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飞
(安庆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安庆 246133)
脱贫攻坚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以习近平2013年11月在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时第一次提出精准扶贫为起点,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相关决策部署为标志,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伟大号召为目标任务,脱贫攻坚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脱贫攻坚作为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理所当然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并已取得不少研究成果。本文拟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从现实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等方面,对新时代脱贫攻坚的逻辑起点及实践理路展开探讨。
党的十九大最卓越的理论贡献就是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的丰富内涵可以用“八个明确”来概括。其中,第三个“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1]19而“四个全面”的整体目标和龙头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实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打赢脱贫攻坚战一体两面、辩证统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题中应有之义就是要实现全面脱贫、整体脱贫,而非基本脱贫、部分脱贫。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闭幕仅两日,2015年11月29日,国家就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对2020年脱贫攻坚的总体目标作了明确规定。这是我国第一次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明确到2020年的脱贫目标。当然,需要强调的是,“两不愁、三保障”是这一目标的核心和底线。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重申了这一脱贫攻坚总目标,之后,在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再一次将脱贫攻坚确立为今后三年重点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这是党中央在脱贫攻坚问题上的坚强决心和伟大魄力,也体现了我们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对于自身短板和底线的清醒认知,成为新时代脱贫攻坚的逻辑起点。
回首改革开放之初,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三步走”的战略安排,第二步即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个目标已然提前实现。然而,要知道,总体达到小康与十八大以来提出的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间还有一段路程要走。全面小康之“全面”,既包括56个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也包括全社会个体成员一个也不能少。可以说,摆脱贫困、全面小康是党中央对全体中华儿女的庄严承诺,集中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强意志。今天,我们已经踏入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而这一公里,恰是我们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最后冲刺阶段。我们要众志成城,清醒自知,没有脱贫攻坚的胜利,全面小康就无从谈起。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的历史关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科学的、准确的新论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11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需要和社会生产的矛盾,说明的是社会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变化。我们不能用片面的、孤立的、静止的、一刀切的方法看待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那样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反而会使我们堕入形而上学的深渊。
十九大报告中作出的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是从整体上、全局上着眼的。而具体到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就社会需要而言,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美好生活需要可能同时共存。这对于扶贫干部来讲,保证满足贫困群众社会需要的稳重求进,是一项巨大挑战。我们既要致力于改变贫困人口的贫困现状,通过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顺利完成“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目标和脱贫任务,真正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小康社会;又要下大力气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贫困群众在满足基本物质文化需要的基础上,增强获得感,提高幸福感,在精神上、文化上尽量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当然,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党中央并没有硬性要求地方提前完成脱贫任务,脱贫攻坚战一定要始终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姿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切忌冒进,切忌“贪功”,虽然时间有限,但要务求胜利,向历史和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脱贫攻坚实现了由单纯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和精准扶贫的范式转变,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扶贫之路,同时也为国际扶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扶贫亦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党的十八以来,中国的扶贫进入到了“啃骨头”的攻坚冲刺阶段。“精准扶贫”是着眼于新时代中国扶贫形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习近平多次对精准扶贫的深刻内涵、目标要求、方法步骤、实现路径进行科学阐释,成为新时代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脱贫攻坚的根本遵循和本质要求。
1.精准扶贫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1969年初,习近平到陕北延川县梁家河大队插队,开始了7年的知青生活,上山下乡的切身生活体验,让他对基层的贫困问题有了清醒的认识和深入的思考。在《我的上山下乡经历》中,习近平说:“上山下乡的经历,使我增进了对基层群众的感情。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时刻将人民群众的衣食冷暖放在心上。”[2]2015年,习近平深情地回忆道:“25年前,我在中国福建省宁德地区工作,我记住了中国古人的一句话‘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至今,这句话依然在我心中。”[3]习近平的这些话语饱含了深厚的人民情怀、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和血肉联系,是精准扶贫的出发点,要从根本解决贫困这种顽疾对人民群众造成的困扰,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就要找准贫困的“病灶”和“穷根”,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才能打赢脱贫攻坚战。“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更要以精准扶贫的成效来实际检验。
2.精准扶贫体现了治国理政理念的创新
精准扶贫是习近平扶贫思想的集中体现和核心内容。习近平特别强调:“现在,中国在扶贫攻坚工作中采取的重要举措,就是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我们坚持中国制度的优势,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一起抓扶贫,层层落实责任制的治理格局。我们注重抓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确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到扶贫对象身上。我们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我们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持和鼓励全社会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参与扶贫。”[3]在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视域下,精准扶贫既是扎实的群众工作,又是严肃的政治工作。这就要求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构建科学的体制机制,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实的保证。习近平指出,“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4]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原因的贫困问题采取针对性、创新性的治理手段,将扶贫项目小型化、具体化,通过精准的项目安排实现扶贫资源的精准“滴入”[5]。
3.精准扶贫体现了贫困治理方式的创新
传统的扶贫主要依靠政府推动、财政支持,虽取得一定成效,但政府单方面的力量不利于精准扶贫工作的整体推进。需要转变观念,改变政府单打独斗的局面,切实提高社会各方力量的参与度,动员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在内的多元主体,形成科学的贫困治理体系,推动精准扶贫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2014年1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政府引导、多元主体、群众参与、精准扶贫的原则,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和社会各界作用,多种形式推进,形成强大合力[6]。
精准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注意发挥社会各界、多元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引导全社会参与贫困治理,提高参与的热情,激发社会潜能,在坚持政府引导的同时,积极引入社会主体共同参与,不同主体形成合力,实现贫困治理方式的创新。要坚持系统思维、目标思维、创新思维,在精准扶贫的推进过程中,产业扶贫必不可少,各类市场主体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们熟悉市场运行机制,了解市场需求,可弥补政府物力不足、精力有限的短板,为政府减负,有助于政府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合理配置资源、提供精准信息、搭建高效的服务平台上。政府可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积极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和独特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扶贫、体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等专业扶贫,真正构建市场、政府、社会协同创新、整体推进的扶贫体系,形成各负其责、各展所长、各显神通的扶贫局面。
1.“脱真贫、真脱贫”是新时代脱贫攻坚的价值指向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脱真贫”主要是针对贫困群众而言的。习近平曾提出“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位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而仔细分析,后五个精准的前提和基础就是扶贫对象的精准。没有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整条扶贫、脱贫之路便没有了目标和方向,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年年扶贫年年贫,只能是“非贫”一脱再脱,而“真贫”依然贫困。所以,脱贫攻坚的第一要务是要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脱贫攻坚重在实效,贵在精准,只有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问题搞清楚,才能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策略制定、过程推进和具体落实上用实招、下实功、见实效,做到“脱真贫”。
“真脱贫”除了针对贫困群众之外,更是针对党和政府各级扶贫干部而言的。这里的“真”,第一大敌就是形式主义。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的头等大事来抓。习近平曾用三个“实”即“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脱贫结果必须真实”[7]严防、治理脱贫攻坚过程中的形式主义,饱含为民情怀,指明前进方向。因此,决不能以“巧算账”代替“真实账”,决不能搞以数字脱贫等为主要形式的虚假脱贫。要把脱贫攻坚提高和统一到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上来。实事求是,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邓小平曾经总结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这四个字。”[8]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110周年诞辰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也用类似的话语评价邓小平和邓小平理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具体到脱贫攻坚工作中,一方面要防止繁文缛节、花拳绣腿、表面文章妨碍脱贫攻坚的进度,另一方面,更要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加强考核评估强度和威慑力,对于部分扶贫干部弄虚作假、不严不实的行为严肃问责、严肃处理、坚决纠正。当然,后者是前者的保证,考核评估始终是“防止形式主义任意妄为的‘紧箍咒’”[9]。以扶贫资金使用的有效性为例,习近平就曾多次严厉指出挪用扶贫资金的行为是严重的犯罪行为。因此,必须坚持“阳光扶贫”,必须把扶贫攻坚和从严治党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形式上、表面上脱贫,真正做到内容上、实际上的“真脱贫”。
2.提升“造血”能力是新时代脱贫攻坚战的基本要求
为了解决精准扶贫“怎么扶”的问题,国家提出“五个一批”工程,实际上是国家分批分类解决脱贫问题的基本政策和基本方法,即发展生产、异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社会保障。这五个方面,除了发展生产和发展教育是属于“造血”,其他三方面主要内容是“输血”。其中,发展生产主要着眼于当代、着眼于时下,发展教育则着眼于根本、着眼于长远。习近平就指出:“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这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10]强调“输血”和“造血”协同作用,这是党和国家立足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作出的扶贫攻坚的基本举措。我们要清醒意识到,“输血”是外因,事实上只能管当时、管过渡,“造血”才是内因,才是管长远的。毛泽东说:“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11]习近平也告诫:“贫困地区不能完全躺在国家和社会帮扶上。如果是这样,就是花了很多精力和投入暂时搞上去了,也不能持久。”[12]
有鉴于此,一方面,对于扶贫对象而言,其作为扶贫的客体和脱贫的主体,要注重在行动上特别是在思想上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懒惰与贫困往往共生,因为懒惰而贫困,因为贫困而更加懒惰。一定要彻底扭转贫困群众“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等、靠、要”思想,从弘扬中华民族勤劳致富、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入手,积极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1]31,努力树立“辛勤劳动光荣,好逸恶劳可耻”的思想观念,真正提高贫困群众自力更生的基本技能,增强贫困群众用自己的双手和头脑创造自己美好生活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能力。习近平在2018新年贺词中就指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13]
另一方面,对于扶贫干部而言,作为扶贫的主体和脱贫的主导,也要注意改进工作方法,合理调整救济式扶贫的现状,将简单的“输血”的做法与“造血”机制结合起来,引导贫困群众实现从“他扶”到“自扶”的转变。愚昧与贫困也通常并蒂双生,因为愚昧而致使贫困,因为安于贫困而更加愚昧。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1]48的志智双扶的基本原则,简言之,扶志指扶精神、扶思想、扶信心以决心脱贫,扶智指扶技术、扶知识、扶思路以助力脱贫。这就要求扶贫干部在具体扶贫工作中,要将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统一起来,摆脱意识、志气和思路上的贫困;又要将教育扶贫贯穿脱贫攻坚始终,阻止贫困的代际传递。如上所述,只有正确认识“造血”和“输血”的关系,既在二者协同并进中坚持两点论,又突出“造血”的内因作用而坚持重点论,才能准确把握贫困的动态变化,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3.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是新时代脱贫攻坚的根本保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1]20因此,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即党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在中国改革开放前进大潮中出现的所有问题的领导,脱贫攻坚也不例外。习近平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时就曾鲜明指出:“贫困地区的发展靠什么?千条万条,最根本的只有两条,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14]102012年底,习近平就任总书记后赴河北阜平考察扶贫工作时依然说:“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15]应该说,加强党对脱贫攻坚问题的领导是习近平和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如一的坚持。越是脱贫攻坚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越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针对脱贫攻坚问题,加强党的领导,主要是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第一,中央统筹是从宏观角度着眼,立足于为地方创设脱贫攻坚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这就要求国家在制定脱贫攻坚重大方针、政策、举措时首先要切实完善顶层设计。当然,需要强调的是,理论永远不能完全等同于实践,黄承伟就指出:“顶层设计从‘理论’上看很完善,但是,把顶层设计落实到贫困村、贫困户的扶贫脱贫‘实践’并产生效果,需要做大量的落实工作,需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与扶贫方式,深化精准扶贫实践。”[16]第二,省负总责是从中观的角度,根据某一省的实际情况,省级党委和政府在确定具体目标、下达扶贫项目、制定考核标准等工作时,既对上即对党中央、国务院负责,保证脱贫攻坚统揽本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又对下即对各市、县负责,不制定好高骛远的目标,保证各市、县脱贫工作目标的如期完成。可以说,省级党委和政府起着联结上下的枢纽作用。第三,市、县抓落实是从微观的角度,着眼脱贫攻坚的具体实践,在贫困村、贫困户实际脱贫过程中,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各项方针、政策。这一点在脱贫攻坚工作机制链条中处于最关键环节。这一自上而下、自顶层设计至具体落实的五级书记抓扶贫的工作机制,明显是从党中央到基层党组织全党合力促进脱贫攻坚的制度设计。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保证。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消除贫困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首要任务,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已然取得了卓越的阶段性成就;立足新时代,只要精准施策,精准发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目标一定会如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