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才能活跃课堂的气氛从而使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已经成了语文老师研究的方向。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将新的课程理念引进到课堂之中,从而真正做到课堂教学全新的突破,从而使学生可以在课堂之中动起来,使课堂能够充满生机,只有做到这样,才会使语文教学的课堂充满活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课堂上,很多学生将语文知识的学习看作枯燥乏味的技艺的学习,认为语文课程的学习没有趣味,大部分学生都是为了考试而学习。作为教师的我们知道,如何活跃课堂气氛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就需要教师掌握有效的调控策略,教师必须具备课堂的驾驭能力。那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中,学生“活”与常规课堂之间的关系呢?以下经过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几点建议。
一、如何正确认识课堂上的“活”
(一)常规课堂与课堂上的“活”进行统一
常规课堂教学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所以作为老师而对学生的“活”也应当有一个正确的理念,“活”并不是“乱哄哄”,并不应当放任课堂无法掌控,而是应当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教学,使学生可以主动的进行探索、动手、交流与倾听,其本质也是常规课堂教学内容,其“活”应当体现于此并不是让课堂教学脱离老师的掌控。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对学生有着充分的尊重,进行民主教学,从而营造出一个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可以更加愉悦、轻松、活泼的进行学习。但老师也应具有充分掌控课堂的能力,使课堂做到乐而不散、动而不滥、活而不乱。这样才可以为学生真正创造出一个欢乐、和谐、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
(二)课堂上“活”必须具备一定的前提
虽然在全新的教学改革之中更加注重师生间的互动,学生间的互动,学生合作、参与、自主等学习方式。但我们也应注意到,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是大多数班级学生人数过多的问题,就算是一些小班教学的班级,人数也大多在三十人左右,如此多的人数互动起来是否能够真正做到合作、参与、自主的学习呢?其实大多只是表面上的热闹而以,大多只是连教学任务都无法完成的虚假互动。所以“活”的教学方式只是适合真正的小班教学。老师应当按照班级的真实情况对学生进行“管”与“放”,才会使学生真正做到“活”起来,才会使学生“活”得有效,“活”得有度。
二、课堂常规的训练离不开“活”,但是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学生
常规课堂的训练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规范学习行为,使学习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其内在的积极意义是很重要的。但常规课堂训练并不是强调模式化与机械化的内容,不应过于要求掌声、坐姿等的整齐度。老师应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出作业时、小组讨论时、个体学习时、集体游戏时等不同情形下如何进行学习。其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使课堂真正“活”起来
在教学过程中,作为老师必须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在开始上课前一定要知道这节课应当达到什么具体教学目标,这样才会避免学生在交流讨论的时候老师不能掌控,这样的场面虽然很“活”,学生也能积极发言,但这样的教学很容易偏离教学目标,使教学任务无法很好地完成。老师有了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这样才会使学生在充分发挥积极性与主动性,给学生一个自主选择学习伙伴、学习方法、学习内容权力的同时还可以轻松掌控课堂,使课堂可以真正“活”起来。
(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动静有度
面对不同的教学课程,不同的教学需求,应当选择不同的“动”法,使课堂可以“活”起来。在课堂上应当做到动静结合,老师应对教学课程进行合理安排,精心设计,哪些内容适合自主学习,哪些内容适合合作学习,使教学中的“活”可以恰到好處,不应整堂课都让学生处在一个“活”的状态之中。学生整堂课一直处于精神亢奋之中,这样会产生一种看起来很“活”的一堂课,学生反而很难有所收获。
(三)教师要选择正确的课堂训练方法
教师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题的讨论和训练中来,让学生在知识的讨论中逐渐对语文知识形成统一认识——这样学生上课才能听从老师的指挥;在学习过程中他们逐渐学会了尊重他人,安静地倾听他人的发言;学生在发言之后要找准适当的机会;通过正确的课堂训练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教师讲解语文的知识点。
(四)教师在语文教学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想法
小学生虽然年纪小,但是也有自己的思想,教师必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想法。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让学生在发现问题的时候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三、结语
在现今这个学生的主体性逐渐被强调的环境之中,很多老师面对在课堂上十分活跃的学生都会生出一种无所适从之感,大多老师都会发现一个同样的问题: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过于广泛,使课堂发展得无法掌控,教学任务与课时出现了很大的矛盾,一节课下来有时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上的任务……在全新的师生关系下的教学并不是忽视老师的作用,反而更应体现出老师过硬的自身能力与素质。如果想增强课堂教学的活跃性,那么作为老师就应当先增强自己本身的素质,尤其是增强自身的“调控”能力,使教师可以在“调控”课堂上更加轻松,增强驾驭课堂的能力,完美地处理好教学中常规课堂教学与“活跃”教学的关系。
总之,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应当真正做到课堂教学的全新突破,将全新的课程理念带入到课堂之中,使课堂教学真正实现突破,使课堂能够活起来,使学生能够动起来,只有做到了这些才会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充满无限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