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36”素质提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特色项目,它通过开展企业文化、国学素养、心理健康、音乐修养、拓展训练、跆拳道六项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满足社会用人需求。
【关键词】素质提升;特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遵循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科学地规划各教育阶段的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根据这一要求,作为一名从事学校德育工作的教师,我跟我的同事们在德育工作领域积极探索,以培养社会需要的“好人+能人”人才理念为目标,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1136”素质提升工程系列活动。现将我们在从事这一活动时的一些做法、经验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1136”素质提升工程的内涵
“1136”素质提升是我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特色项目。“1136”即“一个平台,一支队伍,三级育人体系,六项任务”。一个平台是建成兼具文化渗透、技能拓展、品格铸就、特长培养、心理调适等功能的素质教育中心,为素质提升搭建平台;一支队伍是打造出具有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拥有较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的素质教育教师队伍,为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提供师资保障;三级育人体系是构建学校、学生科、班三级育人体系,让它成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的“绿色通道”,也为六项任务的顺利推进提供机制保障;六项任务是开展企业文化、国学素养、心理健康、音乐修养、拓展训练、跆拳道六项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满足社会用人需求。
二、“1136”素质提升工程的总体目标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跨世纪的教育改革发展工程,实施素质教育,不仅要重视人的学历提升、技能提升,更要重视人的综合素质的提升。“1136”素质提升特色项目坚持把激励人、凝聚人、培养人、塑造人作为核心目标,通过素质教育系列课程,专题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树立信心、重塑自我、学会沟通、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学会处事。成为具有“善良、勤俭、感恩”三种美德,“诚信、实干、担当”三种品德的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社会人。
三、“1136”素质提升工程课程体系
健全的课程体系是“1136”六项任务按阶段、分步骤有序推进的重要保障和理论支撑,六个模块均按照学生在校期间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和不同培训对象的不同需求进行课程体系开发。
(一)国学素养
在调研基础上,开发《国学素养》《中华礼仪》两门课程,作为在校学生的必修课,通过制作相关课题课件,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以及和知识讲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系统学习。旨在弘扬国学文化,传承中华礼仪,在全校营造扎实勤奋的学风、积极向上的校风,推崇孝道,宣传诚信,提倡感恩,培养孝、仁、礼、义、信的人。
(二)企业文化
因我校是属于山西潞安集团的二级子公司,承担着为潞安集团培养企业员工的重任,所以,适应企业发展需要,我校把潞安企业文化列入授课内容,并结合潞安实际,开发了《潞安企业文化》校本教材,把潞安发展史和潞安理念文化作为核心内容,辐射延伸潞安安全文化、6S管理、三个百分百、三个全覆盖等内容。另外,还制作了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相关课件,旨在塑造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乐于奉献的潞安员工。
(三)心理健康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特质以及不同需求设计主题,帮助学生调节情绪、调适心理、学会沟通、学会合作,促使其个性健康发展。
(四)音乐修养
按照欣赏水平从低到高的渐进规律,制定适合学生的音乐风格以及学习曲目。通过集体教学的方式,逐渐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提振精气神,传递正能量,在全校营造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
(五)拓展训练
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特点和需求,制定拓展训练计划,在训练中激发学生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克服心理惰性、磨炼战胜困难的毅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关心,更融洽地与群体合作。
(六)跆拳道
从全校选拔跆拳道爱好者,组件跆拳道队,根据跆拳道对自身素质的要求制定學生的训练计划,利用二课活动时间进行系统训练,在锻炼身体、增强体魄同时,培养队员顽强果断、吃苦耐劳的精神,磨炼其坚忍不拔、积极向上的品质,养成礼让谦逊、宽厚待人的美德。
四、“1136”素质提升工程组织实施过程
“1136”素质提升工程是我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点项目,根据六个模块的不同特色,它的组织实施也由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企业文化”。通过课堂教学、技术标兵和道德楷模的现场讲座等方式,系统阐述潞安发展史及理念文化、潞安产业规划及前景展望等内容。通过学习,提升潞安人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做好潞安核心价值理念的宣传贯彻,实现“潞安文化”的全覆盖。
“国学素养”。通过对《弟子规》《二十四孝》等国学经典课程的系统学习,对学生进行心灵的净化和品质的熏陶,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品味,引导他们能尽责尽孝、尽职尽忠。
“音乐修养和美术鉴赏”。主要是通过音乐、美术作品的欣赏,提高学生识别美、发现美、践行美的能力,提升其审美情趣和精神品味,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得到更多发展提供契机。
“拓展训练”。以户外拓展训练和内训为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体验式活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和体验中,心理受到挑战,思想得到启发,能力得到提高,人际关系得到改善,群体合作更加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