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传, 康 臣
(1.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 安徽 合肥 230022;2.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51;3.国网阜阳供电公司, 安徽 阜阳 236017)
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的颁布实施,照科技创新“三步走”战略目标,2020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基本建成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发展驱动力实现根本转换,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国网公司作为央企排头兵,必须将科技创新作为推动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动力。
但是目前尚有很大数量的科技创新成果没有转化为产品,更没有转化为生产力,对电网的坚强运行和长期稳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电网企业坚持自主创新,培训中心更要先行一步,提升新形势下电力企业员工整体素质,打造科技精英团队。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和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和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管理一体的一套机构、两块牌子,科研归口统一管理,以下简称培训中心),要积极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服务平台,深度参与电力行业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新技术研发,努力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和科技人才的培养,积极推动技术成果扩散。
智能电网、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快速发展,继淮南-芜湖-上海、淮南-南京-上海的1000千伏特高压双回交流输变电工程建成投产后,新疆昌吉到皖南古泉的±1100千伏吉泉特高压直流线路开工建设,1000千伏交流线路已送电4条±500千伏直流和4条±800千伏特高压直流线路,分别从华北、华中、西北、西南电网穿越安徽联接到华东电网,500千伏电网通过27座变电站和96条输电线路组成骨干输电网架,结构上形成东、中、西三个通道,主要完成“皖电东送、北电南送”的主要电能输送任务[1]。规划到2020年,安徽特高压将形成“三进三出”枢纽电网,成为华东承接外来电力的桥头堡,电力交换能力达3000万千瓦以上,是中国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1100千伏吉泉特高压直流工程投运后,吉泉额定输送容量达1200万千瓦,约为安徽省春秋季日高峰用电负荷的一半左右,全省电力平衡、电网调峰、电网稳定、调频调压、继电保护配置和电网事故处理等将面临新的挑战。
培训中心作为安徽省电力技术人员培养的重要基地,是安徽省仅有的一所电力类职工培训中心。新形势,新发展,培训中心努力探索如何将人才第一资源和科技第一生产力相结合,在知识生产、技术革新、知识传播和成果转化方面发挥独特作用,力争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继续教育、职工培训、技术服务等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安徽电网建设蓬勃发展的需要。当前形势下,更需要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培训中心科技成果转化步伐。
培训中心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的总体发展战略和科技创新思路,以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的政策支持为重要依托,健全培训管理体系,强化培训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培训服务能力有效提升。培训中心坚持创新驱动,立足学校特色,增强行业思维,抓住企业发展和信息技术发展的重大机遇,着力解决原创能力不足,组织进行专业培训导则研究,建设精品项目,坚持精品带动,通过共同开发和重点引进方式,更好地在公司系统发挥引领作用。
按照安徽电网战略发展要求,培训中心结合智能变电站推陈出新,先后出版220千伏智能变电站实训教材、智能变电站实训作业指导书,配合省电力公司安全警示教育,将《虚拟现实技术(AR)在电力安全警示教育培训中的应用》科技项目转化为成果。完善安全实训室建设,升级研发《变电站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仿真培训系统》,并转化为实训教程。开工新一代智能变电站三期实训室建设,智能混仿变电站建设并编写相应教材,开发《智能变电站案例库》、《安全实训室三维建设案例库》,满足新型电网结构下的人员培训。结合技能鉴定、员工水平等级测试的实训内容,不断研发模拟实训理论教学考核系统以适应国家电网人才发展要求。
建立青年研究创新管理机制,健全领导机制、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注重加强重大成果立项、实施、验收、鉴定的全过程管理。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和联合创新,培育高素质青年人才,鼓励青年跨部门、跨专业组成研究团队,自主申报研究课题,将青创项目融入科技项目管理和评价机制。明确里程碑节点和关键评价指标,实时监控成果培育进展,积极申报公司科技和管理创新项目。注意保护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知识产权,鼓励和支持科技项目申请国家专利,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培训中心青年创新工作室以安徽电力系统劳动模范、国网领军人才和科技攻关团队为核心成员,在知识生产、技术革新、知识传播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为电力系统的培训、竞赛、技能鉴定提供技术支撑,为培训中心的青年员工搭建成长平台。目前创新工作室已成为培训中心科研与创新的主力军和发源地。三年来,有带队获得国网监控员拉力赛团体第一的电网运行组,有参加国网技术学院授课和国网高培中心挂职的年轻优秀教师,“青创赛”、“善小行动”、“电力客户服务五项修炼”、“企业文化大讲堂”等一项项卓越成果正展示着新时期电力系统培训讲师的风采。
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培训中心和地方供电公司结对帮扶,通过年轻教师到供电企业核心部门挂职锻炼、企业技术骨干进学院教学、行业技术标准进专业课程的“三进”途径,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专业课教师具有“双师”素质比例达91.6%。聘请了14名工程技术专家作为兼职教授,138名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专业兼任教师,还特聘了25名安徽省电网系统首席技师担任技能实训指导教师。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制定《教师“上进工程”管理规定》。“上”是指教师上高校深造,鼓励专任教师继续提升学历、学位和职称层次,提高专业素质;“进”是指教师进企业锻炼,提高专业技能水平,使每位专业课专任教师都能进企业实习,增加企业工作经历。3年建设期,在重点专业领域培养出5位教授。学院积极实施“名师工程”,通过他们引领专业和课程建设,引领全体教师成长成才,示范科研教研,推进科技创新,推动社会服务。
培训中心现有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国家电网公司“十大专业领军人才”1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坛新秀3人、省级专业带头人6人。同时营销、调控、继电保护、自动化、变电运维的一批现场行家里手参与培训中心的科技创新及授课工作,培训中心技能培训规模由现在每年30000人次逐年增加,2020年争取达到年培训规模39000至40000人次,技能鉴定年规模5000至6000人次。
培训中心通过开展系统内各类技能比武,以赛促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全球能源互联网、客户服务多专业竞赛,继电保护、自动化全员轮训以及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竞赛等项目,引进和吸收企业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标准、新规范。
通过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实训竞赛,结合光电材料、风电材料、传感器、PLC、电能转换技术、检测技术等多学科知识,为供电系统培养一大批懂技术、熟专业的专家人才,实现了新形势下电力工人的一岗多能。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改”,规范培训项目运行管理。同时一批优秀年轻教师和企业的年轻骨干通过竞赛,彰显自身价值,不断走上管理和技术岗位。近年来,安徽电力企业通过竞赛,涌现出多个地市公司级“大师工作室”、岗位技术能手、江淮工匠、国网专家人才等,选手们通过大赛点亮人生,不断实现自身价值。
校企融合做优做精,打造职工教育精品是培训中心发展的必由之路。2011年10月,培训中心成立了安徽新能源技术合作中心,与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电力科学研究院、皖能集团、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有限公司等新能源企业和研究机构成为合作伙伴,实现科技成果共享。引入新能源技术作为专业人才培养内容,面对“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电动汽车充换电技术”三个方向进行人才培养。
全面推进《专业标准》、《核心课程标准》、《专业实训室标准》、《专业实训标准》和《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标准》的编写,以实现教学建设标准化、教学管理规范化、教学运行精益化的专业建设目标,使专业课程标准与行业企业标准全面对接。培训中心按照明确定位、校企共建、重点扶植、资源共享的精品课程建设原则,规划建设国家、省级、院级三级精品课程,制定精品课程建设制度保障体系。
培训中心按照现代项目管理投资决策、组织、计划、实施控制等理论基础,优化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尽可能地降低技术研发成本;加强对项目立项评审的管理,优选有利于企业发展和技术进步、能够实施应用的项目,创造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内、外部环境和激励机制;完善科技成果的转化模式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保障体系[2]。加强对科技项目做好竣工验收,确保项目保质保量按计划完成,并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研究成果和典型建设模式。
依托电力企业行业优势以及现有的技能鉴定机构,一是大力开展企业全员轮训、人员技能水平等级测试,整体提升企业核心科研能力,二是遵循探索客观规律、积极创新实践,充分释放内部活力、挖掘动力。
结合电力体制改革发展的形势和社会需求,加强与华北电力大学、上海电力学院等高校共享继续教育资源,以“互联网+教学”的形式主动为企业服务。充分利用建设成果,围绕特色共享教学资源库建设,提高成人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成人教育管理水平,推进成人学历教学改革,建成特色鲜明的成人教育教学管理和质量保障体系。
科技成果能否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培训中心作为安徽省电力行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头和成果转化的生力军,需要继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这是破解创新驱动诸多难题的重要突破口,是形成新的生产力、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求。培训中心将利用现有研究和实践成果,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形成校企共同参与创新的氛围,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更好地服务安徽电网发展,争取早日建设成为国网一流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