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及表述策略

2017-12-29 00:00:00刘霞
课外语文·上 2017年2期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中学语文教学迎来了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语文教学目标设计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优化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策略与表述策略,使教学目标更好地服务于语文教学是当下中学语文教师面临的棘手任务。本文阐述了中学语文教学目标的有效设计策略,并提出了相应的表述策略,以飨读者。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策略;表述策略;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教学目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有效的语文教学目标设计是营造秩序、高效语文课堂的基础与前提。教师一定要基于语文教学内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语文继承、语文程度等设计科学、层次化的教学目标,继而提高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效率。

一、中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策略

(一)基于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内容设计教学目标

中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策略之一是,基于语文文本内容设计能反映教学重难点的教学目标。这一策略要求教师在教学目标设计之前仔细研究文本的题材、体裁、内容结构、语言风格与艺术表达技巧等,并根据这些来确定教学重难点,并将其反映在教学目标上。语文教学目标的设定是一项大工程,只有完成这一大工程,教师才能不断寻求高效教学的可能性,继而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例如,朱自清的《春》是一篇文质兼美、韵味十足的优美写景散文,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写景的艺术性,会用拟人与比喻修辞是该节课的重要教学任务。因此,在教学目标设计时要能够充分反映以上内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笔者认为,《春》教学目标可设计如下:1.要有感情、反复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内容;226fab2dbd05f75f403f6cf6abeffb2d8.理清文章写景思路,感悟作者思想情感。3.学生在分析作者所绘春景图之时,注意体会文章语言生动性,并掌握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二)基于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设计教学目标

任何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最终均要服务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故教师要基于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设计教学目标。中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对基础知识的机械识记与背诵上,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联的内容更加能迎合学生语文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与信心。因此,教师的教学目标设计要尽可能联系日常生活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在话题讨论中提升语文学习质量。例如,在《皇帝的新装》教学目标设计上,教师可以设置“赏析文章,评析人物”的教学目标。《皇帝的新装》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不同人物形象,课文的主题是赞扬小男孩的“诚信”而批判皇帝、大臣们的虚伪,揭露骗子的狡诈。“赏析文章,评析人物”这样的教学目标既反映了文本主旨,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发挥联想与想象,联系日常生活经验主动学习,这极大满足了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

(三)基于课堂教学实况不断调整预设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依据课堂教学实况及时调整预设教学目标,提高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新课改强调语文教学要实现师生互动对话,丰富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就意味着,教师不能像以往生硬、机械地去执行已经设计好的目标,而是需要教师不断依据教学实况、课堂情境等捕捉动态、生成性教学资源,及时完善、更改教学目标。当然,如何机智处理预设教学目标与生成教学目标,实现二者完美融合是教师应该考虑的话题。例如,《爸爸的花儿落了》题目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以“爸爸的花儿落了”来比喻爸爸的去世。在预设教学目标中,笔者将“讲解题目比喻手法”作为了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但是在真正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普遍反映已经掌握了这一内容,于是笔者马上就略去了这一目标并改为“讨论文章写到的几件事儿,并体味父爱的绵延伟大,体悟成长的艰难。”这一目标,课堂顺利进行。

二、中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表述策略

(一)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动词的表述策略

首先是以学生为本的目标表述策略。这一策略意味着,学生理应成为教师表述教学目标的主题词,要将学生作为目标陈述句的“主语”而非“宾语”。例如,《春》的教学目标可表述为:“学生在反复阅读中形成对课文的正确认知……”而不应表述为:“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形成争取认知……”其次是运用动词策略。即在表述目标时要尽可能使用准确、明晰的动词来表述目标。例如,可以运用“了解、回忆、描述、写出、说出”等认知记忆类的动词;可以运用“练习、仿造、改写、编写、学会、掌握”等行为动词来表述;还可以使用“愿意、热爱、相信、坚持、称赞”等接受型情感类动词来表述。总之,在表述目标时要善于动词策略。

(二)操作明确策略和三维目标整合策略

第一,操作明确策略。该策略是指教师用于表述目标的词语一定要具有“操作明确性”,不能模棱两可,让学生不知所云。也就是说,目标表述要用行为动词,提高目标的可操作性。例如,在写作教学中,可设定以下写作目标:“(学生)就‘生活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写一篇情感真挚、语言流畅的500字文章,要联系生活实际。”该教学目标用行为动词清晰表述了目标内容,具有可操作性。第二,三维目标整合的策略。很多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往往会设置清晰的“三维目标”,但实际上,三维目标是融合在一起的,教师在设计目标时只要领会三维精神即可,不必完全区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综上可知,科学设计教学目标,灵活、准确表述教学目标是中学语文教師语文教学的必备技能,故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完善语文教学目标设计和表述策略,提高教学目标的有效性。具体来说,教师要从思想上深刻意识到教学目标设计的重要性,并积极通过研究教学内容、迎合学生学习需求、灵活调整预设教学目标等方式实现高效的教学目标设置。在目标语言表述上,要运用以学生为主策略,善用动词策略、操作明确以及三维整合策略等提高教学目标的精准表述。

参考文献

[1]谭友利.试述中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与表述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4).

[2]李清梅.论中学语文教学设计的策略与方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5(4).

[3]秦田.语文教学目标表述中存在的问题和设计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