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体育健康促进机制的创新方法研究

2018-01-01 11:34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课外机制青少年

王 颖

(福建江夏学院 体育部,福建 福州 350001)

青少年身心健康问题是国家长期关注的重大问题,学校是青少年健康促进的主要场所。近年来改革成果虽有显见,但是仍离青少年健康福祉的预期有着较大的距离。学校体育在健康教育过程中依然存在着政策执行效率低下,教改实施陷入困境,大学生体质仍持续下降等这些问题沉疴难起。林莉等(2011)提出学校体育健康促进应重在实践,应从体育教学项目入手研究。但随着改革深入发展,一些学者则认为青少年健康问题不仅仅是体育教育的问题,应从体育教育之外的知识层面上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汪晓赞等(2014)提出青少年健康促进的多维发展格局、多维发展策略、多维监管机制的框架体系。潘凌云、李斌(2017)等认为学校体育存在着这些不足现状,主要是由于政策执行涉及到多元利益主体,认为体育健康课程的教改不力是受到各方既得利益者的牵制所致,提出制度体系创新思路等等[1-4]。

本研究在分析相关文献和实践调研的基础上,认同青少年健康促进为多领域全方位的推动工作的观点。提出体育是青少年健康促进的主要手段,但健康的相关因素众多,包括身体活动、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安全应急与避险等等。唯体育并不能彻底地解决青少年健康问题。本研究试图突破单纯依靠学科教育提高健康水平的思维,以《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体艺[2017]5号文件的精神为指导准则,尝试全方位、多途径、多形式开展高校健康促进机制的研究。其目的是通过校园体育健康促进机制的创新,形成全员参与、协同推进的新局面。

1 校园健康促进机制现状及分析

健康之事虽然与人人相关,但又没有机制纪律可约束,因此人人可行不健康之事。大学生锻炼不够,睡眠不足,作息不规律,膳食不合理等不健康生活方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校园生活质量[4],因此,改变现状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态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文件从体育促进健康层面对学校提出促进健康的要求。教育部关于《普通高校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教体艺[2017]5号)是在学校教育层面提出关注学生健康素养的问题。因此,校园健康促进机制的建立或创新均已势在必行,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教育的制度保障。

1.1 校园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的现状

提及校园健康促进问题时,有必要厘清“健康促进”“健康教育”二者之间的概念与属性,因为混淆关系,就可能造成实践工作中目标模糊,方法单一,最终效果必定受到影响。

1.健康促进的定义。“健康促进”早期WHO定义是:促使人们维护和改善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环境之间的战略,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第一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将“健康促进”的定义更具体化:指运用行政的或组织的手段,广泛协调社会各相关部门以及社区、家庭和个人,使其履行各自对健康的责任,共同维护和促进健康的一种社会行为和社会战略。换言之,“健康促进”意旨不仅是个人或某一组织对健康承担责任,而是针对社会多方的总动员,建构人与健康环境的行为活动。

2.健康教育的定义。“健康教育”在传统意义上定义为: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它是健康促进的重要手段。

3.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的二者关系。健康促进是针对社会多方的总动员,建构人与健康环境的行为活动,其中包括健康教育活动。健康教育是构成健康促进的主要活动方式,健康教育作为基础和手段,影响着健康促进的效果。然而,任何一种健康教育都不能够独立存在,而必须在健康促进资源环境的支持下,才能发挥其健康教育的功效,否则作用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目前,校园健康促进机制主要受制于学科教育,以学科教育和学习考试为主要表现形式,如体育课,心理学课或其他延伸性课程。健康教育替代健康促进现象,然而厘清二者的关系,关注健康促进的机制建设,其主要目的是希望把健康从课堂推广到生活中去,提升课堂与课外相结合,促进健康知识生活化才是主要目的。

1.2 学科各自为政教育方式影响健康促进水平

目前校园健康促进唯学科教育的现象极为普遍,常见情况如下:大学生体质下降,强调体育课体育课外活动的重要性;心理问题严重,增加心理课程教育;就业与社会适应能力问题依靠就业课程教学。健康内涵被各个学科以教学的方式支离破碎地分隔教育,误导了健康促进体系构建的精神实质。

“健康促进”理论体系是建立在人与健康环境的基础上,学科知识的普及只能发挥部分作用,校园健康环境对其行为影响却是不可估量。以体育教育为例,学会运动技术容易,养成运动习惯困难,所以青少年健康不可只寄托于某个课程或某一学科,创建课内外健康促进联动机制,多渠道加强青少年的运动习惯养成,才是推进健康促进的重要因素。

2 校园体育健康促进机制创新方法研究

针对体育主导下的健康促进机制的构建思考,强调校园各方资源环境的支持和协作关系。第一,身心健康一体化观点,从学生身心健康的问题导向与以人为本的健康需求相结合角度,提出体育学科与心理学科学、医学保健等建设融合教育机制;第二,体育素养培育观点,知识传授与习惯养成相结合的健康测评机制;第三,多渠道多方法倡导健康锻炼观点,提出个体健康与社会责任相结合的延展型教育机制;第四,身心健康可视化观点,提出平台服务和全面促进相结合的健康数字化机制。以上五大方向的融合创新机制能够形成多维度立体化地促进校园体育健康促进做法。

2.1 体育学科与心理学科学融合教育机制

目前,学校教学中体育课程与心理课程各自为政,学科间不存在学术上的交集,体育对人的心理方面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益处,在体育课程中处于伴随性成果,不作为教学主要目标去研究实效性。同样心理学课程中需要体育运动配合完成的活动也不容易实现。由于学科之间的知识不交融,漠视身心健康一体化的现象普遍存在,是身心健康教育面临的困惑。创建学科融合教育机制,由此带来的实践变化:1)组建体育学与心理学的教学团队,共同培育师资力量,以健康为同一目标,共同面对学生需求,协同促进身心健康;2)两学科教师共同承担课程;3)由多学科老师共同协作,创建身心素质健康实验室,利用信息技术为身心健康做咨询和监测工作;4)两学科教师共同配合创新教学改革,共同研究身心健康类的学术课题,学科融合研究从理论上较大地提升了大学生身心健康研究水平。

2.2 知识传授与习惯养成相结合健康测评机制

教育部文件多次提到,重视课外体育活动,加强课外体育的吸引力。实践中最有成效的做法是创建体育课、体质健康测试、体育单项竞赛、运动队训练等成绩综合评定的体育考核模式。把体育课内学习成绩与课外运动竞赛,体能技能活动融合一体,打破原有只认体育课成绩的规定,建立知识传授与课外运动习惯养成相结合的开放式教学考核。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体育运动,带来的实践变化。1)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到充分提升,没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可以通过上课学习取得成绩;2)体质好体能强的学生也可以通过体质体能测试取得好成绩,自主锻炼提高体质测试水平的现象出现;3)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比赛获得好成绩。通过课外体育测评获得优良体育成绩[5]。

为了有效地做好评价工作,需要高校研究出台科学合理体育成绩综合评定考核系统,体现体育课的技术技能学习,体育课外的体质测试水平,体育课外的运动锻炼强度,体育课外的竞赛成绩等综合考核评价参数,使体育成绩代表了学生的体育素养水平,而不是单纯的体育课堂学习水平。虽然这类综合测评从理论得到突破,但2011年就有高校尝试,因测评难度较常规难度大,参考因子多的原因,至今没得到推广。因此,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进一步深化,从机制上确定精减测评步骤,才能有利于推广工作的开展。

2.3 个体健康与社会责任相结合的校园健康管理机制

目前,一些高校学生体育协会由于隶属团委或学生处[6],体育教师参与度小或不参与。但从体育环境角度来看,体育协会活动是教学的延展部分,体育的第二课堂与体育课教学内容相衔接,建立个体健康与社会责任相结合的延展型教育机制,由此带来的实践变化。1)体育协会活动踊跃,由学生体育爱好者组成的各类体育协会形成校园体育社区,吸引和带动学生加入运动;2)体育竞赛丰富,体育竞赛参与者从中学会良性竞赛,学会保持良好的人与人交往的社会关系;3)学生的创新创业运动俱乐部,在提升校内师生的运动竞技水平的同时消费型休闲运动在学校得到社会化的尝试; 4)体育企业介入,进一步提升运动消费水平,体育企业与学校共同培育青少年健康运动产业,如体育企业参与的校园马拉松,户外运动等大型赛事,措施更加完善,校园休闲运动、丰富的时尚体育更能吸引广大青少年参与。

2.4 创建平台服务的健康数字化机制

教学的最终释义是教与学的交互式发展,为了规避传统教学局限课堂的教学方式,网络赋予了体育健康促进教学的新常态化,结合学生的课内外反应与关注教师课内外引导,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与移动终端的连接、构建师生交互平台加强教学实践,实现教学的翻转,有效促进课堂与课后的衔接,以此巩固对于体育技术技能的掌握与应用[7-8]。

线上线下实时与教师进行交流,增进师生感情,不再局限于师生的阶层划分。以此达到情感、技术的双向发展。以课题和学科建设项目的方式获取上级或学校的经费支持,与信息技术群体联合创建大学生身心健康促进与监控服务平台和大学生身心健康仿真实验室,建立大学生身心健康大数据信息资源[9],使青少年健康数字化和可视化,为健康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成为健康促进重要组成部分。

3 小结

综合以上观点,校园体育健康促进机制的创新方法发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只停留研究层面的方案是形式创新,能够返回实践指导工作的创新思路需要有环境的保障。1)人力环境:校领导、老师、学生以及社会健康相关人员等形成校园健康工作关系链上的人力环境,在这环境中上级态度、不同学科老师的态度、同学之间以及社会人员健康态度等均可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2)学科环境:体育学科、心理学科、信息科学及其他学科等对学生健康促进相互影响和促进;3)科研环境:包括老师和学生对健康促进理论研究的深度以及理论与实践结合密集程度,直接影响着工作的进展与面对难题的攻克能力;4)教学环境:主要指以健康为主要目标的体育学与心理学的课程质量,学科融合等教学改革成果影响学生健康促进的实践质量;5)运动环境:(唯一一项物质环境因素),学校为健康提供的物质场所质量,是学生健康参与以及接受教育的保障因素;6)社会及其他环境:校内外的各类协会和与健康相关联的社会团体是产生相互影响的重要因素。

在我国一带一路对内求发展,对外谋共赢的思想理念下,“协同创新,资源共享,合作发展”的思路在我国各领域各行业得到广泛共识。但在健康促进的教育领域,至今仍存在着学科限制,各行其道,抑或体育教师为健康目标“单打独斗”。因此,争取多方支持体育健康促进的机制研究,对于深刻理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健. 体育教师参与体育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6(6):68-74.

[2]杨贵仁.切实加强青少年体育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N].人民教育,2007-04-23.

[3]汪晓赞.中国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理论溯源与框架构建[J] .体育科学,2014(34):3-14.

[4]杨小明.大学“公共体育专业化”教学改革理论与时间探索—以上海大学为例[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1):64-68.

[5]赵升.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评述[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1,26(3):61-68.

[6]连洋.素质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实践路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6):82-84.

[7]教育部.体育(1-6年级) 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8]黎军素质教育的缘起、内涵及构成要素论略[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1-80.

[9]何叙.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传承与演变的轨迹与特色[J].体育科学,2012,32(9):45-51.

猜你喜欢
课外机制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小满课外班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皮革机制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