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安县李堡实验小学 邵志兵
让学生的思维“看得见”
——核心素养观照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江苏海安县李堡实验小学 邵志兵
“核心素养”的提出,是落实“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积极应答。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落脚点是课程改革,而课程改革的决胜环节又在课堂。课堂是学生成长的地方,也是培养学生思维的主阵地。
生动可视 有迹可循 丰富可感
当前,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热点话题。长期以来,我们认为,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其实,语文是学习语言的学科,同时也是发展思维的学科。正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发展学生思维素养,语文学科责无旁贷。语文课堂要以学生思维发展为圆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从被动式学习转为主动式学习,从而发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素养。
思维是人类所具有的高级认识活动,是对新输入信息与脑内储存知识经验进行的一系列复杂的心智操作过程。由于小学生受到知识经验的限制,对于一些课文和阅读材料中冗长的文字、变化的人物、复杂的情节等难以理解或者难以从整体上去把握。如何让学生理解抽象的阅读材料?画思维导图是简洁、易行的方法之一。思维导图具有将知识可视化的特性。它凭借图形、线条、符号等方式的连接,将复杂的课文知识体系用结构图的方式清晰地表现出来。可以说,画思维导图是学会表征思维,教师了解学生思维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记金华的双龙洞》这一课,让学生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及游览顺序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使学生感受到溶洞的神奇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如何轻松突破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画直观形象的思维导图,从而深入地理解课文。如下图,是一名学生的作品。
这幅图中,从“作者”“背景”“内容”“收获”“相关”五个方面,全面展示了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的独特理解,思路清晰,结构清楚。既有对教材的直观理解,也有对教材的深入补充。这样的思维导图简单、直接、形象,把它应用于语文教学中,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和认可。语文教学实践表明,恰当地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网络,快速地统揽全局,让学生能够更清晰地建构思维,更轻松地记忆知识,更愉快地享受学习。
别林斯基说:“艺术是对真理的直感的观察,或者说是寓于形象的思维。”儿童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形象思维尤为重要。形象思维是语文素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是语文育人功能的生动体现。借助形象思维,可以把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形象的画面。这样不仅使语言生动可感,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例如,在教学唐代诗人杜牧《江南春绝句》时,教师让学生质疑,有学生说:“千里莺啼谁能听得见?千里绿映红谁能看得到?”不少同学赞同这样的疑问。教师没有简单地评价,而是引导学生修改原句。学生很快想到把“千里”改为“十里”,就能表示出听得见、看得到的意思。教师追问:“你觉得‘千里’和‘十里’哪一个好呢?”学生们分组讨论。在小组汇报环节,学生们逐渐认识到,“千里”让人感觉到有许多鸟在鸣叫,有许多花儿在盛开,比“十里”一词更有意境,更有美感,更有想象力。还有学生说,改成“十里”读起来不顺畅,“千”是一个平声字,读起来舒展,“十”在古代是仄声字,读起来很局促。还有学生补充说,“千里”是虚数,表示很远很远,而“十里”是实数,很确切但没有想象的空间。在此基础上,教师总结出诗中“千里”的妙用。这个质疑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生疑、讨论交流、解疑释疑。这是一项高明的策略,学生提问是“造”思维的工具。通过比较“千里”和“十里”的不同,让学生经历由“实”的具象到“虚”的表象的过程,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让学生深刻领悟到古人写诗用词的巧妙。
抽象思维是人们进行理性认识的一种工具,是对客观现实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属于理性认识阶段。抽象思维能力是一种高级智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发展的方向和上升的高度。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不断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自主探究的语文学习模式不应该仅局限在课堂内,还可以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校内走向校外、从校园走向社会,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拥有一片广阔的天地。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雨点》一课时,在课尾环节处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正是因为作者细心观察生活,才能写出这么美的语言。我们经常会看到雨点,你们仔细观察过它们的样子吗?课后,请大家用你们明亮的眼睛去看一看,用你们灵敏的鼻子去闻一闻,用你们灵巧的小手去摸一摸。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记录下来。”“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语文作业的布置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样的课后作业设计,促使学生积极动手实践,亲身体验生活,不仅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大胆尝试、自主探究的能力。探究性语文作业的布置与应用是对学生抽象思维的一次锻炼,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次历练。
跨界,意为跨越边界,指跨越多个领域、观念、内容、方式的边界限制。跨界思维借助多个领域的知识,从多个视角全面且理性地看待、解决问题,是敢于突破传统与常规的“活思维”。跨界思维被普遍运用于商界。对教学而言,就是以跨越自身学科、专业界限的知识及思维,多视角、多层面地审视问题、解决问题,进行“无边界学习”。面对这个空前广阔的变革时代,教师有必要从跨界思维的视角审视语文学习,培养学生的跨界思维意识,培植学生的跨界思维素养。例如,在教学《天火之谜》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富兰克林是不是一个伟大的人”的话题,课后学生借助网络展开了“问题化阅读”。“百度”搜索词条“富兰克林是不是最伟大的科学家”,窗口立刻展现若干条搜索结果,其中“百度作业帮”所提供的“优质解答”给出了权威的答案。同时,还链接了诸如“富兰克林是怎么死的”等若干条类似问题,创建了一个让学生多角度、多方位了解富林克林的学习平台。技术支持学习,跨界引领未来,基于网络的跨界思维正逐渐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新型思维方式。在大数据、互联网+时代,思维的转型和技术的升级,使教学悄悄发生变革。跨界思维,给学生一个看世界的新视角,也给学生一个思维的新方式。
语文学习是充满思维挑战的学习,它给了学生展现思维的机会,也给了教师把握学生思维的机会。充满思维挑战的学习是可以看得见的学习,看得见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的思维发展,也正是核心素养召唤下的语文学习的本然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