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

2017-12-29 00:00:00曹建
课外语文·上 2017年2期

【摘要】在学生语文教学整个过程中,小学阶段及中学阶段均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学生语文知识水平的提高及语文素养的培养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意义。当前很多小学生在进入初中学习之后,其语文学习成绩往往会出现降低情况,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比较困难,这主要是由于教师未能够实现中小学语文教学有效衔接。因此,加强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就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情况而言,很多即便在小学基础水平比较好的学生,在进入初中之后仍感觉比较困难,学习效果不理想,这主要是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够对中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有效衔接。因此,作为中小学教师,均应当对小学语文教学及中学语文教学进行分析,从而通过有效措施加强中小学语文衔接,使中小学语文教学均能够得到较好效果,对学生进行更好培养。

一、中小学语文教学之间所存在差异分析

首先,小学生与中学生在思维方式及特点方面存在差异。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在思维方式方面主要就是形象思维,而对于中学生而言,开始由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实际学习过程中,小学生更加注重感性认识,而中学生已经由感性认识层面逐渐提升至理性认识层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若教师仅仅是依据课程标准对学生进行要求,而将中小学生学习心理研究忽略,对其思维方式及思维特点所存在区别未能够重视,则必然会导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脱节现象出现。

其次,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与中学语文教材内容存在差异。对于小学语文教材而言,其侧重于学生知识记忆,主要是对课文进行浅层理解,其难度相对比较低,对于中学语文教材而言,其内容相对而言比较多,并且所涉及知识点比较多,对学生要求有所提高,不但要大量记忆,同时更加重视对内容进行理解及分析。比如,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文以记叙文为主,并且内容比较简单,中学语文课文会涉及说明文、议论文及散文等多种文体,并且文章深度有所增加。另外,中学语文相比于小学语文文言文数量也有所增加。

第三,教学方法及学习方法存在差异。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其比较注重趣味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引起学生兴趣。另外,小学语文教材比较单一,内容上趣味性也比较强,并且比较简单,所涉及知识点比较少,教学过程中以朗读为主,同时辅助其他相关教学方法;对于中学语文而言,在內容比较深奥,所涉及知识点及课堂容量均比较大,教师更加注重启发学生及学生自主思考。在学习方法上,小学比较注重教师教,学生学,学生自主性比较差,而中学教学对学生学习自主性比较重视,更加注重学生自学。

二、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有效策略

(一)准确把握学生特点

在中小学语文实际教学过程中,为能够使中小学之间实现有效衔接,教师应当对学生心理特点进行准确把握,依据学生心理特点及思维特点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够使教学得到较好效果,尤其是对于刚进入初一学生而言,这些学生在小学学习过程中一直都是根据教师指导进行学习,在思维上及思考问题方面具有很大依赖性,因此,在对这些学生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保持耐心,不可急于求成。特别是对于中学教师而言,应当对学生进行深入观察,对其心理状态及思维方式进行分析,从而依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适当教学方法及内容,应当循序渐进地对学生抽象性思维进行培养,从而使其由形象思维逐渐转变为抽象思维,进而使中小学语文教学能够实现有效衔接。

(二)准确了解中小学不同教学内容

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应当对初中语文教学内容尽可能了解并熟悉,同时初中教师也应当对小学教学内容进行了解,从而真正实现融会贯通,使中小学语文教学实现较好过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当对教材进行互阅,对课文进行熟悉,从而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能够尽量实现知识渗透、穿插以及衔接。对于中学教师而言,在教授新课之前应当制定复习计划,使教学内容实现渗透及衔接,应当对小学语文教材熟悉,对教材进行合理安排,从而为中小学语文教学之间衔接奠定较好基础。另外,在进入中学之后,教师可对学生进行摸底考试,从而对学生语文知识水平能够有所了解,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引出新知识,从而对中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更加有针对性衔接。

(三)合理进行教学方法及学习方法衔接

在中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同教学方法也会有不同效果。在学生由小学进入中学之后,教师应当在适当运用小学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逐渐转变小学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多元化教学方法进行运用,从而使学生能够逐渐与初中教学方法相适应,使其能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学习,能够主动进行思考。另外,教师应当积极鼓励学生将以往学习方法转变,对学生自学能力加强培养,使学生能够在教师教学基础上进行自学,能够对语文知识内容自主进行分析思考,从而更好学习语文知识。但是在该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对学生进行密切观察及引导,避免其跟不上学习进度,从而使中小学语文教学之间衔接能够得到理想效果。

三、结语

对于中小学语文教学而言,由于这两个教学阶段有很多差异存在,小学生在进入中学学习之后很容易出现无法适应情况。在当前实际教学过程中,为能够使小学生进入中学之后尽快适应,对初中语文知识进行更好学习,教师应当选择各种有效方法加强中小学语文教学之间衔接,从而使中小学语文教学能够得到更好效果。

参考文献

[1]邓云庭.浅析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2(7).

[2]尹仙菊.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研究述评[J].长三角(教育),2012(11).

[3]王晓香.如何实现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J].读书文摘,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