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俊
(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张载主张气本论,气是宇宙万物及其运动变化的根源,而且太虚之气是生成宇宙万物的本原,“虚者天地之祖,天地从虚中来”[4]263。对此,蔡方鹿认为“气与太虚同实而异名”[5]。朱熹则主张理本论,朱熹虽不否认气的存在,但却将理气二分,形上形下,体用俱在。他强调:“天下之物,则必各有所以然之故与所当然之则,所谓理也。”[6]这个理具有本质性,“所以然”是自然规律,“所当然”是伦理法则,二者合一,是生物体的构成要素。萧 对此题采取中和态度,他说:“惟天生民,理与气具。理也,为仁义礼智之性。气也,为五脏百骸之形。人生而静,性之本也。至大至刚,气之本也”[7]20。天造生人这种生命体,理气俱存于人体之中,是生物体的基本构成因素,二者并无等级、前后的差异。理表现为内在,以仁义礼智的常性形态为表现形式,而气则展现于外,以具体的五脏百骸的形式存在,两者是内与外、体与用、无形与有形的关系,但这关系萧并没有像前代理学家所分的形而上为体,形而下为用,他突出的是人具有静的因子,主静之品行是因为有性这个本质属性,而此处的性即是理,理性同实而异名。并且人所表现出的至大至刚的态度亦是气的作用,而气也是成人的根本,气理俱一,内外俱现,相辅相成,同构于人。但他继承了张载的宇宙本体论思想,他说:“天积至阳轻清之气耳。其为气也,至刚至健,旋转至急,故包得地居其中。地则气之至阳而重浊者,积之而后成形质。然其初本一气也,动则为阳,静则为阴,阴阳分则两仪立。虽曰两,而实未尝相离也,故曰天地自相依附,天依形,地附气也”[7]48-49。他明确认为天地的构成为气,气这种原初物质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轻清之气,另一种是重浊之气。依旧按照传统儒家的阴阳相分之道,阳作为刚健的代表,主动之阳气便比附于天,包括于地。而阴主静,为厚重的代表,因而阴气便类比于地。他辩证的认为动阳静阴分而两仪则立,但其原初之态只是一气,是由一而二的,是运动的生成观、发展观。同时,萧并没有否定阴阳二气的同源性,他强调虽然阴阳两气的表现形式是二,但天地并非是相离相分的,与此相反,两者是互立互依、相映相衬的。
“一两”概念从《周易》系统发展出来后,得到理学家们的高度关注,是理学阐释系统的重要命题。张载提出“物无孤立之理,非同异、屈伸、终始以发明之,则虽物非物;事有始卒乃成,非同异、有无相感,则不见其成,不见其成则虽物非物。故一屈伸相感而利生焉”[4]12-13。这是对一物两体的解释,任何事物都是相对而存在的,在对立统一中发展前行,有同有异、有屈有伸、有始有终,辩证而对,缺一无立,少一不可。一方的存在是建立在以对称方的相对存在为前提条件,孤立对待便不成物,这就是张载的“一两”观。关学后生萧接受了张载此说,统之于理气观中,在阐释他的理气观点过程中,自然生发,流露于外,亦见张载对其理学思想的影响。
陆九渊以心为本体,主张吾心即是宇宙。诚如蔡方鹿所说:“陆九渊以心为宇宙本体,心包含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万事万物及万物之理,万事万物都以心为根源。”[9]在他的理学体系中,心占据主导地位,以心为核心统摄万物众理。他所理解的心是“一种伦理性的实体,知觉作用和伦理道德行为仅是它本质的表现。”[10]萧的心学观部分吸收了陆九渊的学说。他认为:“闻人之心虚灵,知觉主一身,涵动静,具众理,妙万物。”[7]16首先,他认为人心是虚灵,这一点明显受佛老的影响。陆九渊主张心是实体,而萧此处见解以心为虚灵,两者相反。其次,萧虽主张心为虚灵,但并没有否定心的作用,摒弃心的属性,恰恰相反,他回归陆九渊的心本论上,认为心是知觉作用的体现,心括知觉,见于身这个体上,并且心涵动静,一动一静所代表的两种运动属性都来自于心的涵养。最后,他道出心的大体,心的本质,它体具众理,是理的所生之地,是理的根源,万物的精妙体现源自于心,也就是说理与物的本根即是心,理与物所展现的绝妙精恰都因心而使然,这即是接受了陆九渊的心说。可见,虽然萧的心论思想有受佛老影响的痕迹,但陆九渊论旨的浸染是不容忽视的。
因为有心的存在,自然会产生欲的情感。“存天理,灭人欲”是理学家的口头禅,萧认为:“夫饮食男女,天理存焉。天理人欲同行异情,明者即此为治心修身,造端切要,昧则流为大欲耳”[7]21。而且他明确解释了天理与人欲的概念,即“心有无常四端,谓之天理。口体之属,止有声色饮食男女,是人所欲,谓之人欲”[7]51。如果放纵人欲,就会造成“有欲则己小物大,为物所掩而屈焉”[7]20。有欲的作祟便会迷失自我,而且他重点指出被欲所掩盖后,人品便会滑坡,美好的德性、高尚的品质、崇高的人格将会屈服于物欲,这是理学家们所不能容忍的,因为这与儒家高扬的德性学说是相悖的。萧为捍卫儒家思想、维护理学家所公认的精神而发出呐喊:“天理,阳也。人欲,阴也。使天下之人皆能以天理胜人欲,则自然事事合于心,自然阴阳和,风雨时,百谷丰登,万物畅遂,灾害不生,祸乱不作也。”[7]51将天理人欲的论辩上升到关乎国泰民安的高度,足见他对此问题的关注,而且从中可见他不仅继承了前代的德性正统观,而且态度异常坚定。那么该如何治欲呢?萧引入了“刚”的观念。他说:“刚与欲,正相反。刚则不屈于欲,故常伸于万物之上。”[7]20“刚”是高于欲的境界,它是一种为人品格,更是一种治欲方法,因而它能伸于万物之上。它的具体表现是:“有血气之刚,有义理之刚。血气之刚能施于朝夕,或辍于持久;有见于少壮,或衰于暮年。义理之刚本乎治教之气,从道不从物,为善不为利,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7]21可见,孟子的“大丈夫”论对萧的德性修养理论的影响是深刻的,而且此处他又将“刚”与气联系在一起,升华为一种作人方式。面对欲,可追求在它之上的“刚”,因为刚高于万物。但“刚”并不是完美的,它又分为“血气之刚”和“义理之刚”,层级更高的是“义理之刚”,它是理想境界。所以萧对欲的认识不是停留于表层,而是深入探究,穷思其理,进而创造出“刚”的理论,这也是他理学思想新于前代理学家之处。
对于知识的追求是理学家的普遍自觉,无论是张载的闻见与道德之知,还是朱熹的格物穷理,都是为了自我提升,以期实现自身价值的体现。萧同样如此,他说:“自一事一物究及天则,尽吾之灵,昭徹表里,乃一意乎善,罔自欺”[7]16。穷理即是为了满足自我提升的需要,在穷理中能使内外光明,达于善境,从而真正认识自己,而不是自我欺骗。穷理要运用格物致知,这是沿着朱熹的思想路数。萧说:“必先用力于格物致知之功,乃能别心意之是非邪正。”[7]20也就是说惟有倾力于格物致知,才能摆正心,避免自欺。而要格物穷理,却离不开学的工夫。萧是很重视为学之道的。他说:“闻之格物致知之方,则有论古今人物而辨其是非者,况近在吾身乎?日夕思省,使是非皦然,是则加勉,非则改之,毋自欺焉,学之要。”[7]8格物致知不必外求,施体即是自身,从难易程度上首先给求学者以安定,并且格物致知求之不难,人皆可得,秘诀就是要不断思考省察,但态度要认真,“凡为学之要,于一言一行间不可苟”[7]50,这样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最终才能做到不自我欺骗。自我提升,实现自身价值是他的目的,是所谓的体,所用的方式与所通过的渠道就是学,也就是所谓的用。在对体的追求中,终极目标就是自我满足,如果自我欺骗,那便是对这个根源目的的强烈讽刺,所以他强调勿自欺,就是要从源头上做到思想的肃清,从而实现自我超越。这是萧理学思想中很实际的一面,在不断追求知识的过程中,个人品德修养也得到不断的完善。
天人关系一直是个很重要的命题,对天的认识随人们思想的发展不断变化,但儒家以德配天,高扬“天人合一”是一大特色。萧在探讨这个问题时总论了天地人三者的关系,“天地人,一也,岂有二乎?天包地外,地居天中,人生天地之间,受气于天,受形于地,乾为父,坤为母,故人之一身,气则天也,形则地也,心则人也”[7]48。可见,他主张天地人三者为一,但三者有等级的区别。天最大,包括地与人,地其次,而人最小,生于天地之间。此处他再次强调张载的气本论思想,而且突出人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有心,心是为人的标志,也是成人的主宰。所以他的思想是杂糅的,融合的。在天人关系上他坚持要有敬畏之心,“人能常常兢畏斋栗,如对君父,如事鬼神,则心不流荡放去。心既常存,则能保守得天所赋之理完具不失,顺而行,不敢夹杂一毫己意,即事天之道也”[7]56。因为他主张人的主宰是心,人于天地的区别亦在于独有心,心是人的机关,也是与天相通的枢纽,所以天人关系要靠心为媒介,因此要保有敬畏之心方可事天。天在理学家眼里是形上与形下的统一,人来自于自然之天,稟受天命之性,因而要实现自我超越,消解人作为个体的有限性,以期天人合一。恰如萧所述:“于穆天命,至诚无息,于皇至神,与天合德。诚之者人,以人合天。”[7]29人的终极目的与至成境界就是达到天人合一,因而也就需要常怀敬畏之心。
参考文献:
[1]宋濂.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2]赵馥洁.关学精神论[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5:18.
[3]陈俊民.张载哲学思想及其关学学派[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2-33.
[4]张载.张子全书[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5.
[5]张立文.中国哲学范畴精粹丛书——气[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133.
[6]朱熹.朱子大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512.
[8]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62.
[9]张立文.中国哲学范畴精粹丛书——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213.
[10]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宋明理学史(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560.
[11]黄宗羲.黄宗羲全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695.
[12]永瑢,纪昀.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65:1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