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组合作探究要建立在全员参与、思维方向一致、最大限度表露个人观点的基础上,达到知识统一与对立、思维协调与碰撞、情感态度认可与交融、语文综合能力共享与择取的基础上,还给学生一块自主耕种的“沃土”
【关键词】有效教学;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自主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小组合作探究的优势
小组合作探究要建立在全员参与,积极思维,交流互动,相互质疑,形成碰撞,形成生成的基础上。
小组成员在知识水平上要互相补差。小组成员在知识储备与学习能力方面是存在差异的,良中差的搭配格局,会形成动态的学习过程;当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成绩差的学生可能朗读能力强,成绩好的学生,可能语言表达能力弱一些。因此,取长补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展示优势的机会。
小组成员在合作学习任务上,要互相协调。要按照每个人的条件和个性特征,有针对性地安排学习任务。擅长计算机操作的,安排他在网上查找资料;写作能力强的,安排他对材料进行整合归纳;书写漂亮的,安排他进行书面整理;语言表达能力强的,由他负责展示。
小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要避免“思维屏蔽”,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使孩子们都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非由一人进行引导,其他人“随声附和”,随大流。这样就完全背离了小组合作探究的初衷,从而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达不到激发思维,碰触智慧的目的。因此,教师在设置学习目标时,要充分考虑目标的阶梯性或者是连贯性、渗透性,既要引发孩子们的思维触角,又要使每个孩子都能有属于自己的思維空间,这样,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开展。
二、高三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特点
高考备考经验:“成功在课堂,潜力在学生,优势在群体,关键在落实。”高三课堂教学最讲实操性,它成功与否,关键在有无落实。有效的课堂,是因为他们遵循了人们认知事物的规律,知识点一个个落实,能力点一步步落实,体现了高三语文复习课的共同特征——简化而聚焦,反复而突出。这是高三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保证。
(一)注重基础知识,精讲基础性知识
语文的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知识点之间是有着内在的微妙联系的。读与写之间,读与思之间,思与写之间,都是密不可分的。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精讲多练,反复夯实基础,使学生在考场上真正做到能读会写,能思会写,能读会思。
(二)注重学生掌握知识的不断深入的过程
高三语文课堂教学就近期目标而言,是为了帮助学生在高考中夺取高,从长远来看,就是要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感悟人生,评价社会,认识自我的能力。语文教学不仅担负着高考的重任,更多的是从长远利益出发,培养孩子们的心理,锻炼他们面对生活,直面人生的勇气与决心。如果过多地讲授客观性知识,学生只停留在最基础的层级,还不会具体的解题方法;针对学生存在问题设法突破瓶颈,及时纠错,学生就能拿到分;如果每节课都能做到讲练结合,限时训练,对知识重点反复锤打,学生就能达到“熟”的程度,确保完卷,应该拿的分都能拿到,而不至于留下遗憾;如果能围绕知识的重点、难点,对题目进行改造,变式训练,学生就能达到“巧”的水准,若能这样,无论高考怎么考也不用恐惧了。
(三)注重组题训练,避免随意性
教师的教学要与学生的认知能力、认知态度一致,才能为教学提供良好的基础前提。教师手头上的资料要多,学生手头上的资料要少,要求老师在围绕考点复习时,能根据考试的能力目标和学生实际需要分类组题,组题原则有知识要领、题型特点、解题方法、循环上升等。然后瞄准重点知识、重点能力,采取层进式、序列式的训练方法,不厌其烦地训练、讲评、纠错,步步落实,真正做到“有的放矢”“立竿见影”。这样,学生才容易学会,才能记得清、记得牢,才能举一反三而转化为一种能力。这样的训练方式,不仅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将讲与练有效地结合起来,游刃有余地解决同类不同的题型,将课堂学习与课外阅读,课外练习结合起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三、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基本上按照“712”模式的7个步骤、12个环节按部就班地进行,但过于拘泥形式的操作性,而忽略了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衔接与过度。在授课过程中深感牵强、不流畅,运用起来很生硬;
在归纳梳理、讨论巩固环节的实践中,没有教学理念的支撑,只是依葫芦画瓢、照猫画虎,知识讲授过程中,有知识点的引领,但缺乏教学思想、教学境界的烘托与蕴涵;
小组合作探究没有有效地展开,只是象征性地泛泛而谈,没有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形成思维的碰撞与交集,将会是文言文教学的致命的“硬伤”——徒有小组合作的形式,缺乏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在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情感与价值、思维与实践、酝酿与表达、自评与互评、赞同与质疑、巩固与拔高等综合方面的交流与互学;小组合作探究要建立在全员参与、思维方向一致、最大限度表露个人观点的基础上,达到知识统一与对立、思维协调与碰撞、情感态度认可与交融、语文综合能力共享与择取的基础上。
课堂检测设置要能够突破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如果只是随意地选择了一道文言断句题,将会使本科教学重难点与实际操作相脱节,学生听课与做题分离。高三复习课的关键,就是要教给学生高屋建瓴地驾驭高考各个专题的答题技巧,让学生在茫茫题海中快乐自信地“游到岸边”——交给学生一把探索迷宫的罗盘!
总之,整堂课讲下来,除了两手的汗涔涔,还有一心的空虚。希望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查漏补缺,虚心好学,俯下身子,潜心钻研。为了骄阳下的绿荫,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