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小学 孙银杉
儿童“失语”,谁来买单
江苏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小学 孙银杉
“失语”本是一个医学名词,是脑血管病的一种常见症状,表现为对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的丧失。本文中则指目前儿童在语言表达上普遍存在的失真、失我的不良现状,即儿童根本没有一套自己的话语,一旦离开了固有话语,就几乎没有办法表达,变成一个个活生生的“哑巴”。而在笔者对此现状的诊断中,发现固有的语言模板和教师评价是造成此现状的重要原因,只有消除模板影响、改变固有的评价机制,才能帮助儿童尽快走出“失语”困境。
儿童 “失语” 语言表达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大力倡导“真实”表达:“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而在笔者所经历的真实阅读和习作教学中,却发现不知从何时起,儿童的自我与表达处于分离状态,表达起来千篇一律、华而不实,缺乏了儿童本应有的个性与灵气,成了只会学舌的鹦鹉,看似颇有文采实则大失童真!下面笔者就以亲身经历的两个案例来谈谈这种现象:
案例一: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1的主题是“我的春游建议”,自然在写这篇文章时少不了对春景的描绘。于是,在笔者教学到这里时,收到的46篇习作中,诸如“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和煦的春风送走了冬爷爷,迎来了美丽的春姑娘”等此类“春姑娘”的说法一次,反复出现。笔者仔细统计一番,竟有34篇之多,占到了73.9%。而没隔几天,在一篇学生写的周记中,笔者看到了这样一句话 “我气得火冒三丈,连头发都竖了起来,恨不得立刻把妈妈打死”。笔者将这篇文章拿到班上读,没有任何一名学生对语句中的真实性提出质疑。
案例二:笔者在一次听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掌声》的公开课时,遇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课前,笔者来到教室外,一名女生正紧紧握住走廊的围栏,双脚在台阶上来回摇摆。考虑到安全问题,笔者便轻轻上前询问:“小姑娘,在这干什么呀?有点危险哦!”小姑娘不好意思地跳下台阶,对笔者说:“老师说今天有30多位别的学校的老师来听课呢,我紧张死了!”“那站台阶上也没用啊!”笔者不由地脱口而出。“嗯,我也不知道怎么就来这了……”小姑娘似乎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了。片刻后,铃声便响了,小姑娘奔回教室,笔者也没多想。在课堂上,执教老师在试图让学生体会腿脚不好的小英上台时紧张的心情时,相机请学生联系自身,想想“你在什么时候紧张过?紧张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很快,台下学生有了答案,一个小男孩答道“我考试前会很紧张,就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执教老师大大表扬了这个男孩词汇丰富。笔者再看看课前遇到的女孩,并未举手,似乎正在苦思冥想。
在语文教学中诸如此类的案例还有很多,语文老师可能并不感到陌生。为什么学生总是在说一些他并没有“亲身感受”过的话呢,究竟谁该为此“失语”现状买单?经过实践研究,笔者总结了以下两点:
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这些话大部分来自别人那里:老师家长教的,周围人这样说的,书本上看来的……如案例一中,学生们在接触第一篇描写春天的例文时,恐怕就已经将“春姑娘”这样的说法刻在了脑中,因此一篇“春姑娘”后便是“人人春姑娘,篇篇春姑娘”了!就好像很多一年级学生都曾被老师问过 “弯弯的月牙像什么?”学生的答案里总不乏“像镰刀”这样大人教过的话语。其实就笔者工作的学校而言,学生基本上来自条件优越的省城,很多孩子可能从未见过镰刀,即使在书本中看到这样的图片,笔者怎么看都觉得刚硬的镰刀与柔美的月牙相差甚远。如果真要来比一比的话,笔者以为孩子们经常吃的香蕉无论从形状还是从颜色上都更加形象,也更贴近孩子们真实的生活。这些成人认为的“优美语言”就这样代替了孩子自己的语言。
更可怕的是如案例一中孩子根本不考虑事情的真实性、合理性,而胡乱堆砌所谓的“好词”。当我读完文章反问孩子们 “你们真的会气得头发竖起来吗?真的会气到立刻打死妈妈吗?”孩子顿时无言以对。“那你为什么会这么写呢?”我继续追问。孩子支支吾吾半天,说道:“我没想那么多,生气应该就是那样的吧!”你看,孩子说“应该”,那是因为在他的知识积累中,那样的描写就能反映人的生气,至于事实是怎样的,恐怕这个孩子从来没有认真地去看一次、想一次吧!
久而久之,当学生要描绘一个事物时,第一反应就是想以前我学过哪些好词好句来形容它,我应该用哪个成语来说,而不是真的去观察研究所要描绘的对象。长此以往,儿童便习惯性地说假话、套话,说别人的话、学前人的示范,这样与嚼剩饭并无二致,又怎能不“失语”!
在案例一这样的习作中,我们不妨来想想,春难道就只能是姑娘吗?你看到春天里蜂飞蝶舞、生动活泼,便大可以赞它似个天真好动的孩子;你看到春天里嫩芽破土、树木怒长,也大可以夸他是一位热血昂扬的青年;你看到春天唤醒万物、润物无声,何尝又不能说他像一位点拨万物的睿智长者……其实,儿童的笔下写出什么,完全应遵从他们的眼睛和真心。那是否儿童就真的体会不出“春姑娘”以外的感觉?笔者以为天真的孩童理应比成人的想象力更为丰富才是。经过实践观察,笔者认为也许教师的评价机制也促使了儿童这样的表现。
在笔者发现了这高达34篇的“春姑娘”文后,也和周围许多老师进行了交流,却发现一个惊人的结果:虽然他们也觉得诸如“春姑娘”这样的语句俗不可耐,但在批改作文时还是会在这样的词句下红笔一挥,画出一条条流畅的波浪线以示孩子文笔优美。传统作文评价模式中关注修辞、文采等的做法让一线教师难以跳脱出这样的框框,离开这些,很多教师不知该改些什么。而正是在“模仿—受肯定—再模仿”的恶性循环模式下,孩子渐渐失去了说真话、创新词的能力。
案例二中,小男孩歇后语的运用很符合大众思维中的 “精彩”,但回想笔者走过的20多年,紧张的时候很多,有时手心出汗,有时心怦怦跳得厉害,有时直咽口水……就是从来没在紧张时想过吊桶!但我们在案例中看到,教师对于孩子这样的发言是肯定的、赞许的。这就等于在向全部听课的孩子传达这样一个理念:能运用好词来形容自己的心情,是值得赞扬和学习的!所以在这样的暗示和导向下,笔者想年幼的小学生很难不受影响,便会更加努力去想着更好的词来博取老师和同伴的肯定吧!也许那个女孩就是其中之一,她明明刚刚就经历了一场“活生生”的紧张,却在这样的评价下羞于说出自己朴素的甚至是凌乱的话语,而丝毫不明白她所经历的真实才是最精彩的语言。
从上述的两个案例来看,教师固化的评价模式已经深深地限制了儿童的表达,让他们沉浸在所谓的好词好句中不能自拔。如果此时老师能不遗余力地鼓励学生们大胆说出自己亲眼所见、亲身所感,能够少一些对“文采”的限制,多一分对“真实”的关注的话……我想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做法一定能让儿童重新去思考、去观察,重拾最简单也是最难的真言实语!
让儿童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身心去感受,用自己的话语去表达。其实,不是说不用优美的词语,而是说不能让儿童不假思索地套用,这样便很容易造成和客观环境产生断裂、和主观感受产生隔阂的现象。现如今,消除模板影响、改变评价机制是广大从教者亟须努力的方向,切勿再以丧失自我、消解个性为代价,让小学生在“失语”的歧途上越走越远……
[1]赵成芹.浅谈学生作文中的“真实、虚假、虚构”[J].保山师专学报,2006(1).
[2]金璐.善待虚构 力戒虚伪[J].语文月刊,2012(5).
[3]卢明.让学生作文回归真情[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13).
[4]王海艳.如何让作文远离矫情[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29).
[5]朱学明.试谈学生作文中的真与假[J].新课程学习(下),2011(1).
[6]李远.回归自我写好个性作文[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