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小要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 合肥 30009)
“新常态”是当前我们国家制定相关经济政策和进行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的重要背景,体现了改革与创新、速度与质量、持续与过渡等多重关系的调整和适应。新常态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有了新的内涵和表现形式,获得了更好的发展机遇和条件支持。国家从顶层设计层面上高度重视和鼓励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充分激发青年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加快形成规模宏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撑平台。因此,深化理解、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分析新常态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发展机遇,以及如何有利于提升青年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必须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新常态”是我国从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大内在关联性出发,高瞻远瞩地作出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重大论断。是指由旧的平衡状态向一种新的稳定状态的转变,是一个深刻的、全方位、长期性变化的时期,是一个相关经济政策进行调整、转型、升级、优化并行的历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常态拓展到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呈现出不同的国家和社会发展形态,包括社会治理新常态、从严治党新常态、生态文明新常态、文化强国新常态等等。
所以,我国的经济新常态势必会促生新就业形态。经济新常态引发了新一轮工业革命,从而带动了生产资料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新就业形态就是指通过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互动,实现虚拟与实体生产体系灵活协作的创新型工作模式,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进步与社会消费升级出现的去雇主化、平台化的就业模式。当前,随着人类社会整体上跨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商品交易成本迅速下降,以互联网平台连接供给和消费两端的共享经济或零工经济下的工作模式得到蓬勃发展,而新就业使创新创业有了无限可能。[1]根据相关研究的文献资料显示,新就业的规模、结构和贡献从一开始2007年的4191万人,占总就业比重的5.4%,提升到2016年的7891万人,占总就业比例的10.1%。其中2016年,新技术经济就业人口为1278万人,占新经济的比重为16%,新业态经济就业人口6540万人,占新经济的比重为84%。可以说,作为新动能的经济新常态体现出了生产和消费的融合、市场性和计划性的融合、竞争性和垄断性的融合的特征、标准化和差异化的融合、金融属性和实体属性的融合,吸纳了部分具有相关特质和技能的群体进行创业,并且快速拉动了社会就业机会的增长。
新就业形态对当前社会发展、经济运行以及劳动主体行为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创业式就业行为作为社会新就业形态的主要模式,映射了全新的社会劳动力资源分配形式,创业式就业实现主要路径是个体通过资本经费自筹、创业项目自设、经营风险自担、自主运行经营的方式实现新就业创业的目标。例如,现在社会上最火爆的电商,就是借助于电子商务平台,将线下的店铺或是传统零售模式搬到线上,实现了商业模式升级的就业新形式。也有以追求创意和创新“创客”群体。不同于一般的商品销售或技能服务,创新就业所从事的活动具有创新性和引领性,就业地点主要集中于各类创业孵化平台和孵化空间。另外,一些公司内部结构化调整出现的灵活经营方式,基于公司现有生产资源和技术条件的平台化模式,这些不同社会领域出现的创新创业新发展和模式成为大学生未来进行创新创业的重要信息资源和方案经验借鉴,孕育着大学生创新创业新的成长因子和发展动力。[2]
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征为大学生发展新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撑。习总书记曾说过,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现在高校学生大多是“95后”,再过两年,新世纪出生的青少年也将走进高校校园。他们富有激情、勤奋好学、宽广视野、自开放信,是可信、可亲、可为的新一代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传承者。对当代高校学生,党和人民充分信任、寄予厚望。因为他们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年轻人,走在了互联网潮流的前沿,也亲眼见证了我国在全球化时代迅速崛起的历程,因此他们思想活跃、视野宽广、开放自信,有着强烈的学习兴趣、怀疑精神和创造能力。在一项社会调查中有将近65%的学生认为自己视野很开放,愿意接受新鲜有挑战的事物。由于他们成长于社会转型关键时期,市场作用在经济发展的主体地位不断提升以及社会生活的物质化,使他们的价值取向更加务实,他们未来发展目的性表现得更为直接,目标性更清晰具体。95后作为应届毕业生的主力军大量进入社会发展洪流中,必将为社会发展注入创新的新活力,他们注重在追求自身事业成长进步的同时,也有很强烈的愿望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国家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会成为大学生挑战自我、实现梦想的一个重要路径和平台。
同时,当前的就业形势也成为大学生发展新需求的重要影响因素。近几年来虽说国家和地方对于大学生积极就业刺激性政策和措施不断出台,但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大,就业需求量少的现象依然存在。查阅教育部就业指导中心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95万人,本年度新增和往年累积未就业人数造成前所未有的社会就业供给总量压力;另外,社会传统行业就业人数已经趋于饱和,加上我国由于供给侧改革所带来的不可低估的结构性失业,造成社会就业总需求减少。社会就业供需差距导致就业压力大,已经成为就业形势的新常态。[3]所以接受多元化的就业路径成为高校毕业生必然选择,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正越来越被视为一种解决就业困境的有效途径。
新时代大学生自身的新特点给创新创业的深入开展创造了众多的可能性,崇尚于创新创业的氛围也正在中华大地上逐渐形成,全国上下为促进高校大学生就业而推行的倾斜性政策及支持性措施也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开展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条件选择,成为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重要支撑性力量。同时,大学生创新创业也会成为大学毕业生未来发展的常态化的选择,在创新创业的大道上大学生应当有所作为,必当有所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大学生回信谈到:“希望你们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在亿万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的伟大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8]大学生创新创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新时代的大学生一定要抓住机遇,将自己的创业梦与中国梦结合,依靠创新创业为社会作出贡献。
党的十九大的召开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主题归纳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和推动社会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新引擎”,促使创新创业提升成为国家层面战略和我们党施政纲要中的核心要点,提出让创新支持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互动成为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取向和时代潮流,可以说这是新时代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深切呼唤。[4]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驱动下,认真领会党的十九大对创新创业工作提出的新使命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以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内涵为重点,以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为核心,进一步深化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育、实践等主要环节协同改革创新,使之主动服务于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需求,引领高校人才培养由从业教育到创新创业教育的战略转型,更有力支撑国家新时代发展。
对于大学生而言,强化创新创业能力,通过创新创业来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是新时代的使命和责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健全促进创新创业机制体制”,我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创新创业是国家战略发展的新要求,是实现大学生未来发展和人生梦想的重要途径;同时,新创技术型企业推动了我国经济结构调整,适应了新常态,加快了企业的产业转型和升级,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二,创业促就业是新常态下保持经济增速和就业增长的主引擎,也是大学生的就业主动力。破解我国劳动力市场主要矛盾的关键在于劳动者素质,培养创业型人才能够优化大学生人力资源优势,使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成为顺应中国发展的新常态,以创新为动力有效缓解世界经济低迷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大学生创新创业还需要社会多方协力,共同推进。当前,各级政府还在积极营造社会上下“人人支持创新创业、人人获益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让社会上更多的社会资源群体和成功个人能够主动关注、帮扶和投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不断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注入新鲜血液,同时也让成功项目反哺回报投资群体和个人,形成良性互动。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转变政府的职能,深化简政放权,不断创新监管方式,提升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建设人民真正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而抓好创业引领行动的组织实施,力促各项帮扶措施落地见效,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政府可以通过协调运用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补贴、税收减免优惠、创业资金担保贷款、公司办公场所租金补贴等创新创业扶持措施和鼓励高校大学生积极投身于创新创业的大潮,发挥自身的智力和技术优势产生社会效益。同时,也需完善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指导与培训工作,政府利用资源条件结合不同类别的创业者的需求开展专项培训活动,强化组织培训活动的实用性和操作性,让大学生接受系统性的学习教育。组织高校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实战演练等创业实践活动,帮助高校大学生不断增强创新创业社会适应能力和运作能力。另外,政府还需进一步做好创新创业后勤保障工作,发挥政府公共创业服务机构的帮扶功能,利用好各类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园、创客空间等创新创业服务载体,使之真正成为大学生的“实习空间”。建立由创新创业经历的企业成功人士组成的社会创新创业导师队伍,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一对一的指导咨询、社会资源协调、项目孵化培育等服务。及时组织高校大学生开展好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展示会、创新创业主题宣传周等活动,主动创造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保驾护航。[5]
2015年05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强调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所以,进一步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推进“双一流”建设和服务于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部署,更是实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现代化人才培育机制、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等目标的重要抓手。所以在高校的改革发展,必须立足于专业学科特点和学校人才培养实际,将创新创业教育根植于教育教学的整体框架,能够真正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具体的人才培养的方向融入、体制融入、方案融入、理念融入和信息融入,在深度融入中突出培养的主线和重点,通过教育理念创新与价值引领驱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机制再造、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创新创业实践训练支撑,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在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做好2018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也特别强调,要不断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步伐,强调各个高校要把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改革打造成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前沿阵地。所以高校应该在教育目标、制度体系、培养计划和教学措施等方面将进行深层次的调整改进,促进学科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入,使高校真正做到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方位。突显大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教育,强化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在学校的相关教学学籍管理制度方面,要进一步细化完善具体条款,特别是在弹性学制管理、创新创业学分认定及转换、大学生休学创业保留学籍、对于真正创新创业学生复学后转入相关专业学习等政策,要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解决创新创业学生的后顾之忧。各高校要加快发展众创空间,依托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等为毕业生创新创业提供场地支持。多渠道筹措资金,综合运用政府支持、学校自筹以及信贷、创投、社会公益、无偿许可专利等方式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搭建大学生创业服务平台,通过聘请相关行业人士、有创新创业经历的校友等担任创新创业导师,通过举办论坛、讲座、沙龙、工作坊等活动,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信息传达、操作运营、方案研讨、政策咨询等方面的指导服务。
不少高校纷纷开设了“创业基础”“创业导引”等实战课程、特色课程和网络课程,初步形成了“课堂+实训”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在资金支持上,我国投入约70.4亿元创新创业教育专项资金,资助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超过26万个。已有200多所高校被认定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19所高校入选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近万名优秀导师入选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230多万名学生投身双创热潮。
“互联网+创新就业”就是指现代信息技术时代下,高校联合企业、社会和政府打造的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虚拟态下的创新创业形式,从而培育、践行和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和能力的新平台。[6]“互联网+创新就业”是信息化时代高校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的新亮点、新思维和新态势,这既契合当前社会的新变化,又符合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新方式,呈现出互联网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的鲜明特征。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互联网技术完全进入到2.0甚至2.5时代。随着人工智能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方面更加得心应手,随着5G网络技术高速率、超大数量终端的优势逐渐显现,网络强国离我们越来越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社会会培育出更多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新平台、新载体和新态势。
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特别提出,要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发展,在共享经济、创新引领、中高端消费、绿色低碳、人力资本服务、现代供应链等领域孕育新动能、形成新增长点。“互联网+创新创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创新创业互动平台,它的重要特点就是交互性,存在于个体与个体在线即时性或在线非即时性的交流。在这个平台上,大学生、指导教师、社团和企业等参与方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线上线下交流,各方围绕着创新创业项目进行理论或实践层面的信息交流与思想碰撞,点面结合,虚实结合,循序渐进,切实增强就业创业能力的针对性和实效性。[7]同时,在这个虚拟性的创新创业平台上,大学生通过运用PC机、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设备,依托互联网共享技术实现了师生间、生企间的无缝对接,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和任意载体进行在线的学习和交流,极大地增强了大学生提升创业就业能力的便捷性和有效性。另外,“互联网+创业就业”虚拟平台通过运用新兴的互联网技术,实现虚拟空间内大学生创业就业素养的训练与提升。教育部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为高校学生创设双创平台,从2015年开始连续三年举办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吸引了2000多所高校、230多万名学生投身双创热潮。
为适应新常态的变化,社会各个层面都深入实施了协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学生创新创业主体日益壮大、环境不断优化、成果层出不穷、投入持续增加,发展机遇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的态势,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也在不断深化,力争走符合本土文化、富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
[1]许德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
[2]朱 泓.大连理工大学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报告[J].中国大学教学,2015,(1):75 -78.
[3]张 旺.创新人才成长指向的质量观与教育模式[J].中国教育学刊,2013,(3):45-46.
[4]蒋德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1,(10):34-36.
[5]李如铁.“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4,(4):77-79.
[6]薛 慧.关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思考[J].江苏高教,2014,(3):65-66.
[7]李如铁.“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4,(4):77-79.
[8]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N].中国青年报,2017-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