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市琅琊路小学 张冬梅
张冬梅江苏省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国培计划”专家委员。曾获全国科研优秀教师、江苏省先进教育工作者、江苏省“226”工程培养对象等称号。多次参加课堂教学评比,获全国小学数学优化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全国优秀录像课评比一等奖、江苏省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第一名等好成绩。
教学风格以“亲和”为特色,主张“亲和数学亲和学”,既关注数学本身的“亲和”,又强调要“亲和”地学。其领衔的名师工作室致力于“亲和数学”的研究,着力构建数学内涵与儿童趣味相和谐的数学学习活动,既关注数学课堂的“数学味”,又关注儿童的生命价值与生活世界,使儿童获得生命成长。
立足数学本质 促进儿童发展
——《认识线段》教学设计与思考
江苏南京市琅琊路小学 张冬梅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9—60页。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亲身观察和操作,初步认识线段的本质特征“直直的”“有两个端点”。
(2)能在一些简单平面图形中识别线段,会数出简单图形中线段的条数。会选择合适的工具画线段。
(3)学生在注重体验、感悟知识的探究活动中,逐步建立表象,在深化认识的同时,发展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线段表象的建立。
学具准备:
学习单、彩色纸、毛线。
教学过程:
(把一根毛线放到展台上)
瞧,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弯曲的毛线)
谁能把它拉直?(一生上来拉)
谁能来指一指,说说从哪儿到哪儿是直的?(一生指)
你们知道吗?像这样,两手之间拉直的这一段,可以看成是线段。(板书:线段)
我们把它拍下来,再把它请到屏幕上。
大家看(抽象过程),这是中间直直的那一段,为了强调它的两头,我们可以用两条小竖线表示。瞧,这就是线段。大家仔细地瞧瞧它,把它记在脑海里。
大家也想利用毛线来研究线段吗?
那听清楚要求:同桌两人,一人拉直毛线,另一人指一指、说一说从哪儿到哪儿可以看成一条线段。
小组活动。
请几组同桌来分享(分别请横拉、竖拉、斜拉的各一组)。
老师也想利用毛线来研究呀(出示长毛线),怎么拉不直呢(太长了)?请个同学来帮忙。(两人合作拉直后)说说吧,从哪儿到哪儿可以看成一条线段?变换姿势,再问。
通过刚才的活动,老师又拍到了好几张照片,我们把这些照片也请到屏幕上。
瞧(抽象过程),这些都是线段吗?
仔细观察这些线段,它们有长得不一样的地方吗?(方向、长短)
尽管它们的方向不同,长短不一,但是它们还是有相同的地方,都有哪些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确认“直直的”“两个端点”)
板书:直直的线,并标有两个端点。
谁再来说说线段有什么特征?
闭上眼睛想一想,线段是什么模样的……
睁开眼睛说说吧,你脑海中的线段是什么模样的呀?
线段就在我们身边。瞧,数学书封面上的这条边可以看成线段。还有哪条边也能看成线段呢?(一生指)
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边也能看成线段?四人小组一起找一找,互相指一指、说一说。(活动后交流,大约三人汇报)
下面哪些图形是线段?
看来,我们已经跟“线段”交上了朋友。(板书课题:认识线段)
学生自主回答。
线段可以围成平面图形呢!(动画演示:线段围成了长方形)
几条线段围成了什么图形?
下面的图形分别是几条线段围成的呢?学习单上填一填。
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动手去创造线段吧。完成后可以在四人小组里分享。
小组活动。
交流追问:六边形由几条线段围成?七边形呢?……
小结:线段能围成不同的平面图形。线段的价值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会有更多的体会。
我们研究了这么长时间,想不想自己创造一条线段呢?你准备怎么创造?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画、剪、折……
小结:这些都是研究图形的好方法。
(1)折
(请一生)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折出的“线段”。
大家能不能折出一条更长的折痕呢?(请一生上来比一比)
(2)剪
如果“剪”,我们要注意什么?(强调“直”)
(3)画
很多同学选择了画线段。我们来一起看看这些作品,如果画对了,我们就鼓掌通过;如果不正确,那就举手说明。
(展示学生作品)
评价:用好工具可以帮我们“做”好数学。
请同学到黑板上当小老师,示范画给大家看看。
大家用这样的方法,在学习单上再画一条漂亮的线段。
(1)如果老师给你两个点,你能连成线段吗?学习单上试试看。
追问1:这里,我们用什么表示线段的两个端点?
追问2:连接这两点,还能再连一条线段吗?
小结:两点之间只能连一条线段。
(2)那如果有3个点、4个点,每两个点之间连一条线段,又能连几条线段呢?动手连一连。
这堂课,你认识了什么?有什么体会?还有什么疑问?
你们知道吗?《几何原本》是伟大的数学家欧几里得的著作,仅仅在这本书的第一章中就有8个有关线段的研究!欧几里得到底研究了些什么呢?我们又能研究些什么呢?带着思考走出课堂吧!
课后思考:
跟人教版教材不同,苏教版教材在二年级上册安排了《认识线段》这一内容。我想,在认识厘米和米之前先教学线段的认知是有道理的:首先,长度和长度单位一般都需要用相应的线段来表示,线段是建立长度和长度单位概念的基础;其次,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本质上就是测量相应线段的长度。但线段对于学生来说,却会存在一定的认知困难。虽然此前,学生已经学会了比较物体的长短,在生活中也经常接触到此类内容,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但线段是比较抽象的几何概念,是认识平面图形的开始,而二年级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水平比较低,这就构成了学生思维水平与抽象数学概念之间的矛盾。
如此一分析,看似简单的教材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意义与教学意义。而执教本课,是缘于听徒弟的课,徒弟28分钟就完成了教学,余下的时间竟然搞了几道所谓的“奥数”来打发。表面上学生做了很多题,可是课后一追问,学生对于线段的概念却依然不清晰。
看来,要解决学生思维水平与抽象数学概念之间的矛盾,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是需要教学策略的,不是三言两语地告之或者是题海战术所能解决的。于是我便开始重建本课,注重用直观描述的方式来说明线段的特征,促使学生获得丰富而正确的表象,逐步形成线段的概念。梳理一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课始,学生在毛线“曲”与“直”的变化中,感受毛线的直,并明确:把毛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教师现场拍照并抽象出图形后,并没有就此停止,而是让学生利用毛线继续研究,以便获得更多的直观经验。于是,通过活动得到了丰富的素材,抽象成图形后,学生在比较中发现:线段可以方向不同、长短不一,但是线段始终是直直的,有两个端点。
线段的有限长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起来非常困难,所以教材也没有提更高的要求,但是在操作中,让学生说一说从哪到哪是直的,从哪到哪可以看成线段,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中感受到线段是有两“头”的,而为了强调线段的两头,我们可以用“小竖线”表示,也可以用“小圆点”表示,称为线段的两个端点。
真实的感受与体会,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表象,课堂上,老师让学生说说自己脑海中线段的模样,有的说:“线段是直直的,而且是有头有尾的。”有的说:“我脑海中的线段是斜着的,但它也是直直的,也有两个端点。”……学生的表达证实了“线段”已经在他们的脑海中“住”下了。
图形认识的教学,我始终认为关键有二:一是图形的特征和关系,包括图形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图形与图形之间的关系;二是图形的价值,图形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价值与地位,以及图形的应用等。线段的认识可以认为是平面图形认识的真正起始,那么除了特征,我们该怎么帮助学生理解“关系”,从而建立某种联系,体会图形的价值呢?本课也做了尝试。
课堂上,当老师提出:“学线段有什么用呢?”学生说:“我们可以比较线段的长短,可以量出哪些是长的,哪些是短的。”一个质疑,竟然让学生把“线段”与“测量”联系了起来,这是何等的惊喜!还有的学生说:“我知道了我上学的路线是一条条线段组成的。”看,线段已经在学生们的脑海中丰富了起来,甚至能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了。随即,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线段可以围成不同的平面图形,让“价值”与“关系”的教学完美结合,学生在感受到“线段”价值的同时,把图形与图形联系起来了,从而在同化与顺应中建构起了新的认知结构。
“想不想自己创造一条线段?”课堂上,问题一抛出,大家就热烈响应。“准备怎么创造线段呢?”有的说,可以画一画;也有的说,可以剪出线段;还有的说,可以折出线段……开放的课堂,学生完全拥有操作的自由,于是开始了各自的“创造”,呈现了不一样的精彩。
在“画”线段时,学生不约而同地拿出了直尺,显然,“操作”本身依然指向概念本质。
在分享“折”的环节中,我们看到有些学生试图把彩色纸折得越来越“细”,用“细”纸条表示线段。但马上有学生提出:这太麻烦了,他折一下,指着折痕说,这就可以看成线段!是啊,有时一点点的改变就是一种“创造”,学生们的这些“小创举”难道不值得我们称赞吗?
学生“创造”线段表面上是实际操作,但意义深刻。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对线段的感知,另一方面也帮助学生积累了研究图形的很多方法:画、折、剪……
课堂40分钟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让课内外学习一体化,让40分钟的学习促进学生更多地增长知识呢?本课也有一些思考。
有两个点、三个点、四个点,每两个点之间连一条线段,可以连出多少条线段?这里,一方面,学生感受到“连接两点只能画出一条线段”,为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间所有的连线中线段最短”做了渗透;另一方面,点的个数与画出的线段条数的变化,为以后探索相关规律做适当的孕伏,也能激起部分学生当下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我们的教学允许一部分同学先“富”起来,鼓励个性化发展。课堂上,就有学生提出想再画画五个点的情况、六个点的情况,下课的铃声已经挡不住学生们的思考了。
一节好的数学课,往往具备深厚的历史感。课的最后,教师还介绍了《几何原本》,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我们相信:一定有学生去寻找《几何原本》来研究,也一定有学生有自己更多的研究与思考。这些,都让课堂有限的时空得以延伸,让学生的无限发展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