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 玩转课堂

2017-12-29 00:00:00黄莲花
课外语文·上 2017年2期

【摘要】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因此,教师应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营造自由、民主的學习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

【关键词】快乐学习;巧换角色;激励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堂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应当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发展。而在传统的教学中较为普遍的现象是教师串讲串问,时间长了学生们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特别对于低年级学生们来说,更会使他们由爱学习转变为对学习失去兴趣,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教学事倍功半。因此,新课程需要教师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和传统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

一、快乐学习法,调动参与积极性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教师应该努力创设浓烈的学习氛围,努力挖掘,充分发挥教材所蕴含的兴趣教学因素,来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产生学习的意愿和动力,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

(一)玩一玩,轻松学习

低年级学生一听说玩,就特别起劲,兴致百倍。我们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巧妙设计一些游戏,创设一种轻松的环境,让学生们很快地投入到课堂中,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在玩中学,学中玩。如在练习课中,为了让学生们不单调枯燥的认识汉字,可以通过这两个游戏来完成学习。一是“果树开花”,把汉字写在彩色卡纸上并剪成各种美丽的形状,贴在黑板上,谁能认识这些汉字朋友领同学读,就可以上台把它带走。二是“我的好朋友是谁”,把字卡发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来找“词语朋友”,看谁找的朋友多。这样的游戏活动使课堂充满了乐趣,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玩的过程中胜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兴趣盎然地认识了这些汉字。

(二)演一演,深入体会

低年级儿童性格活泼好动,有强烈的表现欲。角色效应能产生主动的学习动机,让儿童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担当角色,扮演角色,学生的情绪是欣喜的,热烈的。所以教学中这种角色体验具有巨大的无形的效应。如《征友启事》,在理解小牛找朋友前后的故事后,让学生分角色进行朗读表演,进而启发学生加入动作、神态,比比看谁演得好,好在哪里?表演促进学生对课文进行全身心的感受,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表演,加深理解了两张征友启事的不同,结果也是不同的,从而更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动一动,培植兴趣

教材中常常有些内容可以用视听的方式显现出来,让学生通过耳闻、眼见来进行学习活动,这种方式既能让课堂变得生动起来,又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我们根据教材内容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动动脑,发挥想象,调动思维;动动口,读读说说,发展语言;动动手,画画写写,用心体味。学生在这样充满意境,美好的课堂上主动性、创造性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在《秋天》的学习中,让学生欣赏优美的秋天视频,听着悠扬的音乐,学生自由的畅想:美丽的秋天里还有什么?想象力得到了发挥,再进行小短文的创作。这样,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又有了创新,课堂充满了生机。

二、巧换角色法,提供展示机会

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必须把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这样学生的潜能才能得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张扬。教学时不妨尝试一下师生角色的互换,让学生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具体展示自我的自信和愉悦,用自己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认识,真正显示出自我的生命活力。在《乌鸦喝水》一课中,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这课文,让你们来教老师吧?”学生跃跃欲试,别具一格的语文课拉开帷幕。教师问学生“今天我们学什么呢?”学生异口同声说“《乌鸦喝水》”接下去让学生小组讨论:这故事里讲乌鸦什么事?打算用什么方式告诉老师这个故事?学生们积极讨论起来,有的用朗读,有的用表演,有的讲故事。学生没有了束缚,拥有了自由,思维自由驰骋。在这样平等的交流、对话中,感受到了自身的价值,感受到了共享的甜蜜,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

三、激励评价法,增强学习兴趣

教师正确的评价学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如果我们让课堂充满民主、和谐的气氛,让学生参与评价,进行相互评价,自我评价,则更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主体参与评价,促进自我意识的成熟和主体精神的觉醒,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增强发展信心,增加相互学习的机会,形成发展的动力,同时,有利于全面了解学生,及时调整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效果。在学生朗读、讲故事时,教师引导学生来进行评价,从语言的叙述,声音的响亮,表情的变化等各方面评一评,说一说。学生的评价会产生迸发,会对朗读的表情、语速引起争论,这样的课堂评价激活了学生进一步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充分显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其间,老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引导,更明确地指出学生应当发挥的优点和要努力改进的不足之处。这样,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方式更客观、更全面,学生乐于参与,也乐于接受。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上,我们应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才能使学生乘上“爱学、乐学”之舟,愉快抵达“会学、学会”的彼岸。

参考文献

[1]吴耀堂.浅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J].科学教育,2009(1).

[2]李玉敏.游戏教学,寓教于乐[J].小学时代,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