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舍后期文学的人民性

2018-01-01 06:37
安顺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文艺作品老舍曲艺

(安顺学院人文学院,贵州 安顺561000)

老舍后期文学创作主要集中在建国后历史变革的新阶段,伴随着人民地位、阶级关系的根本转变,文学作为推动政治改革的重要载体,在特殊的社会背景下“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创作”成为时代对文学的需求。文学创作视角中的人民性打破了传统创作中由关注上层社会生活向关注贫民生活的转变,文学作品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到一起,并要求作品能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也表现出文学创作者对人民的态度。

一、老舍后期创作的时代背景及个人经历

老舍,原名舒庆春,1899年生于北京一个普通的旗人家庭。晚清末期,帝国主义疯狂的侵略扩张,使百姓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动荡的社会中,老舍深刻体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并毅然以笔杆子为武器,投入到这场斗争中。

1942年5月文艺座谈会在延安举行,毛泽东在《文艺座谈会讲话》中指出“文艺可以作为一种工具性手段,服务于政治经济”的新方向。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文坛掀起了一股“为工农兵服务”、“为政治服务”的创作热潮。为此,为民写作逐渐成为“法定”的创作标准。老舍作为其中一员,在其精神世界中,不断徘徊于文学创作的“艺术性”与“功利性”矛盾中,最终形成老舍后期文学创作多样性的特点。纵观老舍后期的文学作品,结合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可知,人民性是其作品中始终不变的特征。

老舍生长于底层社会,深刻感受到黑暗年代里底层人民的疾苦,见证新中国的时代变革,这些特殊的经历将老舍与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建国初,老舍为民创作的灵感不断涌现,并先后创作了《方珍珠》《女店员》《茶馆》《龙须沟》等作品。

二、老舍文学人民性的体现

老舍经历社会的新旧交替,面对新中国阶级关系的转变,在为民创作中,以新中国翻身做主的劳苦大众为创作主体,描写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思想变化和生活现状。

(一)创作题材取源于人民

1.塑造“新中国儿女”形象

建国初期,文学作品从民众思想及社会地位的转变来反映社会的变化,这是社会对文学创作的需求,也是文学表现社会现实的新题材。老舍后期的文学创作,以描绘新中国儿女形象为主,通过民众在新旧社会中思想及生活变化进行对比,展现新中国给广大民众带来的生机。

毛泽东在《讲话》中提出:“中国革命的文学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惟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能进入创作过程。”[1]强调文艺创作者必须深入民众生活,了解工农兵与人民的生活现状,才能准确刻画人物、塑造形象,在不脱离实际的基础上创造出贴近人民生活的文艺作品。

以《龙须沟》为代表,该作品获得民众的广泛认可,老舍被冠以 “人民艺术家”称号。《龙须沟》以话剧的体裁形式再现赵大爷作为老派市民代表,在旧社会的阶级关系中虽处于底层,但爱憎分明,敢怒敢言,面对恶势力也绝不低头的新形象。《龙须沟》采用多人多事的人物塑造法,设计出了王大妈母女、程娘子、丁四嫂、赵大爷、程疯子、丁四等代表性人物,通过对底层人物的描述,揭示旧政府统治下普通劳苦大众生活的艰难,体现出老舍对穷苦大众的关心和怜悯。老舍用不朽之笔刻画出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普通民众形象,并站在人道主义的高度,俯视劳苦大众生存困境,通过人物生活的变化来映射时代的变迁。

老舍笔下助人为乐的传统文化精神代表着新中国社会倡导的标杆。话剧《全家福》中老舍通过自身丰富的生活阅历,以普通市民李大妈助人为乐不求回报的高尚品格为创作对象,以思想变化为创作焦点,重点刻画新时代下人民群众的精神百态,并融入自己的遭遇和价值诉求,通过塑造乐于助人的人民公仆形象,向人们展示了建国后人们精神面貌的巨大变化,宣扬了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社会价值观。

2.聚焦妇女解放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千百年来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广大妇女迎来解放,地位较之前发生了巨大变化,老舍以其敏锐的嗅觉关注妇女解放问题,并以此为题材进行文学创作,反应新时代女性的精神面貌。如《红大院》《女店员》和《方珍珠》等都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红大院》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家庭妇女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为摆脱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束缚,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来,寻求自身独立并最终赢得一片广阔的发展天地。这种思想上的转变,打破封建社会女性完全依附于男性的男权主义,逐渐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主力军并最终实现妇女的解放。

《女店员》讲述的是余志芳、宋玉娥和齐凌云三位年轻姑娘不顾家人极力反对女性抛头露面而积极投身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并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从事国营商店营业员的故事。她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女性在新时期不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中时代,而是和男性一样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方珍珠》是老舍回国后创作的第一个剧本,该剧本的前三幕围绕女艺人方珍珠的生活命运所展开,着力描写了新中国成立前艺人受压迫的生活情景,后两幕则描写了艺人解放后的喜悦心情。以女主人公方珍珠的生活变化为线索,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妇女地位的巨大变化。

老舍笔下新时代妇女,不仅经济获得独立,更具有为民服务的工作意识,而经济独立与政治思想的提高又极大地促进了她们思想上的解放。创作对象主要基于社会转型中的劳动妇女,以社会底层妇女思想地位的转变,彰显新时代女性为民服务的精神,重塑新中国女性新形象。

(二)创作形式更易于人民接受

1.民间戏剧

建国前,老舍文学形式主要以小说创作为主,作品通过对老北京市民的描写,揭露旧社会国民的劣根性及底层人民的生活艰辛,希望通过文学作品唤醒国民的觉醒。建国后,介于政治与文学的关系,考虑到普通国民知识水平有限,以往的小说体裁无法完成文艺作品对民众的传播教化功能,为表达思想感情 ,反映群众诉求,如何在群众与文艺作品间构建有效沟通桥梁便成为老舍后期创作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老舍开始尝试能说能演的戏剧创作,并通过戏剧向群众传递思想,让群众从中受到鼓舞和启发。

在政治主导文艺,文艺依附政治的特殊时期,老舍扛起“为人民写作”的大旗,发挥文艺对政治的辅助作用,同时承担起文艺对民众的宣传教育使命。如在《龙须沟》中,通过描写龙须沟环境的变化,使民众认识到新政府为民办事的服务宗旨; “三反、五反”运动中,以《春实秋华》《生日》等为代表,创作中把党的政治思想贯穿到剧本,使群众在观赏的过程中了解运动实质,并积极参与其中。

老舍后期创作了二十多部戏剧,其中以《龙须沟》和《茶馆》最具代表性。在戏剧中塑造了一个又一个鲜活饱满的人物形象,将社会生活的酸痛苦辣融入其中,把社会剪影浓缩于戏剧舞台,在表演中展现社会的变迁和群众生活的改变,并以此歌颂新时代的美好生活。

2.民间曲艺作品

老舍后期文艺创作还表现在曲艺这一创作形式中,传统曲艺作品大多讲述才子佳人花前月下的故事,已不再适应新的社会需求。曲艺面向的大多为普通群众,知识文化水平有限,作为日常消遣娱乐的文艺形式,老舍保留了曲艺原有的表演形式,并在此基础上对内容进行修改,为其注入了当下生活信息的时代内涵,使曲艺成为兼具娱乐消遣和思想宣传功能的文化形式。在创作中不但采用民间形式创作新的曲艺作品,还在原有基础上对相声、鼓词、快板等曲艺形式进行改造。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老舍创作《三四一》《过新年》等曲艺作品。从曲艺作品的问世不难看出,老舍的曲艺作品具有相当强的时代性,并以贴近群众生活的文艺形式加强政治宣传效果, 形式与内容上也凸显人民性的特征。

(三)充满中国味、民族风的语言风格

老舍生长于北京,自幼濡染京味文化,经常运用俗白却又不失生活情趣的北京方言进行创作,使语言呈现雅俗共赏、俗白精致的风格。老舍创作中大多是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人和事,拉近了文艺作品与群众生活的距离,使文艺作品能够更好地“从群众中来”且服务于群众。

老舍曾说过:“一位真正的语言大师是不能脱离群众的,他不仅要记录群众的语言,还要对其进行加工。”[7]老舍用地道的北京话写北京人,本土本色,活泼有趣、质朴自然,生活气息醇厚,其作品不断流露的京韵更彰显其独特的魅力。作品所描绘的地方风物、民情风俗真实感人,为其作品注入了活泼的生命力与永恒的人民性。如《正红旗下》是老舍作品中极具“京味”的典型,其中“心儿”“官样”“耍俏”等都属于北京话中典型的儿化,一定程度上拉近作品与人民之间的距离。

结语

老舍作为一名与民为伍的作家,自觉担起新中国成立后文化宣传的任务,开拓一个全新、更易为群众所接受的戏剧曲艺文艺领域。老舍后期文学立足人民性特点,取材于民,贴近人民生活,使观众能从文艺作品中寻求生活缩影,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并在思想上受到启发,从而达到文艺作品服务于人民的最终目的。

老舍作为一代文学巨匠,积极响应时代号召,努力践履为人民服务的创作实践。从小说到戏剧再到曲艺作品,老舍用其饱含京韵的语言创作风格,塑造了一个又一个饱满的“新中国儿女”形象,展现出新时代的人民群众风采。在选材上,老舍用文艺作品聚焦社会热点问题,反映时代巨变,将文艺创作的宣传作用发挥到极致,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为人民服务。此外,老舍对于曲艺形式的创新,更加丰富其文艺作品中人民性内涵,创新了一种不但能反映时代信息而且更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表现形式,同时也指明了新中国曲艺创作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M].//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艺论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63-64.

[2]娄晓凯.论老舍小说的本土立场及其翻译的异域化倾向[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5(8):163-168.

[3]孙洁.论老舍1956年前后的文学反思——兼及《茶馆》的写作准备[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5):100-108.

[4]泓峻.老舍文化身份与文学观念的复杂性及其汉语写作的多重价值取向[J].四川大学学报,2009(2):75-80.

[5]张丽军.论1950年后老舍的“城市底层叙述”[J].南方论坛,2010(4):48-53.

[6]朱安平.《龙须沟》—从生活到艺术[J].文史精华,2009(1):59-64.

[7]老舍.戏剧语言[M].//老舍文集(第1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76.

猜你喜欢
文艺作品老舍曲艺
北平的秋
文艺作品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曲艺泉城》
曲艺名城张家港 曲苑魅力扬四方
周恩来与老舍肝胆相照的友谊
论近代中西方文艺作品互译发展现状及趋势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老舍的求婚
群众文艺作品内涵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