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晓瑜
(安阳工学院,河南安阳455000)
人才培养模式的设定充分展现了高等院校的办学水平与特色,是所有高校进行全面和整体建设的重要内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系,目标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提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等院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
在2011年召开的全国财经类高校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财经类高校教育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目前仍然没有十分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1],即使有也是个案,很难进行普遍推广,因此需要花更大的精力与时间去研究和探索。
我们在看到困难的同时也要看到机遇,全面认识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首要前提与关键,因此,本文拟结合当前地方财经院校教书育人过程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与所面临的难题与困境,对财经类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策略作初步探讨与分析,为财经类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提供参考。
目前,各高等院校正致力于办学模式的探索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人才培养的质量与培养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才培养模式,地方财经类院校虽倾注大量精力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新途径的探索与改革,但是由于受观念性和体制性阻碍的束缚以及教育理念和教育理论发展滞后的影响,人才培养模式千篇一律、墨守成规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具体表现为,培养模式盲目追求“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等,大多数高校没有结合本校自身的学科优势来制定培养计划,其培养方案大多以专业特征为出发点,注重理论化、知识化和系统化的基础知识体系,缺少更高层次的社会实际需要的有效知识总量;培养方法上,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灌输与传授,忽视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漠视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在教学方式上,满堂灌的现象依然存在;培养效果的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方式单一,缺乏全面性,侧重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程度为主的考试,忽略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考查。
培养目标是一切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同类别的高校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和功能有所差别,人才培养的层次、类型和社会服务方式就不同,因此在培养目标定位上应当有所区别。而我国地方财经类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准确。地方财经类院校承担着为地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为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原动力”的任务。然而,由于富有独特性和个性化办学理念的缺失,致使地方财经院校出现认识误区,主要表现为在设定人才规格上盲目高攀,将目标紧紧锁定在培育高层次人才上,随意照搬名校的人才培养方案。
同时,地方财经类院校缺乏对本校优势学科与人才培养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自身的服务职能,并未按照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建立可持续的人才塑造组织构架。较多关注教师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缺乏对成果能否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认识,导致不同类型和层次的财经类院校均将目标集中定位在更高一级的学位点建设和大而全的专业建设上。仅仅停留在间接服务地方的层面,产学研合作力度小,缺乏学校回馈地方的互助互促发展理念。而另一极端是定位太低,过度重视专业化高技能的培养,忽视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
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对培养人才至关重要。而目前我国地方财经类高校的课程设置普遍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课程设置比重不合理,专业性课程不突出。二是课程设置过于强调整体统一性,必修课设置多,选修课少,学生无法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以及结合未来的职业规划进行有选择性地学习。三是过分注重理论基础,缺少实践教育环节。有些学校虽有实践实习环节,但是缺少固定的实习基地和系统化的实践活动,对学生未能起到真正的锻炼和提高作用。
师资队伍的水平对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的发展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有些老牌高校,传统型师资过剩,应用型和高新技术型师资比较匮乏;由于地方高校在人才引进方面存在种种限制因素,在本校师资培养上又缺乏相应的渠道和手段,师资队伍断层问题依然存在,导致学术梯队结构不尽合理[2],仅仅只能维持日常教学。
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手段和措施,它是人才培养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必须树立创新教育观念,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理念和创新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把关切点从仅仅为了知识传授转移到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上,努力实现人才培养模式从旧的供给主导式,向需求诱导式转变[3]。另外,要着重考虑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创新教育,从优化课程体系入手,将创新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最好的办法就是能以具体项目为载体,加强创新创业实践空间和活动机制建设。最后,地方财经类院校还可依靠学科专业的设置来紧跟市场,发挥实践性与应用性强的优势,创新教学方式,积极摸索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促成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共赢局面。
首先要对本校优势学科进行深度剖析,教学科研型地方高等财经院校主要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以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财经人才为培养目标。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的根本宗旨就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专业基础雄厚,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学生[4]。同时要按照《国家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对高素质专门人才的目标定位,地方高等财经院校的人才培养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建立一种动态的调整机制,既实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又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一个整体完善和优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应包括三项内容:一是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这部分是基础但也是最关键和核心的部分,必须要强基础,改结构,在最顶端为学生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切实遵循“一级学科奠基础,二级学科搞建设,三级学科抓特色”,全面积极推进课程结构、内容体系、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在教学计划中要设置能够反映学科之间相互联系的综合课程,比如开设促进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相互交融的通识课程[5],做到育才先育人。二是多设置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可采取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操作训练方式,改变传统的课堂形式组织教学,采取学生轮流上岗的训练方式,一个学生一周从事一个工作岗位,在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后,第二周轮换另一个工作岗位,来完成新的任务。学生会感觉比在教室里上课更有意思,更富有挑战性,学到的东西也更多,理解也更深刻。同时能够有效地解决财经类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所遇到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缺乏实习岗位等难题。三是要有浓厚的且富有探索性的校园文化学术氛围的引导和熏陶,这对大学生长期的养成教育是关键。
人才培养过程可以被具体细化分为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运行机制、教学组织形式以及非教学和跨教学培养途径等不同部分和环节。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改革创新教学的方法,地方财经类高校可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全面改造传统教学手段,拓展和丰富教学内容。具体到教学层面,应当坚持以应用经济学或管理学为基本平台,以现代化和信息化为突破点,以综合性、延伸性和创新性为特色,来实施3个“三位一体”:一是在有关课程结构方面,要坚持纯理论性课程、实操性课程和信息技术类课程“三位一体”;二是在教学内容方面,要坚持基础理论教学、实时案例教学、辅助软件使用与拓展开发教学“三位一体”;三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在遵照“掌握知识点、加强系统性、增加实践力度”要求的基础上和全面积极探索以传统讲授方法的前提下,坚持讲授方法的改革、多媒体的运用和强化实践实验性教学环节“三位一体”[5]。同时把深化实践教学改革作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构筑人才培养特色的重要途径。对实践教学体系要进行全面系统化设计,整体完善优化,切实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努力重塑学生在课内外的学习经历,重塑人才培养逻辑,并最终转化为毕业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使毕业生具有真本事,而不仅仅是考试成绩与一纸文凭[3]。
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部署和要求,在改革教育质量评价、人才评价制度和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方面,应根据具体的培养目标和实际的人才培养理念,设立多样、全面和科学的评价标准。可开展由地方政府、学校、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使之贯穿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人才培养过程的落实和人才培养完成之后的调查反馈的全程。同时可采用三维评价的绩效考核机制,评价者身份可分为学生、同学、教师,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评和互审。制定高水平和标准化的学生学业考核与评价指标体系,也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
地方财经类院校由于受到经济、环境和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全面发展面临多种阻碍,因此要对优势专业建设有一定的政策性倾斜,加大财力和物力的投入,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创建比较先进的实习、科研基地,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尽可能地配备先进的生产工具,主动适应现代化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需要;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引进高职称、高学历、高水平的专才,同时也要重点培养本学科的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积极鼓励和提倡中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学位或多提供给青年教师出国进修和培训的机会,积极组建科研学术先进团队[2]。
在新形势和新要求下,对于财经类人才的培养,地方财经类院校必须要有新思想、新方法、新举措、新目标,矢志不渝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宗旨,以人才培养质量为关键,努力将传统的财经专业打造成先进的、充满活力、极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的专业。同时地方财经类院校应积极主动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改进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向着“基础厚、口径宽、实力强、素质高、技能硬、特长显”的人才培养方向发展,培育出在社会上能独当一面的高质量复合型现代财经人才,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精良的智力驱动力。
地方财经类院校在肩负高等教育强国的时代使命面前,必须坚定不移地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服务社会发展需求为宗旨,在推进人才培养创新的策略选择上顺势而行,革旧鼎新,奏响人才培养的凯歌。
[1]姚晓丹.财经职教研讨会召开[N].光明日报,2011-02-14(14).
[2]蒋锋,刘鹏飞,王晓明.新形势下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6):557-558.
[3]杨虹.地方财经类院校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与创新策略[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9(16):86-89.
[4]王书华,杨有振,卫博.地方高等财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2(15):1-7.
[5]张进.财经类院校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与策略[J].江苏高教,2016(5):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