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沟通艺术

2017-12-29 00:00:00常芳兰
课外语文·上 2017年2期

【摘要】本文通过简要分析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进行沟通的必要性,指出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合理沟通方式,以期能够提高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质量,提升小学生的学习热情。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沟通艺术;必要性;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作为班级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小学班主任管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所以,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小学班主任应该充分认识到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根据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合理进行班级管理,不断提高班级管理的水平,积极构建良好的班级环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进行沟通的必要性

年龄幼小的小学生,心智尚未成熟,自控能力较差,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和矛盾,所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小学班主任需要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努力为小学生创造良好的班级环境,以提高小学生的知识水平,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另外,作为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的言行举止和管理方式,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小学生,所以,在日常工作中,采用恰当的方式,加强与小学生之间的沟通,帮助小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

临近期末了,暑假作业也到了,我选派了两名平日较负责任的学生去领暑假作业。

过了一会儿,我向教室走去,迎面就看见了被我选派去领书的同学李明潭,他看见我却什么话也没说,径直向教室走去。我有点儿纳闷,根据平时他的个性,不会是这样,不管领没领上总要汇报一下。今天我俩在走廊是面对面碰见的 ,却一言不发。我猜测:可能没领上,要么他忘记了。

走进教室,向讲桌上一瞧,竟然整齐地摆着两沓暑假作业。我疑惑地问:“语文和数学是分开的吗?”不知谁说了一句:“一本是英语。”“哦,我明白了。”其中一名学生喊道:“李明潭把作业弄湿了。”我询问道:“是淋湿的,还是掉到地上了?”李明潭小声地说:“我抱不动,不小心掉在地上了。”边说边抹眼泪。我用手摸了摸被水浸湿了皮的暑假作业,安慰道:“不要紧,抱来已经很不错了。”说着便抚摸着他的头。这本书发给谁呢?正当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李明潭却说:“老师,这本书我拿吧。”“那多不好意思!你抱来已经很不错了,又不是故意的。”听了我的话,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要那本书。

我为我们班有这样的学生而骄傲。也为他们有一颗善解人意的心而感动着

二、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合理沟通方式

(一)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小学生具有模仿的心理,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会影响到小学生,所以,在日常工作中,小学班主任应该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努力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促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小学班主任需要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积极塑造文明的教师形象,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育的效果。同时,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当发现不文明行为时,小学班主任可以采用恰当的语言,予以批评和指导,促使小学生认识到不文明行为的危害,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以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例如:我班有一名女生,平时一旦不写作业,就“偷梁换柱”。任凭我怎样说,她就是不承认自己的错误,一副委屈的样子。但骗不了我的眼睛,由于经常批改作业,每个学生的字体早已印在我的脑海。经过同学辨认,在事实面前她惭愧地低下了头。并向全班同学承诺再也不做了。另外,在管理过程中,小学班主任可以充分发挥文明模范的作用,为小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促使小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更新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

小学生是小学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所以,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小学班主任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进行班级管理,不断提高班级管理的艺术,以创造良好的班级环境,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平时的管理过程中,班主任需要关心小学生的日常情况,认真听取小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小学生分析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同时,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时,小学班主任应该认真、耐心的听取小学生的想法和感受,促使小学生清晰、流畅的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以增强小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三)加强师生交流,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

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較差,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与其他同学发生争执,所以,在平时的管理过程中,小学班主任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合理进行沟通和交流,不断提高小学生的自控能力,有效协调和解决小学生之间的矛盾,以营造和谐的班级环境,提高班级的整体形象。例如,当小学生发生争吵时,小学班主任需要认真听取小学生的说法,详细了解发生争吵的原因,促使小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促使小学生勇于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以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在管理过程中,当小学生犯错时,小学班主任需要根据小学生的具体情况,耐心的予以讲解和指导,促使小学生积极、主动地改正错误,引导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举止,以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例如,当发现小学生乱扔垃圾时,小学班主任应该详细的讲解乱扔垃圾的危害以及清洁人员的辛苦,让小学生充分认识到乱扔垃圾的坏处,促使小学生积极改正自己的不文明行为,以提高教育的效果。另外,在管理过程中,小学班主任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行为特点和心理特点,合理制定班规班纪,努力创造良好的班级环境,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小学班主任可以要求小学生按时到校、轮流打扫卫生、遵守课堂秩序等,当有小学生违反班规班纪时,小学班主任可以给予一定的批评和惩罚,以约束小学生的行为,提高班级管理的效果。

(四)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深入了解学生

家庭环境的不同,会给小学生的行为举止和思想观念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平时的管理过程中,小学班主任应该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详细了解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况,根据不同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进行管理,不断提高班级管理的水平,以促进小学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例如:我班有一个刚刚从农村转来的同学,性格孤僻不爱说话,也不和同学一起玩耍。什么活动她都不感兴趣,作业不按时完成。打电话跟家长沟通,结果家长一连拿来了她未完成作业的好几个本子。这下她哭了,说:“老师,对不起,我再也不撒谎了。”我说:“只要改正就是好孩子。”通过与她家长交流,得知她的父母离异了,她跟着姥姥生活,我知道情况后,经常找她谈心,给予她更多的关爱,“六一”儿童节,鼓励她积极大胆地参与这次活动。从这次活动后,慢慢地,我发现该生性格活泼多了,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期末考试,成绩进步也很大。

小学班主任可以及时把小学生的在校行为反馈给家长,让家长了解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校表现等情况,适当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与家长一起共同解决小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为学生创造有利的成长环境,以提高教学的质量,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班级管理中,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不断提高管理的质量,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小学班主任需要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合理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慧君.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6).

[2]杨秀英.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J].新课程(上),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