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英语高年级阅读课的教学思考

2018-01-02 11:52张莉莉
安徽教育科研 2018年6期
关键词:生词阅读课风筝

张莉莉

(合肥市安庆路第三小学 安徽合肥 230001)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一环,应当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阅读课文应分为读前(pre-reading)、读中(while-reading)、读后(post-reading)三个主要环节。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对小学英语高年级阅读课的认识和思考。

一、读前(pre-reading)

1.激情、科学、有效的导入环节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首先要创设出科学有效的导入部分。比如利用图片、幻灯片、摄影片、实物的直观导入法、故事导入法,利用自由交谈、问答或讨论引入本课话题的导入法等,使他们产生阅读的愿望和阅读心理。

以自编文本《Kites》的教学设计为例。文本着重阐述了风筝在我国的发展过程。此话题符合学生的求新求奇的年龄特点,容易激发学生兴趣。文本里含有一些课文里从未出现过的新词和较复杂的句型, 但不影响孩子们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首先,导入部分,在PPT上呈现各种不同风格的风筝,并配上了美妙的钢琴曲,学生徜徉在美轮美奂的风筝世界中,便有了进一步了解风筝的欲望。接着从材料、形状、颜色这三个便于孩子讨论的话题展开讨论,让学生积极自主地学习,学生很快投入到阅读状态中。

2.巧妙处理好读前、读中出现的几个问题

(1)词汇障碍。学外语时出现生词是不可避免的事。很多学生在阅读时不知道怎样快速处理生词,常常因为一个生词而乱了阵脚。老师要指导学生对整篇文章进行梳理、联想、推理,判断出重要生词的大概意思。词汇量过大时,老师也可先创设一些情境处理部分生词,以扫清阅读障碍。教学设计须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尊重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此时,将生词以图片形式呈现在屏幕上,或者拿实物、图片等进行视觉刺激,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效率。

以《Describing people》为例,文章中有关于发型以及不同国家的不同城市的新单词,在呈现过程中,我将班里学生的照片用软件进行了处理,把孩子们的发型变成了文章中提到的各种发型,对孩子们进行启发然后带读单词,为阅读文本做好准备。

(2)读前、读中问题的设置。教师可在读前设置一些问题,培养学生在有效时间内迅速查找有效信息的能力,这些问题可以是找文章大意,判断句子正误等。进行细节性阅读时,可将问题的层次稍微提高点,可以是改正错误或回答一些问题,帮助学生了解主题及文章情节发展脉络,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有意识地捕捉主要信息。当然,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老师提问这一环节只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学生质疑也应是不可或缺的。在质疑、释疑的基础上,教师再设置一些能把学生思维引向更高层次,启发学生思考、讨论的环节,如对课文内容进行填充,用图片或关键词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提高学生整合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而达到巩固达标的教学效果。

二、读中(while-reading)

1.加强对阅读策略的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首先,要教会学生猜测、概括或推理的策略。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猜词技巧:根据上下文提供的内容猜测,根据语法结构猜测,根据构词法猜测,根据定义、解释猜测,通过对比关系来猜测。在教学《Kites》时,我用动画图片展示了各个朝代的风筝,随着动画图片出现相应的单词,鼓励学生理解每个朝代里出现的不同材料、不同形状的风筝;然后又用一条时间轴来演示朝代的更替,这时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复述、填词,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容。

其次,要教会学生理解、归纳、整理的策略。例如,当学生阅读故事时,选用what、who、when、where、why和how等疑问词就可以对理解文章大意起帮助和引导作用,教会学生自己利用这些方法理解文本内容。

2.阅读中的师生关系

新课标认为,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师必须把师生的双向交流贯穿于教学始终,在英语教学中尤其如此。

首先,因这两次阅读课都是借班上课,课前只有一二十分钟的接触时间,我紧紧抓住这段时间,跟学生交流了我的课堂的常规要求、课程设计理念,并进行了一些简短的热身活动,让学生了解我的思路,经过这样的训练,在课堂上,经过点拨,学生就可以很快明白我的意思。这样做,学生练习的机会多、效果好。而且在这样的气氛中,学生能体会到自己就是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可以获得成就感。其次,在分析难句和学习新的语法知识时,要尽量使复杂句型和语法这些比较枯燥的内容变得有趣,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再次,既然是阅读课,那么就会涉及背诵。要采取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熟悉课文。如就课文提问,由学生向教师提问,帮助学生熟悉句型、记忆情节。如我在教学《Kites》时,运用了时间轴和看图填空、回答问题等方式帮助学生去记忆、深化并巩固知识。在教学《Describing people》时,我设计了文章中两个人物的对比图,让学生通过所学内容总结概括Beth和她妈妈的外形的区别,逐步记忆文章内容,最后能够把文章流利地背下来。

三、读后(post-reading)

1.合理有效地安排拓展部分

阅读课教学还有个重要的延伸,就是我们教师要善于挖掘其他因素,找到与文章内容或主题或重点句型一致的别的文本,让学生再次阅读,自己练习,提高阅读技巧,扩大知识面。不同的文本以及不同的练习方式都可以培养学生的不同能力、情感及品质。练习时,以单独完成或小组合作完成的方式,可以培养合作、交流、探究、创新精神。在教学 《Kites》时,我将学生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到不同的关于风筝的话题,包括我国风筝的发源地、通过风筝发明避雷针的富兰克林、不同形状不同材料的风筝代表不同的意思等内容,让学生小组内阅读并合作完成每个话题后面的任务。在教学《Describing people》时,我让学生独立完成一篇小作文,给一个叫吴家乐的小笔友写封回信,介绍自己。学生完成的结果是相当令人满意的,虽然在表达时可能出现一些错误,但是这一勇敢表现无论是对每个孩子自己,还是对班里的其他学生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2.合理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要布置得合理有效且可操作,我认为课后可要求学生多多欣赏一些与本课话题相关的美文,既可以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巩固语言知识,又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情。

猜你喜欢
生词阅读课风筝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主题意义的“生本”高中英语阅读课
『五个生词』快速阅读法
人教版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 必修三?Unit 4 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
在手账中为风筝比心
学做风筝
生词库
生词库
生词库
阅读训练 以篇达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