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字学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7-12-29 00:00:00王福来
课外语文·上 2017年2期

【摘要】在我国,古文字学指以古汉字和各种古汉字资料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一般在高校开设。而笔者发现,古文字学的研究成果、结论、方法可以指导中学文言文教学,本文依此展开,介绍古文字学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古文字学;文言文;中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言文是历代文人模仿先秦文章创作的书面语,是中华语言之美的集中体现。中学文言文中通假字、古今字、生字词、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都是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古文字学研究的一些成果加以利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輔助这些方面的教学。

一、古文字学在文言生字词教学中的应用

生字词的学习是中学文言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其中一些汉字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而在文言文中却是常见字。针对此便可以运用古文字学知识加以教学应用。如“曰”字,文言文中为“说”的意思,字形与“日”字相近。在教学时就可以从古文字学角度入手,画写古文字,说明“曰”是一张开了口的嘴,表示在说话。这样一目了然,可让学生疑虑顿消。再如“兼”从古文字字形上看是一只手拿着两根禾苗,两根禾苗并列,表示共同的意思。又如“吾”字,表示“我”的意思。从文字学角度释义,“吾”从口五声,本是形声字。可能就是最初一个人嘴里指着自己发出“五”的声音,于是“吾”便有了我的意思。“吾”“五”“我”上古音相近。综上可见,在对文言生字、生词进行解读教学时,适当运用古文字学知识教学,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二、古文字学在通假字、古今字教学中的应用

通假字简单理解即为古人写错了字,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蚤”通“早”。而古今字则是表示通一个意义的字在不同时代用了不同的字。在中学教学时,常见老师将古今字和通假字混为一谈。而将文字学知识辅助教学则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变这一现象。如“不亦说乎?”中的“说”,很多老师都讲为通假字,即“说”通“悦”。实际上从字形上看“说”,从言从兑。“兑”是一个人摇头晃脑讲话的象形,而“言”即为其所说的话,其字本意就有“悦”的意思。后来“说”这个字既表示说话,又表示游说,还表示愉悦,兼意太多,于是就新造了“悦”字来帮其分担部分含义。因此“说”和“悦”即为一对古今字,并非通假字。再如“为天下唱”中“唱”被很多人理解为通“倡”是通假字。实际上从文字学角度进行探究。唱,从口昌声,本意是领唱,后来引申为倡导的意思。至于“倡”字,则是很晚才被造出来分担“唱”的部分意义,因此二者也是古今字,并非通假字。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然”和“燃”,“反”和“返”,“昏”和“婚”,“取”和“娶”,“被”和“披”等,教师在教授这类字时,常常混淆概念。而运用古文字学知识,通过绘画书写字形变化就可以有效地辅助教学。

三、文字学在古今异义词教学中的应用

古今异义是指一个词或一组词在古代和现代表示不同的意思。造成这种文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有的因为古今语言习惯不同而产生的巧合或演变,如“会计”,古代是两个词,指的是聚在一起商议。今天是一个词,指专门从事财务的人员。有的因为古今文化含义不同,如先秦山东指的是崤山以东,关东指的是函谷关以东。而后来“山东”则指的是太行山以东,今天是一个省的名称。“关东”则在今天指的是山海关以东。还有一些则是由于文字意义变化而生,这类词汇就可以应用古文字学知识辅助教学。如“字”,在古代可以表示女子出嫁,学生常常困惑为什么这个“字”表示女子出嫁。这就可以从古文字学入手进行教学。《说文解字》言“字,乳也。从子在宀下。”说的是这个“字”字,本来是一个“子”(一个小孩子)在“宀”(即密闭的屋室)中,是哺育的意思。后来由哺育孩子引申为女子出嫁,如《周易·屯卦·六二》说:“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那为什么“字”有表示文字的意义呢?“字”表示哺育孩子,就由此将“字”引申为“文”的孩子,古人有“独体为文,合体为字”的说法,即独体字是“文”,合体字是“字”,后来“文字”就发展成为一个词。可见,通过古文字学知识应用教学中,对古今异义词的解读也颇有帮助。

四、文字学在文言词类活用教学中的应用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字词在特定语境下临时改变词性,而充当其他词类的语法现象。这也是文言文教学中常见的一种困难。关于词类活用现象有很多也可以用文字学知识加以辅助教学。比如军队的“军”字在很多地方活用动词,释义为“驻扎”,如“沛公军霸上”。在文字学角度讲,实际上“军”本义就应该是动词,军从勹从车。勹即包围之意。那么这个字就是指的是战车处于众人包围之中,或意为以战车与士兵组成阵地,即为驻扎。而后来引申义才是军队。对于这类的词类活用,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它们本来不是活用,而是本意。我们今天说其为活用,是以现代汉语作为参照,认为其为活用。在中学教学时候为了方便教学,可以将其解释为词类活用。但为了让学生能够达到终身学习,达到体味汉语汉字之美的目标,就务必需要让学生知其然的同时知其所以然。

四、结语

汉字是与古埃及文字、古巴比伦文字和玛雅文字并列为有古文字学的文字。而汉字又是这些文字里仅存仍在通行使用的文字,这实在是难能可贵。将古文字学研究成果应用到中学文言文教学中,一方面能够传承文化经典,弘扬文化精神;另一方面“古为今用”,也能够更好地辅助文言文教学。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4).

[2]张中行.文言津逮[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