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教师要在三个“平”上下功夫

2017-12-29 00:00:00谭小宁
课外语文·上 2017年2期

【摘要】新课改和新教育要深入人心,就不得不正确面对这些问题和漏洞。学校教育如何克服现行的缺失和漏洞从而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呢?笔者认为,要在三个“平”上下功夫。

【关键词】教师;三个“平”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苦难的经历有时往往给岁月烙上了快乐充实的印记。

我刚踏入学校,带着一群衣衫褴褛、天真无邪的农村孩子,牺牲了宝贵的休息时间,把一个简陋破旧的土坯房打理成优雅清静的学习场所。师生们置身其中全然忘记了房子的归属,把它当成自己的家。以后的许多个日日夜夜,我用我的执着、细致、坚毅、勤奋潜移默化了一批又一批求知若渴的农村孩子。那间教室也因此与我结下了不解之缘,日出日落,寒来暑往,只要身在那间教室就会感到无比的兴奋与自豪。三载寒窗苦,四季景如春。看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从我的班上踏入人生正道或步入高等学府的大门,我心中溢满了无限的欣慰。

光阴荏苒,岁月蹉跎。昔日的学子们今已成家立业,那个老师也不再年轻。岁月荡涤了人生许多的印记,只是那个快乐的教书梦牢牢地烙在老师回忆的年轮里。偶尔想起,追忆,有过朝花夕拾的不甘和立意,然终究失去拾取的勇气……因为,每当此时,耳边总响着一个声音:算了吧,环境今非昔……弱势群体,尴尬的教 育……

今年的暑期,我有幸聆听了香港汇贤国际教育资深讲师张志新老师题为“打造卓越教师团队,创造幸福教育生活”的演讲。一位年逾花甲的长者,用他渊博的认识、深厚的经验和饱满的热情,旁征博引、厚积薄发地阐释了当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提出了创造幸福教育生活的理念方法。我似乎感觉眼前一亮,干涸的心田吹过一缕缕春风,一阵阵潮润、温暖掠过心头。睡去的记忆被再次唤起,我的久已封闭的梦又渐渐的复苏起来,甚而至于产生了一阵“醉里挑灯看剑”的激动。

张老师精深的理论体系,涵盖了教育生活的方方面面。最使人感动的,张老师演讲自始至终贯穿着平等、尊重的主旋律,说出了许多的教育工作者心里久久酝酿而无缘说出的话语。他认为,当前学校教育的种种弊端和舛误都源自平等和尊重意识的缺失。老师和学生感情对立,领导和教师关系紧张,同事之间相互戒备拆台,学校各项工作执行力不足等等,都是相互之间的尊重不够、信任不力、地位定位不恰当造成的结果。初听这话似感论断片面,仔细回忆和联想才觉深刻至极。如果不是经过深入研究、细致观察、广泛对比,是不可能得出如此精准独到的见解的。每一个亲临当前教育前沿的领导和身处教学一线的教师,对于张老师独特的见地无不从心底里产生共鸣。

听完报告,掩卷沉思,一幕幕故事似乎在现实里都曾上演。回想对照之余,笔者认为,当前的教育在实行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前提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功不可没,但也在许多方面积存了不可忽视的漏洞。如校园平等观念的缺失、教师平静心理的淡化,师生平凡做派的远逝。教育生活不幸福,归根到底就是这些问题和漏洞在作祟。新课改和新教育要深入人心,就不得不正确面对这些问题和漏洞。学校教育如何克服现行的缺失和漏洞从而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呢?笔者认为,要在三个“平”上下功夫。

一、平等待人,营造校园和谐氛围

教育的本质和原则决定了平等的作用。教圣孔子常讲“有教无类”,现代教育学平等性原则也告诉我们,人的教育平等很重要。老师对待学生要把学生当人看,不可高高在上、不可一世;施教要有能动性、主体意识,不可对学生盛气凌人。领导者对待下属也要平等为先,古人讲“士为知己者用”“得人心者得天下”。信赖和亲和才能拉动人心,这是保证校园教育和谐发展的前提。认同才会有所效力,这是一般的人才的哲学。平等也包含在教育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同志间一个微笑一个关注不另眼,大到一份工作一抹荣誉不偏爱,一点一滴都可能成就一个事业。

二、平静处心,守望学生心灵家园

当今社会人多浮躁,商品经济意识和国际强权意识影响到校园。校园作为经济社会最后一块净土,要守住喧嚣中的安宁和清静是多么的不容易。学校是人类心灵家园和美好未来的守望者,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保持心灵平静义无反顾。教书心存学生,不因楼长股跌而心生烦躁,不因官降薪缺而心事重重,静下心来做好讲学稿,让课堂成为炫耀才华成就辉煌的神圣殿堂。平静处心,就不用蝇营狗苟,眉来眼去;平静处心,也不會说长道短忧馋畏讥。作为领导者,力主不信谗言不据成见,稳健宽广以静制动,平平静静地观察周围的人和事,“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遇事三思而后行者,才可避免工作中不必要的反复。

三、平凡做事,积聚快乐教育人气

学校之事无大事,但事事都不是小事。教学的双方每时每刻所作所为,都关乎教育双方的快乐和成长。所以说,领导、教师、学生三位一体,都要准备从平凡处着手,在平淡处用心,做好自己该做的工作和事情。教学不是文艺表演,不需要粉饰太平,装腔作势;教育更不是官场现形,不需要欺上瞒下,高谈阔论。教育教学需要做实实在在、细致入微的工作,诸如循循善诱做一节常规教育,身体力行写一篇示范作文,亲自动手布置教室四面墙壁,弓手弯腰拾垃圾修缮学生损坏的课桌椅等,都是在平凡的小事上显现出不平凡。你也可以常常询问教师的所需所想,替有急事的老师看一会班会,把学生作业拿起来多找几个优点,和有困难的老师拉一会儿家常谈一谈心等等。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其实都是教育的大事。他将给我们的教育生活带来不可低估的正能量,从而使我们的校园人际关系变得融洽,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变得高涨,工作的执行力变得强大。正因为这些平凡的小事落实,校园抵触情绪就会下降,内部能耗就会消解,内部矛盾就会减少。果真如此,一个人曾经的那个快乐的教书梦定会壮大成为全社会新教育的梦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