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条件。本文分析了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的策略,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个性化阅读;引导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一直是以教师讲解文本知识内容的模式开展的,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限制,学生很少有独立阅读的时间和体会,教学忽视学生个性化阅读行为的引导,导致语文阅读教学学生参与度不高,学生对文本阅读缺乏兴趣,也很难真正通过阅读体验活动感知文本的魅力所在。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进行改革,能够引导学生实现个性化阅读,使学生在个性化阅读实践中,能够独立地钻研文本,体会文本情感和思想,使学生在个性化阅读实践中积极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和思想教育,感受到优秀文本的审美价值和意义。
一、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需要突出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
个性化阅读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此,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必须要突出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能够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要能够树立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能够为学生安排时间,使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和阅读方式进行阅读实践活动。无论学生选择什么样的阅读内容和方式,只要学生喜欢,并且对学生思想不会造成负面的影响,教师都需要支持学生的选择。教师要给学生阅读选择的权利。另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鼓励学生提出个性化的阅读体会,不能依据相关的标准答案对学生的阅读所得进行随意的评价,损害到学生的阅读自信。只要学生认真阅读,得到的阅读体验与感悟即使与标准答案不同,教师也需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肯定学生的阅读精神,肯定学生阅读体验中的正确部分。对于有争议的部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进一步深入阅读的方式逐渐完善自己的阅读体会。比如,在《日月潭》教学中,把握不同时间段日月潭景色特点是这一课的关键内容。但有的学生对景色特点把握不准确、不全面。教师不能否定学生的阅读结果,要能够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使学生能够真正把握景物的特点。教师只有突出学生阅读学习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
二、引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需要设置阅读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兴趣是学生进行阅读体验实践的直接动力,如果学生对阅读失去兴趣,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必定不高,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能够积极创设阅读情境,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阅读情感,调动学生进行阅读活动的积极性。比如,在教学《小熊住山洞》的阅读内容时,由于这种文本内容的故事性较强,内容生动,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故事中的不同角色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这种情景的创设,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会比较强烈,学生很容易进入到教学情境中,在强烈兴趣的引导下自主进行阅读实践,丰富阅读体验。
三、引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阅读引导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实践活动,把握文本内容,同时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能够积累词汇量,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就需要根据阅读要求对学生进行正确的阅读引导。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流利、正确有感情地进行课文朗读,要引导学生积极把握文章的情感,能够有感情地进行阅读。在学生进行文本阅读的时候,无论学生读的效果如何,教师都不能打击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要能够积极鼓励学生读的更好,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自信。另外,在阅读教学中,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指导,引导学生能够准确阅读,把字、词、句子读准确。引导学生根据文章的情感基调,读出感情。教师要尽量引导学生生动地读文章,引导学生边读边体验,把握文章感情,要引导学生边读边积累,积累一些生字词,积累一些优美的语段语句。只有教师做好学生阅读的引导工作,才能真正使学生在阅读中得到个性化的体验和感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引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需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和习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阅读与思考是相辅相成的。在阅读中,只有进行深入的思考,才能真正把握文本的思想内涵,体味到文本语言的独特之处,体会到文本的真正价值。因此,引导学生的個性化阅读,必须要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和习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能够透过文字对文本内容精神思想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以实现与作者情感上与思想上的共鸣,实现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设置适当的问题,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分析,以问题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由浅入深的思考,通过问题引导学生透过表层文字,把握文字背后的真挚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使学生产生不同的感悟和认识。另外,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教师就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教师,质疑书本的批判意识。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大胆挑战,大胆表达自己的个人见解和感悟,要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阅读和探究性的阅读,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独特认识和理解。教师要肯定学生的批判精神,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以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吉军.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J].语文学刊,2015(1)
[2]陈永红.浅谈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误区及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