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亭羽
〔摘 要〕云南建水,在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不断碰撞交融与吸纳的过程中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在这独特的文化土壤之中孕育出的紫陶文化,其独有的审美观感、实用与艺术的巧妙结合,对文化生活的理解,对人生哲理的感悟,是建水紫陶美学价值的体现。
〔关键词〕建水紫陶 审美特征 书画装饰
云南建水的移民文化,是建水地域民族文化與中原文化不断碰撞交融与吸纳的过程。今天独特的建水文化,既显示出它对汉文化本源的崇敬,又区别于纯粹的中原文化样式。别具一格的紫陶文化孕育在建水独特的文化土壤之中。建水紫陶之于建水人,其独有的审美观感、实用与艺术的巧妙结合,对文化生活独特的理解,对人生哲理的感悟,是建水紫陶美学价值所蕴含的中和雄健、自在静美的儒学之美;是虚静空灵、有无相生的道学之美;是恬淡圆满、清远超脱的禅学之美。建水紫陶的制作是遵循着审美法则来创作的,庄重典雅、简约雅致的外形之美,通过造型、色彩、纹饰等要素来体现,它与建水的本土文化性格是一致的。[1]把玩紫陶上品,需观其形,鉴其质,闻其声,察其色,赏其饰。其优美的器型,独特的工艺,使紫陶的品相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是陶艺人对技艺的执着探索与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反映。
器形之美是建水紫陶的首要之美。建水紫陶虽产自民间,但由于建水地域深受中原文化传儒颂雅的影响,因此建水紫陶讲究中正、圆融的造型,线条流畅、大方舒展。[2]建水紫陶精品呈现出的沉稳含蓄、匀称雅致的气质,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意识、道德观念、人文精神向艺术的生成,在细致繁复的理性制作过程中充满了艺人们对紫陶其质朴、温厚品性的喜爱,纯粹而丰实,热情而谨慎。点之于线、线之于面、线之于线、面之于面的转变,所谓“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变幻,寓于建水紫陶丰腴与瘦劲,典雅与流丽,粗犷与清秀,稳重与疏朗之中。建水紫陶的形制对方与圆的调和、点与线的转换,体量大小的把控和谐自然,从而造就了形态上方圆有致、虚实相生、疏密得益、相互映照的空间关系,其经典之作往往蕴涵了巧妙而和谐的变化,正如“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无不和谐自然,恰到好处,它是道与器的一体显现,凝聚着民间质朴而美好的造物观念和历代文人对东方美学的精神理念,也体现着创作者个人的品格修养和人生追求。
常见的建水紫陶器形,如瓶、尊、盆、盘、碟、碗、壶、缸、汽锅等,是以最基础的圆形为基础演变而来的。圆形为主的紫陶器型,具有容易成型、容量较大、不易损坏等诸多优点。圆形作为基本的形体,人类内心中原始先民的心理原因还更为深刻,圆的形体所产生的圆满感、稳定感等因素,最易为人类接受。这一点具有世界性。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派就曾指出: “圆和球形是人类最早发现的美的形体。”[3]而建水紫陶的造型主流,就是体现“中正之美”,如建水紫陶名家向逢春的紫陶作品“双耳兽头博古瓶”,采用手工拉坯,其瓶体厚薄均匀,方圆周正。造型上口大圆,下为圆柱细身,形体连贯和谐,上下呼应对照,左右对称均衡,轮廓线条柔和,比例恰当,体现了简约、淡雅、平稳、平实的造型风范,蕴蓄着深厚的中国古典造型韵味。
当陶瓷艺术发展到了成熟阶段的时候,必然在造型样式上会出现程式化特征。这种现象标志着这门艺术发展到一个较为成熟的阶段,或者某个具有特殊技艺的方面达到了这门艺术具有代表性的极高水平,堪称经典的造型。例如汉代陶壶,唐代三彩陶罐,宋代梅瓶,明、清两代的瓶、尊、碗等。诸如此类的造型样式,皆是历经了几代制陶大家,经过反复不断地修改和完善,才呈现出较为典范的形制,最终得以代代传承的经典样式。而建水紫陶在器型的制作方面,直口瓶、美女瓶、蒜头瓶、梅瓶、汽锅、烟斗等,都具有了较为固定的造型,不求标新立异,多以平实见长,不同窑户都有自己擅长制作的器型,同一器型在造型样式的细节上又各有不同,平和、温厚的韵致是其造型的独到之处。
滇南琼玉的质感之美是建水紫陶尤其重要的艺术特征之一。紫陶与玉的硬度大致一样,约为6.5°~7.2°,视觉上或方圆有度、或端庄素雅,触觉上更能体会到紫陶器皿的细腻柔和、温润如玉之感。与其他陶、瓷器烧制后需要施釉不同的是,建水紫陶泥质极细,腻如膏脂,因而制作的器皿无需釉料、质朴天成。烧制成品后,通过磨制工艺即可获得多种不同的质感。尽管磨制这一环节的工艺即耗时又耗工,但它却能够使建水紫陶蜕变出其他陶瓷器无可比拟的独特质感。
建水紫陶陶泥的含铁量较其他陶泥要高,因此在刚烧成的器物表面都会附着一层金属样的光泽和细砂状的肌理,随着砺石由粗到细的不断打磨,陶体表面的金属光感渐渐褪去,逐渐平滑,犹如远山雾气渐散一般,显现出自然天成的光滑质地来,越砺越细,越磨越亮。可以通过对磨制程度的恰当控制,获得不同质感的磨砂或哑光效果,以至如同镜面一般,光可鉴人。也有在同一陶体上使用多种不同的磨制技艺,使紫陶表面装饰的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产生出更为变化丰富的感官体验。磨制工艺完成后,展现在眼前的建水紫陶如破茧成蝶一般显现出或古拙质朴、或典雅清丽的质感,观之如琼瑶美玉,触之如婴儿肌肤,抚之如玉石温润。由于紫陶不需上釉,因此其质感之美也就不需依附于釉色,光泽因体量大小与器型之别,或流丽如霞、光洁如镜,或素雅斑驳、古意盎然,或典雅含蓄、柔和自然。完整呈现的即是陶土在经过高温煅烧后所特有的自然之美,这也最大程度地展现了紫陶如玉一般古典雅致、温润沉静的本质特征。
对建水紫陶日常的养护,如同君子之于修身,韬光养晦,内学外训,非患不休。新的建水紫陶,若养护得当,那么其质感还会渐渐发生变化。譬如茶壶,首次使用可将其置于没过壶体的冷水中,用小火慢慢煮开半小时,除去新壶上的磨削和油脂,再用茶水煮一遍以滋养壶体,茶壶便可用于泡茶了,泡茶即为内养。继而用前几道洗茶醒茶的茶汁浇淋壶身,并用小毛刷轻轻地擦,尤其对打磨困难的部位,如壶嘴、壶把等,拭去溢在壶体表面的茶渣,为外养。再者泡完茶必定要将茶叶清出,再浇热水内外冲淋干净,用洁净柔软的毛巾擦干表面后,阴干再盖上盖子。这样方能如休养生息一般,让紫陶茶壶吐故纳新。endprint
这样细心养护的紫陶茶壶,经年累月的被茶汁浸润,壶体表面的柔光效果较之刚磨砺完成之时更显得温润柔和,质地愈加细腻水润,因此也是建水紫陶既适于日常使用,更适于鉴赏把玩的特性。恰如一个血气方刚的少年,经岁月的磨砺与洗礼后火气尽褪,成长为温和谦厚的谦谦君子。以陶养人,以陶怡人,人亦养陶,陶亦养人。这正是紫陶上品如玉之美的体现。
建水紫陶泥取自然界本真之泥土,去除沙石之暴性,经艺人们通力配合,拉坯造型拟作天成之态,书画寄情点化陶泥之魂;烈火煅烧炼就似铁之躯,万般磨砺显现金石之美(图1)。紫陶制作的过程历经选料、制泥、拉坯、绘制、刻填、精修、烧窑、磨光等等步骤,其中烧窑过程是让泥坯由软及硬的关键一环,可使其在拉坯绘制,刻填精修后的柔糯泥坯炼成金石之躯,使紫陶之美得以固化升华。整个过程环环相扣,假如在哪一环节稍有不慎,或是制泥时仅有一粒沙石没有滤尽,都会使其在烧制时崩坏,前功尽弃;或者拉坯时疏忽了心正眼准手稳的要诀,使得器型厚薄不匀、造型不佳,不得不返工;或者刻填时不够精细,使烧成后颜色污浊,装饰拙劣,甚至到了磨光时,打磨不慎留下不易去除的划痕,等等都无法成就一件紫陶上品。因此需得艺人们在制陶的每一环节、每一步骤、每一细节都能够一丝不苟地通力协作,集艺人们的劳动与智慧于一身,默契配合才能成功。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师法造化而又超越自然的审美追求,是紫陶艺术的升华。
那些火候不到,烧制不够的紫陶,用手指轻轻叩击发出的声音是低沉、沙哑而短促的,并且在摆放一定时间之后很有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产生裂痕甚至崩开口子,经不起时间的检验。只有那些制作精良,烧制老成,火候到位的紫陶,用手指轻轻弹一弹,声音才能叮当有致,优雅和悦。
紫陶的形态根据用途而定,但不论是哪种效果,以甲轻叩,均能铿锵有致,音韵和悅,舒展清扬,扣人心弦。因此建水紫陶的制作过程,也是人们追求自然和谐之美的过程,透露出建水人温润儒雅、自信刚毅、通达圆融的韵致之美和人生理想。它不仅代表着中华民族对天、地、人的朴素认知,对自然之道和人生境界的体悟也蕴含在欣赏把玩之时。
建水紫陶装饰是依靠纯手工填泥完成的,色彩的差异则是通过不同颜色的泥料的来完成。通常在红泥坯体上使用白泥填制装饰,白泥坯体则反之。如装饰需填色较多,两种或三种以上的,需复刻复填。即将需要刻填的、面积较大的部位,以恰当的色泥刻填一遍,待坯体的泥料与填入的色泥充分结合后进行修坯,再根据其需要,填入另一种面积较小的色泥。有些装饰较为繁复的紫陶器物,填泥、修坯的过程,需反复数十次才有可能达到渐变自然、层次分明、色彩丰富的艺术效果。这就需要负责填泥环节的艺人具有良好的艺术素养,并且能熟练运用多种填泥技艺。
建水紫陶的色彩丰富,变化多样,似霞彩一般,五彩斑斓(图2)。其红有浓淡之分,褐具冷暖之别,白处明暗之间。一般说来,在自然状态下,建水紫陶土有红、白、青、黄、褐等颜色;待烧成之后,紫陶器物上有红、白、灰、黄、棕、褐、黑、紫红的多种色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坯色,是用红泥或白泥制作器具,运用氧化焰烧制成的红褐色,俗称猪肝红,或白黄色,也叫作象牙白。通常以这两种颜色为主,但如果能够巧妙的控制烧制方法,那么即使是同一个色相,其明度、艳度都会随之而产生变化。加上紫陶色泥和色粉的比例调配,如果要将紫陶烧成的颜色进行具体区分的话,可以列出上百种,例如:猪肝色、象牙白、青白色、青灰色、香灰色、栗色、紫铜色、泥红色、青褐色、棕黑色、漆黑色、榴皮色等等。这些色彩都是用不同的色泥和色粉调和本身的坯泥形成,所以尽管建水紫陶的色彩丰富,但都具备坯泥自然本色的原因。紫陶的色彩在色相、明度上变化多样,过渡自然,但其艳度始终比较统一,因而色彩的特征以素洁淡雅、清丽古典为主。
紫陶烧制的工艺,也是使其色彩变化万千的原因。当窑膛里的温度达到1200°,烧制的紫陶就会呈现出奇妙的窑变,[4]即在同一个紫陶器具上出现或红紫相间,或黑而红,或红而绛,像云霞一样令人捉摸不定的神奇色彩,如此入窑时陶体颜色一致,出窑时变化万千的窑变,令人心驰神往。窑变之美就在于它那绝非人力可以控制的天成之美,变幻莫测,难以捉摸。不仅能够保留紫陶上真实自然的手工痕迹,同时显现出难以捉摸的、绚丽自然的色彩变化,使建水紫陶的色彩更具魅力。
色彩从开始植入陶体参差斑驳的状态,到烧成后与陶体相互映衬的效果,最终它展现的是紫陶上不可或缺的审美价值和意义,成为一种独有的艺术语言,是紫陶艺术的思想观念和人文情感的体现。色彩的这种变化,不仅是制陶工艺水平提高的反映,也体现了人们对紫陶之美、生活之美的追求。
如果说建水紫陶最终得以烧制成功,器型优美,那么紫陶上的艺术装饰便是提升其价值的传神点睛之笔。紫陶的典雅造型与书画装饰的完美结合,使其更加神形兼具、气韵生动。传统建水紫陶的装饰多采用诗文、书法、绘画、篆刻等艺术形式,近几年有一些实验性的艺术尝试诸如透雕、印纹、绞泥、泥绘、贴花、浮雕、镶嵌、彩釉等等手法。但总体来讲,建水紫陶的装饰讲究运用经典的诗文、灵动的书法、隽永的画意、合理的布局、精细的刻填、典雅的设色,尤其寻求作者能够将高超的笔墨功力和人文情趣与紫陶器型紧密结合起来。建水紫陶书画装饰工作历来受到文人雅士的喜爱,在紫陶上展现作者的书画技艺、审美品位被看作一桩美事。在紫陶的装饰上,但凡中国书画艺术的题材皆有涉及。书画装饰的内容根据器型、用途而定,书法体例涵盖真行篆隶,绘画题材包括梅兰竹菊、花鸟鱼虫、山水人物、历史典故,蔬果清供等,也有依着“锦灰堆”,也叫作“集破”“集珍”而作的甲骨碑版、破简残帖。[5]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书画名家参与到紫陶创作中来。
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的陈鸿翎教授,时常喜欢在书画作品和紫陶装饰上表现佛教题材。他认为最纯正、最地道的中国书法与绘画,都是植根于中国传统的文化土壤,是贯穿着中国儒释道的哲学精神的。所谓善书不择纸笔,在紫陶上作书画装饰,创作优秀的作品,首先要有过人的功力,更要将中国传统的文化精髓融会贯通,无论是儒家思想、佛教思想、道教思想,都有着许多共同的主张,譬如对道德的尊崇。陈鸿翎怀着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精华内涵的敬意与回归,创作具有浓厚东方文化底蕴的紫陶书画作品,追求的是一种淡泊宁静的情致,高古传神,动人心魄,如烟飘渺,平和畅达,其作品被看做是紫陶书画装饰的上佳之作,为今天的许多紫陶书画爱好者所追捧,价值倍增。
云南本土书画家苏佛涛的紫陶书画作品也是紫陶书画装饰艺术中的精品。他的紫陶书画作品题材涵盖丰富,善画山水、人物、动物、翎毛、水族等,书法豪放潇洒劲健灵秀,罗汉高士古意传神,仕女小品抒情烂漫,花鸟鱼虫清淡雅逸,山水写意洒脱精湛。在 “2012中国(昆明)首届陶醉中华·彩云之陶艺术节”和第六届昆明泛亚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博览会上,苏佛涛装饰的“哈尼壶”和“新汽锅”,先后在两次展会上获得金奖;2016年在第十七届作品暨手工艺术精品博览会上,“心经—掇只壶”(图3)获得2016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紫陶书画装饰的内容不仅蕴含着书画作者的审美观念和处世哲学,同时也具有对传统文化、伦理道德的教化之功用。可谓技以载道,道器合一。
参考文献:
[1]吴白雨.建水陶书画装饰传统的成因及其负面影响[J].民族艺术研究,2011(3).150-160
[2]向炳成,戴江.建水紫陶窑变之美[J].今日民族,2011(7).24-25
[3]邵靖,王坤茜,徐人平等.建水紫陶的书画装饰艺术[J].陶瓷科学与艺术,2009(1).29-31
[4]聂磊明.建水紫陶形式美探寻[J].前沿,2012(6).132-133
[5]田然.创造艺术化的生存空间—论生活环境中的陶艺[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5(6).46-4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