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再”和“也”作为副词所表达的意义十分丰富,通过对“再也”的语料分析,说明在“再也”句中, “再也”对其后的语义有特定的否定形式的需求。 探讨“再也”之后直接加否定词“不”和“没有”的不同的使用情况。
【关键词】再也;否定;副词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在现代汉语的研究中,对“再”和“也”的研究特别多,吕叔湘先生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对“再”和“也”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但是,学界对“再”“也”相结合的形式“再也”研究的比较少,目前只有芜崧的《重复(频率)否定句“NP再也不(没有/没/别)VP(了)”》中提到“再也”是一个已经固化的偏义副词。那么,“再也”作为词有什么样的特征呢,“再”和“也”还可以构成什么样的形式呢,值得我们研究。
一、“再也”与否定副词
“再也”作为一个固化的副词,是一个很规范的副词,副词只能作状语来修饰限定动词。再也作为副词修饰的情况有两个方面,一是否定副词“不”和“没有”等,二是修饰动词的否定形式。单从词义上来看,“再也”只能修饰否定意义的词义。表示永远不会发生某种情况。“再也”属于偏义副词“也”起补足音节的作用,而且对语义的否定性起了限制作用。
(一)再也与没有
“再也”作为副词,只能修饰动词或者形容词、副词,而“再也”用法最多的是修饰否定副词“不”和“没有”。我们通过语料分析可以看出,作为副词“再也”在语料库中有14043条语料,其中“再也”之后加“没有”占很大一部分比重。
1.同年由艺文研究会作为《艺文丛书》的一种出版发行。此后,他再也没有做学问的时间和精力,只在官场周旋了。
2.《……史导论》出版了3卷5大册,但仍然只写到了14世纪。萨顿之后,再也没有人继续他的这一宏伟的事业。
3.一些落后地区仍然有搞风水迷信的人在欺骗群众,但是只能偷偷摸摸,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威风与地位。
从例1到例3中我们可以看出,没有在“再也”句中的作用,没有在“再也”句子作谓语动词,受“再也”的限定修饰,表示彻底没有,永远不会出现,如果我们把“再也”去掉,虽然可以说得通,但是已经没有原意要表达的此类现象消失的意义。通过例子我们不难发现,出现“再也”没有之前,前面一定是某种情况或者某个人、某个事情,一定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事物,同时我们发现,例1中的“此后”,例2中的“再也”加没有,在上下文中需要有表示某个时间节点以后的词语出现,是表示在一定范围之内、一个时间节点之后某种情况、某件事、某个人永远不会出现,永远没有了。
同时,“再也”在句中也起着一定的转折作用。副词在句中也可以起到连接的作用,“再也”需要和其他表转折的连词一起使用。例如:例1中“再也……只”,前半句表示杂志的出版是很好的事,但是后半句通过“再也”表示的是转折的意味。在例3中,我们可以看到“但是”表示转折,“再也”把这个转折的意味更加扩大了,例3前半句本身对迷信的看法和态度并不好,但是之后,不足以表达对其的批判,所以,用“再也”使转折意味变成彻底的批判。
(二)“再也”与“不”和“没”
“再也”同否定词的搭配中,除了与“没有”的搭配外还有“不”和“没”,“不”和“没”在一定情况下,需要搭配动词使用,他们同“再也”一起作为副词修饰动词,作为状语表达动作的状态。
1.外国航海势力在东南亚和中国东南沿海的相遇,使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再也不能孤立于世界历史发展之外了。
2.所有这些矛盾的说法,只要理解了自然的基本规律,就再也不是矛盾的了。但是在那些不懂这条规律的一般人看来,它们确实是矛盾……
“再也”加“不”的句子,从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不”的搭配有:不能、不是、不受、不敢、不用,通过对语料的分析,“不能”的使用频率最高,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在“再也”句子中,“不”后面的动词往往是情态动词或者助动词,一般性的动词较少。但是“再也不”對情态动词和助动词的使用也是有选择性的。我们分析得出,语料中有“再也不能,再也不会,再也不敢、再也不是、再也不用、再也不可能、再也不要”等,却没有出现“再也不应该”的词语搭配。“应该”在这里往往表示的是现在时间节点当下需要做的事情,而“再也”表示的时间节点在以后不会做,不会出现的某种情况,两者出现矛盾,所以没有出现。当然,除了情态动词与助动词,一般性动词也可以出现在“再也不”之后,但是这些动词往往有使动和命令的语气,如:不准,不愿、不离开等。也有一些一般性动词及形容词作“再也不”之后的情况。如:
1.太阳一下山,兵士们都赶紧回营,步调一致,再也不混乱了
以上两例,是“不”后加一般性动词表示客观性叙述,再也没有出现会不会出现某种情况。对于“没”来说,大致与“不”相当。“再也”句中的否定副词具有回指否定功能,即:“不”“没(有)”等是回指否定“再也”的。
三、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再也”已经逐渐在演变为一个固化的副词,我们排列总结了“再也”对其后面词语的选择性的情况,“再也”之后必须加否定词或者与否定词相关的否定意义。我们找出了否定词“不”和“没有”的情况,也说明了他们的情况是“再也不”和“再也没有”这一类联合副词作状语的情况。目前我们发现的形式比较少,这个类型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究。关于“再也”是否是词的情况,我们需要同“再……也”等其他“再也”形式进行比较。同时,找出这个词语存在的必要性,当然还需要经受时间的考验。“再也”已经表现出语气加强的趋势,与“再……也”表示的是完全不同的意义,所以不能把“再也”和“再……也”的形式混为一谈。“再也”是一个已经固化了的副词。
参考文献
[1]栾允庆.试论“再”的词义与词性[J].北方论丛,19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