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敏
(合肥市望龙中学 安徽合肥 230001)
兴校办教的根本目的在于圆满人生、改造社会和增进人类幸福。主流教育理论与国内外教育实践反复证明,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引导学生走向知识、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对学生成长成才具有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教师自身的心理倾向、思想水平、人格魅力等,甚至比知识技能的传播对学生的影响更具根本性。
(一)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心理健康标准高于其他行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在第一章第三条指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这表明,教师这一职业肩负着重大使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二)改革推进中教师心理问题产生诱因日益增多。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大多数教师性格开朗、情绪稳定、自尊自信,有强烈的事业责任感。教师们都面临着职称评定、职务聘任、工资待遇和绩效考核挂钩等新规定新要求,加上学校管理机制的不尽合理,家长的过度的期望等,这也容易使得部分教师出现心理失调,情绪不稳、缺乏耐心、挖苦嘲笑、抱有成见等问题。
(三)中长期发展规划为教师综合素质提升指明了前进方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是提高教育质量,教师整体素质日益成为关键因素。教师心理健康作为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础和保障作用越来越重要。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教师可以影响学生加快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习惯,可以为学生提供正面、健康的指导,使学生健康、积极、快乐地成长成才。可以说,教育事业发展的质量水平从根本上取决于包括心理健康在内的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
中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形式多样。突出表现为:(1)社会适应不良导致行为失当。部分教师存在人格发展不良,如自卑、抑郁、怯懦、悲观、多疑、意志脆弱或过于敏感、暴躁冲动、自我封闭等;部分教师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遇到挫折,进而产生不满情绪,很容易被一些偶然事件诱发以某种形式爆发出来,进而表现出自我怀疑、焦虑、偏激、固执、愤怒等情绪失控、行为失当的状态。(2)多重角色冲突导致角色失范。任何一位教师个体的社会角色都不是单一的,社会角色的变换在其所对应的责任和义务之间出现不一致时,就会形成角色间的冲突,产生心理的不适应、行为的不协调,进而影响教师的日常工作和生活。(3)教师职业倦怠导致心身失调。教师工作以脑力劳动为主,长期从教后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容易刻板单调。这些教师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保健,常会诱发消化性溃疡,紧张性头痛、偏头痛等心理生理疾病,有的会出现反应迟钝、记忆力衰退等心理机能失调,严重的会产生神经衰弱、焦虑症、强迫症等神经功能症。
总体来说,导致中学教师产生心理问题既有内因,也有外因。从内因角度看:(1)教师个体素质的不同。研究发现,教师个体的世界观、耐挫力、心理调适水平不尽相同,部分自我认知不客观,目标过于理想化,或有过于强烈的自尊需要的教师,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2)教师生活状态的变化。每个教师个体经常会有生活状态的变化,无论这些改变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需要个体做出心理调整适应,调整适应期间教师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从外因角度看,突出体现在:(1)教师职业压力大。教师既有为人师表的垂范者定位,又是具有本体欲望的普通人。作为教师群体的共同特征,对周围的评价比较敏感,也渴望得到学校、家长、学生及社会各方面的肯定。学校成绩导向的考核指标以及过多的活动或检查,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不易被教师所控制,家长的不理解和不配合以及过度的期望使教师产生了压力,容易使教师产生挫败感。(2)教师工作性质特殊。部分教师与社会的联系较少,合群需要和获得支持的需要经常得不到满足,尤其是中小学教师生活在一个青少年儿童的世界里;与其他职业相比,教师工作具有较强的自主性、高度的自觉性,容易形成自我封闭和感情抑郁,常会导致心理问题。(3)学校对教师心理问题关注少。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包括大部分中学的教育目标多是聚焦在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上,对于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要有较高的教师职业道德,精通教育理论和教学规律,又要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但对教师们可能存在的心理失调问题长期忽视甚至无视。
中学教师心理问题表现多样、成因复杂,改进和加强教师心理健康建设,对部分存在心理健康问题隐患的教师进行主动干预,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管齐下、合力破解,重点要把好“五个关口”。
(一)要把好舆论环境关。在教师心理健康及心理问题上,社会各界、各类学校甚至是教师个体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认识误区”。一部分人通常认为,中学教师作为成年人不可能有心理问题。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类心理问题的产生是不分职业类型、不分年龄阶段的。因此,社会各界都要牢固树立“教师心理需要保健”的正确观念,对中学教师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足够的关注,动员各方积极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二)把好进入退出关。与过硬的教育教学专业技能相比,个体的性格特点、心理素质、事业态度更为重要。建议各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进一步完善教师职业准入、提升和退出机制。把握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与定期注册制度改革试点的通知》的政策机遇,完善教师招聘办法,增加招聘面试交谈时间和心理测试环节,畅通有兴趣、有热情、有能力的人进入教师队伍的通道。积极搭建入职教师成长平台,在心理健康等方面为中学教师提供专业化帮助。建立健全教师师德和能力综合评价机制,推进不适合从事教师行业的人实现稳妥有序的退出。
(三)要把好教育培育关。教师人格的健全发展是其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而心理健康的水平又会影响教师人格的健全,两者相互影响。因此,建议各县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中小学校,将教师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康成长与学生心理保健同步谋划、同步实施,开展形式多样、从个体到群体的教师心理辅导和培训,支持教师利用继续教育等形式接受全面、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教师掌握心理卫生和保健常识、心理调节技术诀窍,促进广大教师构建健康人格,形成健康心理,助力学生成长。
(四)要把好监测检查关。由于缺乏专业化的心理测验机构和定期检查等制度性安排,多数教师对自身的心理健康现状的了解,客观上难以达到全面、系统、准确。因此,建议各县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试点出台教师心理状况定期检查制度,设立专业的心理咨询场所,配备专用微机程序、规范化的检测量表等软硬件设施,在专家指导下进行专业干预,遴选一批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检测监测,提供保健服务,帮助他们及时正确调适心理,从主观上调整认知,提高适应压力的能力。
(五)要把好帮扶排解关。心理学理论认为,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对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有迹象表明,国家和各地正逐步通过相应的政策干预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引导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建议各县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加快建立相关的社会支持系统,让更多的人了解教师的工作与角色,了解学校生活与教师职责。学校应给予教师更多的工作灵活性和自主权,建立教师互助机制,健全和谐“家校”系统,提高对教师心理问题的识别和管理,合力做好心理问题的帮扶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