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之实证研究——基于芜湖市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学效果的调查与思考

2018-01-01 05:34:07林霁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理论课选项教学效果

林霁月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之实证研究——基于芜湖市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学效果的调查与思考

林霁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安徽 芜湖 241002)

对安徽省芜湖市高职院校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势与挑战同在;高职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选择与处理偏好明显;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运用提出期待。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要以把握高职学生特点为基本前提,以服务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为重要抓手,以苦练内功为根本。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

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解当前高职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评判和需求,探究教学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笔者在安徽省芜湖市四所高职院校开展了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下简称“基础”课)教学效果为例的问卷调查和访谈,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以期促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一、调查概况

调查总共涉及四所院校,其中有一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两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一所安徽省示范性高职院校。调查样本比较全面。调查中总共下发1000份问卷,回收951份问卷,有效问卷947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4.7%。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基础”课的重要意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素质的认识、评价和需求。主要通过归纳、对比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势与挑战同在

1.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优势

一是认识明确。在调查中,学生选择在高职院校开设“基础”课“非常有必要”的选项出现频次为34.14%,“有必要”的选项出现频次为58.77%。认为“基础”课对今后的发展“非常有帮助”的选项出现频次为17.57%, “有帮助”的选项出现频次为65.71%。这说明大部分学生认同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的必要性。

二是学习兴趣强。学生对“基础”课“非常感兴趣”的选项出现频次为14.92% ,“感兴趣”的选项出现频次为58.1%。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比较强烈的学习兴趣。

三是认同度高。认为通过“基础”课来进行思想道德法律教育是“非常可行”的选项出现频次为19.98%,“可行”的选项出现频次为69.24%。这说明大部分学生认同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的重要作用。

四是满意度高。学生对“基础”课教学效果总体印象是“非常满意”选项出现频次为21.06%,“满意”的选项出现频次为49.10%,较满意的选项出现频次为26.67%。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是很满意的。

这些数据表明,近几年来,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积极有效,发展状况良好。

2.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挑战

一是“我是来挣学分的”。在关于学生到课原因的调查中,“单纯应付考试拿学分”的选项出现频次为16.83%,而且这一结果并没有因专业门类和招生来源的不同有很大差别。这说明部分高职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动机需要反思。

二是“我不是来上课的”。在关于学生课堂表现的调查中,“看其他书”的选项出现频次为8.14%, “玩手机和打瞌睡”的选项出现频次为7.93%。这说明高职院校中有部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态度存在问题,正如有文章指出的:“‘人在课室心在外’,有些学生在上本门课的同时做其它科目的作业,或在课堂上玩手机、打瞌睡、看别的书籍,更有甚者刚上课就盼着下课。”[1]

(二)高职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选择与处理偏好明显

1.内容选择凸显需求性

在 “你对‘基础’课什么内容最感兴趣”调查中,理想信念、道德、“三观”教育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该选项出现频次高达71.31%,法律素养教育选项出现频次为38.01%。这和“你最希望在‘基础’课上获得什么”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是一致的,学生最希望获得道德提升,其次是提高法律素质。这表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中,学生最重视与自己成长成才息息相关的内容,凸显出强烈的个人需求。

2.内容处理凸显实践性

在“基础”课教学内容处理方式的调查上,发现学生选择“结合社会热点,进行课题式教学”的选项出现频次占50.63%,选择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模块式教学”的选项出现频次占37.37%,选择“整合知识点,专题式教学”的选项出现频次占9.03%,而选择“按照书本顺序,进行章节式教学”这一选项的出现频次只占据2.97%。

这一结果表明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生已经不再满足于“照本宣科”式和“按部就班”式的教学内容处理方式,而更希望思想政治理论课能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实践。

(三)高职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运用提出期待

1.对教学方法改革持肯定性评价

为推动“基础”课教学改革,“各院校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课程改革,积极推进启发、参与、互动等多种多样教学方式方法的尝试。”[2]因此我们就几种在高职院校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如活动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等方法进行了调查。在调查中,选择教师“不定期使用活动教学法对增强教学效果非常有帮助或有帮助”的选项出现的频次分别占25.13%和66.07%。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活动教学法的认可度高。在关于互动教学法的调查中,在回答“师生互动在‘基础’课课堂上是否重要”这一问题时,选择“非常重要”或“重要”的选项出现频次分别为38.49%和55.86%。正如有文章指出的“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互动式、体验式、情景式等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其中互动式教学方式最受学生欢迎”。[3]

2.对教学方法运用提出期待

在活动教学法的相关调查中,学生在回答对“‘基础’课上哪种性质的实践活动最感兴趣”时,选择“寓教于乐型”的实践活动这一选项的频次最高,达到57.28%,创新型的活动选项出现频次为28.26%,专业结合型的是13.91%。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希望教师在运用活动教学法进行教学时要更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关于互动教学法的调查中,在回答“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师生互动”时,“互动的形式和内容”出现频次为77.07%,其次是“师生关系”,出现频次为49.04%,再次是“学生特点”,出现频次为37.05%,最后是“激励因素”,该选项的出现频次为24.84%。这说明学生期待互动形式更多元、互动关系更和谐、互动设计更科学。

三、结论与建议

(一)把握高职学生特点是提升教学实效性的基本前提

对教育对象充分了解是教学的基础。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要明确高职学生的特点。

1.高职学生的主要特点

一方面高职学生与本科生相比有许多鲜明的特点。在心理特点上:自卑>自信,自尊>自强,情绪>情感>理性;在思维特点上: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动作记忆>符号记忆,行动力>思想力,智力>非智力;在价值观念上:关注现实>关注未来,自由>纪律,个性>共性,物质追求>精神追求,美感>善感;在行为特点上:随意性>规范性,波动性>稳定性,冲动性>灵动性,表现力>自控力。另一方面,不同招生来源的高职学生有很多不同之处。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招生来源日益多元化,自主招生逐渐成为高职院校主要招生渠道。和统招生相比,自招生个性鲜明,“政治态度主流健康向上,但理想信念有些模糊;人生态度积极务实,但功利化倾向较为严重;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但缺乏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思想活跃,专业兴趣明确,但综合素质发展不够平衡”。[4]

2.高职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

一是高职学生文化知识薄弱,对该系列课程的基本概念模糊不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效果较差。二是高职学生知识结构参差不齐,价值取向多元,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持有很多不同看法。三是高职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中思维活跃、标新立异、创新意识强,对实践教学活动开展表现出浓厚兴趣。

(二)服务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是提升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抓手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实现其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包括办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人才培养途径等要素”[5],要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必须贯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要和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指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从《决定》中可以看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中包含着高素质、高技术技能等要求。2015年7月27日,教育部以教职成〔2015〕6号印发《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明确课程的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成长成才。

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要和人才培养方式相一致

《决定》指出“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从高职院校独特的人才培养方式可以看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转变教学理念,倡导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树立知行合一、以行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应结合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教学内容和顶岗实习、校内实训相结合,促进学生专业技能和思想政治素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

(三)苦练内功是提升教学实效性的根本

1.重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质提升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质影响着课堂教学的展开、教学效果的提升。在本次调查中,学生回答“基础”课教师讲课对学生缺乏吸引力的最主要原因时,“教学方式陈旧、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选项出现频次为53.68%,“语言表达缺乏感染力、导致课堂气氛沉闷”的选项出现频次为21.72%,“理论功底欠缺、掌握的本学科知识缺乏必要的广度和深度”的选项出现频次为8.61%。这些选项内容基本都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质有关系,这些情况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调查中,学生在选择“‘基础’课教师需要具备的素质”的时候,“人格魅力”选项出现频次为69.03%,“理论素养”选项出现频次为54.55%,“较强的教学能力”选项出现频次也较高。由此可见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主要包括品质素质、专业素质和能力素质三个方面。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塑造高尚师德,提升人格魅力;要加强学习研究,丰富理论知识;要完善教师能力结构,提升教学效果。

2.重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和谐统一

近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并不缺少教学内容的创新设计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但是能做到两者统一的不多。因此,我们需要在教学中重视内容与方法的契合。这两者契合的实质是“教什么”与“怎么教”的统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一是不同的内容应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二是根据内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性较强的课程,其教学过程包含许多部分和环节。教师应该根据每个部分和每个环节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以达到教学目的;三是科学运用教学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运用受学生、学校制度、教师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有效传递教学内容,需要综合考虑方法运用中的诸多影响因素以使方法运用更加得当。

[1]罗林英,谭玉兰.《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方法创新研究——以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教学改革为例[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1(4):82-85.

[2]廖腾琼.广西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情况调查报告[J].高教论坛,2010(5):37-41.

[3]梁丽华.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效果的调查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7):79-82.

[4]洪国志.安徽地区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探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83-85.

[5]王德山,等.构建高职“校企融合、工学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2012(8):35-36.

(责任编辑 杨卫宏)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Reflection concerning the Teaching Effect of Basic Courses in Wuhu’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IN Ji-yue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Theory Education, Anhui Business College, Wuhu 241002, China)

2018-05-28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SKSM201601);安徽省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14mooc085);高职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项目(2016cx25)

林霁月(1987- ),女,安徽潜山人,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助教。

10.13685/j.cnki.abc. 000347

2018-09-12 13:20:43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4.1242.Z.20180912.0747.002.html

G711

B

1671-9255(2018)03-0075-03

猜你喜欢
理论课选项教学效果
跟踪导练(四)
阅读理解
跟踪导练(5)
单项填空精选练习100道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学习月刊(2015年6期)2015-07-09 03:54:14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学习月刊(2015年12期)2015-07-09 03:36:56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2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河南科技(2014年24期)2014-02-27 14: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