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萍
摘 要:小学阶段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起始阶段,也是培养小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关键时期。文章依照各个水平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探讨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使其养成终身体育的好习惯。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终身体育意识;运动习惯
一、小学体育教育中终身体育的发展现状
由于长期受传统体育观念的影响,小学体育教育更多地是关注学生体育项目测试成绩,注重运动技术的传授。在这些传统教学中,教学只是为了完成当下的教学目标,忽视了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的重要性,也忽视了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学生体育锻炼大多数会随着课程的结束而结束,没有养成良好的自主体育锻炼能力,更没有形成系统性的锻炼习惯。
二、体育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方法
1.整合体育素材,培养学生体育运动兴趣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体育教学素材已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课程统整模式下对体育素材重新整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基础。小学生有活泼好动的天性,教师上课时要利用低年级学生兴趣广泛的优点,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精讲,学生多进行新奇内容体验与尝试,使学生学习兴趣加强。
2.利用课外活动,养成自我运动习惯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开始时期,也是一个关键期。体育课行为习惯是个体参与体育,并不断重复地把体育意识转化为行为后,逐渐形成的一种需要与行为的倾向[1]。体育习惯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慢慢积累,最终达到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教学中,不仅要把体育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活动中,更应该把课外体育活动变成培养学生体育运动习惯的有效途径。教师应该开发各个水平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项目,引导学生将体育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课外,并在自我理解基础上进行再创新与组合,逐渐养成体育运动的好习惯,培养自我运动能力。
3.加强理论教育,提高师生对终身體育的认知
在体育教学中应该加强体育理论教育所占的比例,理论教育不应该只是作为雨天室内课的教学素材。在日常教学中更应该系统进行体育理论教学,加强师生体育素养与终身体育意识,让学生能够真正意识到体育锻炼给自身带来的益处,并可以积极主动投身体育锻炼,为终身体育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4.改变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
传统教学模式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古板单一,不符合当今时代对教育的要求,也不利于终身体育的学习。在现代化的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创新传统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目的。在完成规定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提高教学趣味性,在教学中引入一些极具时代感的内容,增加学生学习的新鲜感。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也要灵活多变,将更多的活动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经验,掌握相关的体育技能。将课堂还给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吸收,由接受变成自主探究学习。使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会自主发现式、合作探究式和创造式学习,提高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
5.转变评价方式,充分考虑个体差异
评价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传统体育评价标准会使一部分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因为他们再努力,也可能会不及格或刚刚及格。这种评价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会使部分身体素质较弱的学生产生畏惧与懈怠,影响他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2]。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注意转变评价方式,关注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建立成长记录袋。并且注意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注意学生体育学习的参与度,提高过程评价在总评价中所占的比重。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其养成课后锻炼的习惯。
学校体育教育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有着极大的作用,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体育活动的参与度,让学生从小就树立起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培养学生投身体育运动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引导学生追求高质量的健康生活。
参考文献:
[1]张振军.试析学校体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J].成功(教育),2011(16):116.
[2]刘 琪.论学校体育教学中的终身体育意识培养[J].青少年教育,2016(8):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