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与经济各领域的发展,我国在教育体制方面进行了很大的变革,目的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教育体制的改革中,小学语文教学也得到了很大的更新。新课程标准改革中明确提出了将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的教学重点之一。当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一些显著问题也同时存在于其中,因而我们需要去发现此类问题并将其更正解决。本文首先阐述了现阶段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继而探讨了新理念下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高效开展的有效策略,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新理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书籍使人类进步,通过阅读书籍,人们可以对外界信息产生认识,感知到世界其他角落的文明,并且感受到文字的馨香、欣赏到其魅力。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推行,阅读教学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采取的一种重要手段。所以在此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认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并提高其在语文课堂上的应用频率。阅读是使学生获得语文知识的重要学习方法之一,通过阅读,小学生可以初步感知到文字内容,接受到良好的启蒙教育。新课程标准改革对小学语文做出的教学目标指示是,使小学生培养阅读习惯,学会自主阅读,并且能够有效阅读。然而,现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仍然存在一定问题,以至于其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开展。
一、现阶段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沿用传统守旧的教学模式
现阶段,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目前还在沿用传统守旧的教学模式,此种模式僵化死板,没有灵活性。尽管在上课前,教师对备课环节很认真、教案设计也很完备,然而,在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时,还是会出现各式各样难以预料的问题,因而导致原本计划的教学活动无法正常进行。所以,为了赶上教学进度,教师就不再从课程实际着手,而一味地加快教学进程,导致课堂效率低下。此类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课堂讲解不依据实际情况做出变化,因而导致课堂效果不好,无法与新理念下的教学目标相适应。
(二)阅读教学流于形式
培养学生理解、感悟、分析文章的能力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宗旨之一。但是,当前在实际的阅读教学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方法却是先让学生将文章通读一遍,之后找出文章中不认识的字词进行書写记忆,而对文章的深层含义与文章的思想感情分析却直接予以忽视。在遇到文章篇幅比较长的情况时,只是对文章进行分段,给出各段大意。此种教学方式带来很大弊端,导致学生的阅读流于形式,只是表面上对文章进行了阅读,实际上不求甚解,学生的理解kTjnpIG9YPgrnxiSCwPq3g==能力、分析能力都没有得到培养锻炼,以至于学生实际阅读水平不高。
(三)学生阅读量小,阅读面窄
小学在教育资源方面投入不够,因而导致小学生实际上的阅读量通常十分小,也就造成了小学生在阅读范围上狭窄的状况。在小学图书馆中,图书的数量往往很少,书籍种类也极其单一,同时图书馆还限制开放的时间,因而导致小学生阅读机会不多,其阅读时间也受到了极大地限制。所以小学生的阅读读物主要集中在两个种类上:教材和作文类读物,此类读物由于内容的单一,无法足够吸引到小学生的阅读欲望,久而久之,使其阅读热情不高、求知兴趣不浓,因而其阅读量很难获得提升。
二、新理念下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高效开展的有效策略
(一)改变教学观念,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阅读教学中的传统模式之所以出现问题,与教师对“教”与“学”之间的双边关系没有把握好有直接关系。因此,在新理念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工作时,要对自己的定位问题加以处理,在课堂上,教师的定位应该是引导学生走入知识殿堂的引导者,而不是使学生膜拜、遵循的权威人士。在课堂中,教师应该把自己的姿态放低,将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不过多行使决策权力,从而使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增加其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收放自如,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当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其课堂主体作用得到更好发挥时,就应该放松对课堂的管控。然而,在课堂纪律过分松散,学生无法抑制其爱玩天性,学习注意力分散时,教师就应该对课堂管控变得严格起来,起好引导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以及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其观念进行正确引导,使阅读教学符合新理念目标,真正发挥作用。
(二)采取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得以提高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传统框架下,阅读课堂气氛沉闷、僵化,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也很低,因而,应该采取应对举措使这种情况得到有效控制。被选录入小学语文教材的文章多数都感情丰富、质量极佳,教师应该着眼于此点,对教材文章充分把握、透彻理解,在此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多层面的分析,从而使学生对文章的内容理解更加深入,对文章的思想脉络掌握更加清晰,也进而为教师合理展开多种丰富的教学手段夯实牢固的基础。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来有效辅助阅读教学工作,利用多媒体技术,使阅读课堂出现视频、图片以及音乐等,此举措对学生加深文章印象、提高对文章整体意境的把握有重大作用;此外,教师还可以采取组织辩论赛、分角色朗读以及小组讨论的方式使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得以提高;与此同时,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对文章的朗读,此措施会使学生在大声朗读的过程中,加深对文章的感悟理解。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方式,采取生动、灵活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得以提高。
(三)给学生布置任务,培养其自主阅读课外读物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因为时间有限,学生的自主阅读学习也受到了限制。因而,教师应该给学生科学布置课外阅读任务,培养其阅读习惯,使其阅读能力得到提升。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高质量课外读物,此类读物要与教材内容相关,使学生在课下依然可以有效阅读,将其知识视野拓宽,使其在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技巧以及相关课文知识得到巩固、阅读水平得到提高。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阅读教学作用重大。在新理念背景下,教师需要探索科学、灵活的阅读教学方法,使阅读教学能够以正确的方式顺利、高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