道”

我在教学中最关注的是“兴趣”二字。兴趣,是源发于内的动力,是一切学习的起点和终点。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酷刑,是“厌学”的祸端。

曾经,我探索实践过“情境教学”“探究教学”“合作教学”等诸多教学方式,对西方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行为主义的教学理论、情感教学理论、认知教学理论等多有拜读,也对杜威的“做中学”与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进行过对照式实践研究,希冀从中找到解读“兴趣”的法宝。长期探索,我发现,最符合人的认知规律的是“问学”。

《易经·蒙卦》有云,“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强调的就是学习应该是学生自己的事,学习是主动求知的过程和结果。学生的“主动”,源于“需求”,不论是精神需求还是物质需求,都是因为“我想要”。而能够表达学生需求的一种方式就是“问题”,以问题为起点的探索,才是发生认知改变、思维形成、真实思考的关键。

如何实施“问学”教学呢?

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以为,“问学”是一种方法,是人们认识未知世界的途径。放到课堂上,“问学”就是一种流程,有其相对合理的线路与过程。起于“问题”的教学,首先要汇集问题,此为问题启动。学生的问题自然是散而杂,需要针对课时目标进行甄选、认定,此为问题聚焦。研究目标已定,需要进行研究、辨析、解决,此为问题探究。探究,自然各有观点,需要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脉络梳理、要点提炼、规律总结,此为问题归纳。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的方法,是新探究的开始,所以,要提供恰当的机会让学生进行新一轮的问题质疑,此为问题生发。故而,“问学”的组织线路是:问题启动—问题聚焦—问题探究—问题归纳—问题生发。

比如我在教学《海水制“碱”》一节时,设计了这样的课前思考题:

同学们,我们将要学习海水“制碱”这节课:式是Na2CO3,通常人们称它为“纯碱”或“苏打”。下面有8个问题,请选择你认为与本课题有关的内容,并按重要性排序_____。

1.纯碱有什么用?

2.利用海水中的什么原料制取纯碱?反应原理是什么?

3.“制碱”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4.哪位科学家在“制碱”方面贡献最大?他的创新之处是什么?

5.纯碱有哪些重要性质?——想想你学过的知识,你有哪些猜想?

6“.Na2CO3”为什么被称为“碱”?——你如何用实验方法证明?

7.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是如何影响的?

8.你知道的碱有哪些?有哪些重要性质?

请从重要性、最感兴趣、最有挑战性等几个角度选择上述问题中的一个问题深入研究,让自己拥有发言权。你选择的问题是_____。

简要写出你的分析研究过程。

上述思考题具有以下作用:首先指明课题是海水制“碱”,让学生明确学习主题。其次给出纯碱的化学式和俗称,帮助学生解决一个识记性问题,并埋下伏笔问题:根据分类,碳酸钠应该属于盐类,为什么称为“碱”?当学生在对8个问题排序后,有可能首先会提出这一问题。8个问题,都紧紧围绕教材内容,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或许会仁者见仁。如果课堂上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确定共性的“重要性”,就会聚焦矛盾形成冲突,而这恰是学生开始走向问题解决、走向建立在内需基础上的学习的前提。况且,学生围绕8个问题的排序进行的争论,正是学习目标确定的过程,也是“问题聚焦”。聚焦问题的结果必然是问题探究,随之的问题归纳和问题生发,也就在具有问题意识的教师的导引下,将学生引向“问学”这一不间断的过程中,形成问题化教学的闭合线路。

如果学生能享受“问学”的过程,形成思考的习惯,学习怎么可能是件令人厌倦的事?一个人一生都保持着学习的热情,不就是教育最大的贡献吗?这是我这几年着力探索“问学”教学的动力和根源。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从“问”到“思”,是求知的过程,也是成长的过程,更是人生阅历积累的过程。此为育人之本也!

围绕“问学”,我总结提炼出5个关键词和22个基本教学策略,构成了自己对“问学”课堂的解读模式。在实践中我体会到,“问学”不是固化的模式,它是一种教学观念的展现形式。它的根本是对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尊重,是对每一个具有独特生命特质的人的欣赏。

关注生命,尊重生命,做有生命的教育,是我为人师三十年的感悟,也是我一直以来的教育追求。

张利平,山东省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巾帼建功先进个人,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教学能手,山东省教师远程培训专家、国培专家。2017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初选名单。现任职于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实验中学东校。

猜你喜欢
问学关联课程
不惧于新,不困于形——一道函数“关联”题的剖析与拓展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一带一路”递进,关联民生更紧
奇趣搭配
问学模式在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让学生在课堂自然生长
从“问学”走向“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