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人物形象新解

2017-12-29 00:00:00刘丹
课外语文·上 2017年2期

【摘要】黛玉有绝美的容颜和绝世的才情,可这些没有给她带来幸福,年纪轻轻就香消玉殒。其命运悲剧在引起人们同情时,也让人揣摩她为何不能善终。她的出身、所受教育、父母早逝、成长经历、生平遭遇等,这些都是导致其悲剧命运的外因;自身性格特征是导致其早逝的直接原因。真的是小性儿、思虑过多要了她的命?我认为是自负与自卑并存的矛盾性格让她精神上难堪重负,最终走向死亡。本文将从女性主义角度,以波伏娃的《第二性》为理论依据着重探究这种独特性格产生的根源。

【关键词】独立;反抗;顺从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一、林黛玉这一矛盾性格的表现

林黛玉的自负,首先表现在她的恃才傲物。制灯谜,起社作诗,她都不甘示弱。在香菱向她求教作诗时,她痛快地说了一句:“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为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的起你”。没有扭捏作态,有的只是对自己才情的自信。

其次,她的自负表现在对贾府人情世故洞若观火却又对此不屑一顾。第四十五回,宝钗建议黛玉每天吃二两燕窝,黛玉回复她的那段话,一针见血的点出了贾府中众多人物间的人情世故。但对贾府的人情往来,她却并不热心。

林黛玉的自负还表现在对金钱的淡然。黛玉除了月例银子外,贾母还会另外送她钱花。黛玉花不着,每次得到钱时,当众撒钱,相当高调。另外,黛玉父亲去世时,是留有遗产的,黛玉就在身边,应该告知了她,但是黛玉在贾府从未提及此事。

林黛玉的自卑在文中的表现,一是她自己常说的,父母早逝,没有兄弟姐妹,又寄人篱下。内心深处,还隐藏着巨大自卑:身体不好。这是众所周知的,但她自己没有轻易提起过,讳莫如深。

二、林黛玉这一独特性格产生的原因探究

(一)自负的原因

1.本性的自由与独立。

黛玉本性洒脱,率真,独立,这是闪烁在黛玉身上的可贵的女性意识。

生活中,她善于观察,独立思考。贾府派人来接,为了不在贾家人面前出错,失了身份,她暗中观察。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在大观园出尽风头丢尽丑,众人笑得前仰后合,却不敢直说,率性的林黛玉说她是个母蝗虫。

进了贾府,自由全无,她把对自由的向往寄托在诗词里。在诗歌中,她的思绪成了随风飘舞的花,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2.事实上的经济独立者。

女性想要摆脱家庭、夫权的束缚,必须要在经济上独立。黛玉是《红楼梦》人物中最富有的继承者。她父母去世之后,留下大笔遗产,交付贾府保管。这在文中多处暗示:贾琏说过,这会子再发个三二百万的财就好了,这个三二百万两是林家财产。这笔遗产,黛玉应该知道,只是她不知道数目有多少。所以贾母另外给她钱时,一向小心翼翼的黛玉才會像个土豪似的当众撒钱,我家的钱,爱怎么花就怎么花,任性、自负。

3.良好的教养与习俗现状冲突时,适时反抗。

贾府众多女性中,具有反抗意识和行为的不多。小姐们碍于身份教养,面对众多难题,选择隐忍。黛玉不是,她的反击是很强烈的。林父科考中高中探花,饱学之士,黛玉的启蒙教育是他亲自抓的。黛玉的思想和行为还是很有儒者风范的:无论面前是谁,无论遇到什么事(跟宝玉有关的除外)都是不卑不亢,有礼有节,谦逊低调,进退自如。对下人,不轻视,不糊弄,更不刻意去笼络,这是黛玉在思想层面上对贾府的反抗。在周瑞家的送宫花情节中,黛玉当面把花扔到盒子里,这是对王夫人的公然反抗。

(二)自卑的原因

1.无处可寻的依靠。

女性总想着有个依靠,这个依靠没了,找下一个依靠。所有的努力,反抗,都是为了寻求依靠。黛玉有大笔遗产,不能自由支配。有才华,不能出去工作。生存之处只有贾府,嫁给宝玉,既全了木石之愿,终身也有了依靠。

宝玉最待见晴雯,而黛玉一点都不讨厌晴雯。但是宝玉也喜欢宝钗,这是不行的,宝钗一方是冲着少奶奶位置而来的。宝玉可以喜欢其他人,但第一爱人必须是黛玉,感情上的不确定性让黛玉千焦万虑。而宝玉他将来能干什么?他不像黛玉那样,有大笔的遗产继承。黛玉是看到了这一点的。她曾对宝玉说过,她也私下里替凤姐担忧,这一大家子人,进的少,出的多,久了,必然出问题。而宝玉是这么回答的:“管他呢,无论怎样,反正少不了咱俩的”。摆在宝玉面前的立业之路就是参加科举考试。黛玉对此并不热心。一是宝玉不是读正经书的料。另外黛玉之父是科举及第,却不能长寿,也许林家认为是读书累的,古代考科举,真是拼命读书。那就干脆不劝他读书,不走仕途经济之路。宝玉这个人,是靠不住的。

那么贾府呢?除了疼她的外祖母,爱她的宝玉,忠于她的紫鹃,整个贾府对待黛玉是冷漠的。王熙凤在她病重时,瞒天过海,促成金玉良缘。鸳鸯琢磨着老太太近日疼林姑娘的心淡了一些,也就不再报告林黛玉的病情。贾府,更不可靠。

2.不甘心的顺从。

女人天生就是软弱的动物,当努力、反抗无意义时,选择顺从。第四十五回后,黛玉之于贾府的人情往来,明显积极了。身体好时,也四处走动,跟宝玉也没了大的冲突。她明白了:反抗让她离幸福越来越远。既然你们喜欢和气、亲民的人,那我也这样做吧。王夫人说黛玉体弱多病,不是有福之人,意思是不能长寿,不能多子多孙。这是封建大族娶妻的大忌。这话是传到黛玉耳中的,她也顺从了这一观念。着力调养身体,病了,也不敢张扬。

自负让她觉得自己并不差,不该被束缚、受欺压,所以她勇敢反抗。当反抗无用时,自卑感占据她的心里。这种矛盾的心态,贯穿她的整个贾府经历,最终,自卑心占据上风,她放弃了生的希望,生命也走到尽头。

参考文献

[1][法国]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2]曹雪芹著.脂砚斋批评本红楼梦[M].长沙:岳麓书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