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晶
(舒兰市第十六中学 吉林吉林 132600)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到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在总体目标中还提到“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由此可见发展学生思维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纵观语文课堂,我们却遗憾地发现,很多时候学生不能深入文本,他们的思考流于表面,更缺乏个性化和足够的深刻性,虽然课堂上很热闹,但却给人一种蜻蜓点水、隔靴搔痒的感觉。张艳秋老师在她的课题论证报告中也提到“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不善于思考”,针对这一现状,我在平时的课题研究中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简单谈谈自己的做法,希望以此抛砖引玉,与在座的各位同行共同探讨学习。
首先,教师的引导与示范,让我们的课堂充满语文味,让我们的语文课更像语文。这是我走过了“偏离——迷茫——回归”这一曲折的路线之后才最终形成的认识。一直以来我认为语文课所承载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德育、审美、情感等都可以从我们的课堂上得以呈现,但是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能舍本逐末,不能忘本。基于这种认识,我依据各学段及篇章的特点,进行不同的训练。
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他们的思维习惯还停留在以字词的识记和积累为主的模式中,因而在七年级我主要注重通过我的读与悟的示范,让学生逐渐懂得初中语文学习的特点,学会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七年级的教学内容以叙事类为主,因而我指导学生在读文时首先注意抓修饰性词语——形容词、副词,特别是动词在刻画人物时所起到的作用。七年级上第二课《走一步,再走一步》中有这样一个句子: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在处理这一内容的时候,就抓住了“似乎、小心翼翼、探”这三个词来着重分析,把“似乎”去掉读(增删),这能办到;加重语气读,这似乎能办到,让学生体会这个词的作用,怀疑自己,非常的不自信;“探”换成“踩”或者“踏”可以吗?(替换)让学生做“探”“踩”这两个动作,体会其不同。
其次,要学生关注抒情议论句、哲理句、矛盾句。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矛盾句;《紫藤萝瀑布》中:“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哲理句。
对写景类的文章,我注重引导学生关注修辞方法、各类写法在文章中所起到的作用;对说明类文章,我注重引导学生重点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两种体现形式——列数字,通过列举数字体现语言的准确;其次,一些表示不完全肯定或有所限制的词语运用。
有了这样的引导和铺垫,学生们开始有了自己的认识,他们不仅能抓住文章中的关键性词语、修辞、写法,甚至还关注到了一些语气词以及标点的使用。学习《海燕》一课,学生说文中“那些海鸭啊”一句中“啊”流露的是对它的蔑视;《爱莲说》中语气词“噫!”单独成句,这说明作者以下要强调的三句内容是作者想要发表的感慨。
对于阅读文本而言,我们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上还是不够的,我觉得还应当引导学生能够挖掘出文字背后的故事,特别是对待那些经典的名家作品更应如此。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中当幼小的英子对病重的父亲说:“那么爸爸不也可以硬着头皮从床上起来到我们学校去吗?”时,作者对父亲有这样一处描写:爸爸看着我,摇摇头,不说话了。他把脸转向墙那边,举起他的手,看那上面的指甲。我问学生:爸爸为什么要把脸传过去,还举起手看自己的指甲?为什么不是低着头或者平视的看呢?——强压抑住内心的悲伤,用这个动作来掩饰住就要夺眶而出的眼泪,不愿意让女儿看到。作者在处理这一情节的时候也许也会流泪,然而从文字的表面我们看到的却是平静,我们甚至会疏忽掉这样一个动人的细节,因此,读文章一定要读出背后的故事。
再次,优化课堂问题设计,拓展并加深学生阅读的思维空间。新课程要求语文阅读教学必须改变以往教师对文本的肢解和剖析,走向对话,在对话中实现语言和精神的共生,在对话中实现学生生命的生成。但是在实践中,我们经常看到:一堂课看似热热闹闹,对话开展得很顺利,滴水不漏,天衣无缝,但常常是无疑而问,为“是不是”“对不对”而问。还有一种现象就是提问盲目性、随意性,提问频繁,问题过多、过繁,“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提问缺乏思考的价值,缺乏探究性,不能引发学生思维活动,因而,课堂上的有些师生问答,并非真正的语文教学对话,它只是采取了对话的形式,没有体现“对话”的精神原则。
如何优化课堂问题设计?我所依据的原则就是:“一发动全身,一问牵全文”。也就是说,针对每篇文章选择一个恰当的切入点,化繁为简,浅入深出。依据这一原则,我通常会从题目,主旨,关键句:总领句、总结句、疑问句,人物、线索、朗读等方面入手,《敬畏自然》从“敬”和“畏”切入。《社戏》中结尾句: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最后一课》:小弗朗士看到了什么。
最后,要鼓励学生“积极犯错”,大胆质疑,努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北京出版社等方面专家组成的我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课题组的最新研究发现,从小学到高中,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越来越低。调查结果显示:在课堂上遇到问题当场主动提问的学生中,小学生占13.3%,初中生占5.7%,高中生占 2.9%。专家分析认为,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提出问题,主要是学生的提问、表达受到各种限制,当学生答错问题时,学生担心可能会招致教师的指责甚至挖苦、批评,于是因怕给自己惹麻烦而不提问题、不回答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学问,学问,贵在有学有问。”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特别注意呵护学生提问质疑的习惯。首先从肯定鼓励学生错误的回答开始,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环境。我对学生说:“每一个错误都是有价值的,因为它首先是你自己思考的结果,而不是别人的,其次它会加深你自己甚至是大家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会拓宽我们的思路,了解更多的知识。”讲《行道树》时,学生在读课文时,将堕落读成了坠落,将烟尘读成了灰尘,我借机让学生辨析了这两处误读词语的区别,并对这位同学的误读表示了感谢,因为他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文本。因为我经常这样鼓励学生,因而在我的课堂上学生敢说话,敢表达。
有了这种心态上的放松,学生慢慢养成了质疑的习惯,但是这个过程绝不是一蹴而就,它是渐进的。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从词语解释、段意概括,中心提炼的层面逐渐过渡到对文本的深入思考,通过对相同文章不同的质疑内容的比较鉴别,学生渐渐明白了质疑的内容指向,他们渐渐地从字词理解、作用,到难解句子的理解分析,再到修辞写法的探究,乃至对整篇文章谋篇布局的思考,他们的质疑越来越厚重,也越来越有质量。
语文教学是一门永远充满着遗憾的艺术,在这条路上我们还有很多的事要做,还有很多的问题要思考和探究,只要我们怀揣着一个梦想,一份坚定,一份执着,我想我们的路会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