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使高中语文学习与提高语文素养更好地交融,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总结高中语文学习指导可分为五大方面: 一、持之积累,恒以运用(可于阅读鉴赏、表达交流、生活体验中行之); 二、能力训练,展中示情(让语文训练形成一个整体,给足时间空间);三、兴趣激发,常得灵动;四、方法引导,反馈完善;五、检验提升,脱颖而出。几方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关键词】语文;阅读;积累;能力;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虽然我们从小就在学习汉语言,但学好语文,确非一日之功,非得长期积累运用不可。而高中又几乎是学生时期学习运用语文的最高阶段,因此得法而行之有效的学习就显得极其重要。在所有学科中,语文的长期积累、训练、潜移默化的特点最为突出。到了高中阶段,大多数学生的语感已形成,要提升语文成绩,提高语文素养,还须下一定功夫。这里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高中语文学习的指导。
一、持之积累,恒以运用
陶行知说:“必使学生得学之乐而耐学之苦,才是正轨。若一任学生趋乐避苦,这是哄骗小孩的糖果,绝不是造就人才的教育。”“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的一个核心目标概念,形成语文素养的根本途径和基本方法之一是积累。如果要让积累形成能力,就要恒以运用。如果学生以为积累是快乐的,那他积累起来可能就有上当的感觉,觉得疲累而看不到光亮。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学着运用,用而有用,也是一种刺激,使学生兴奋于它的用处,进而登堂入室,得学习的真乐趣。语文学习是一种渐进渐明的积累过程,那么,如何帮助学生积累运用呢?
(一)在阅读鉴赏中积累
阅读鉴赏是积累的第一捷径。阅读鉴赏可以获得多方面的积累:首先是言语知识层面的积累,其次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的积累,再次为阅读鉴赏方法层面的积累,还有就是历史文化层面的积累。如何指导学生在阅读鉴赏中积累?
一是课堂阅读鉴赏教学设计,要体现积累的思想。要让学习者明白积累的目标,确定积累的对象,设计评价积累质量的标准。例如古代诗歌鉴赏要贯穿传统文化的积累,而传统文化的积累除作品背诵外,还包括积累与古诗文閱读鉴赏关系密切的古代诗词格律知识和古代文化常识。这些知识积累在课堂教学中既要可以随文点拨,相机穿插,也可专题讲授,集中训练。总之,知识要“精要、好懂、管用”,使学生在阅读鉴赏中能自如地借助这些知识的支架作用,发展成为一个有意识有品位的阅读者和鉴赏者。
二是课外阅读鉴赏的活动组织中,要调动积累的兴趣。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要加强引导,通过语文活动(例如读书笔记、读书心得报告会、最佳阅读者评选、读书征文等)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阅读积累的水平。
三是语文积累要建立一个基本限度的定量,有共同要求也有个别对待,以使学习者及时检查自己的积累状态。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阅读积累量的要求。
然后学习写作运用,每积累一方面知识,都做相应运用练习,学以致用,语文素养便在其中蕴涵。不论古今诗词还是散文传记,那些振聋发聩或余音不绝的名句,总地会引起更多人的共鸣。高中学生正是意气风发之时,稍一引点,便可使其引用古句,发己之幽情。所以设计具体的语句让学生务必引用之,你会看到发自不同学生心中的志趣。以引用《滕王阁序》中的句子写作时,学生是给了我惊喜和震撼的。
(二)在表达交流中积累
不管是语言知识的积累,还是生活素材的积累,或是文化背景的积累,对于丰富表达交流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表达中,才可能暴露积累的欠缺;在交流中,才可能发现积累的不足。同样,在积累中,才可能娴熟表达的技巧;在积累中,才能促进交流的自由。诸如开设主题读书论坛、电视新闻时评写作、课前三分钟演讲等等活动都是增进学生在表达交流中积累的有效办法。在“高×,我读××书”的读书演讲活动中,我看到了学生们不仅有交流的畅快,还有思辨的火花闪现。课外练笔是言语积累的重要渠道。课标中规定“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这是个最低的限度。坚持练笔,利于语文积累的流通、置换与更新。练笔的内容可随学习内容而定,也可坚持一定的套路,不要放弃,都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在生活体验中积累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高中生风华正茂,求知欲强,情感丰富,独立意识日益增强。把语文学习空间框定在课堂、教材这“一亩三分地”上,只能使朝气蓬勃的青春倍受压抑。因此大力解放语文学习空间,多方开发校外语文课程资源,语文教师要注意引进生活的活水,将学校语文与社会语文贯通,以增益他们的积累。诸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专题研究、旅行、社区公益活动等等都是促进其生活积累的途径。虽然学习时间紧迫,但我们还是让学生利用一点课余时间作了一些调查,如留守儿童等问题,都引发了不少学生的好奇与思考。生活在不是文化氛围特别浓厚的地区,我们老师的文化引路就显得更重要了。
二、能力训练,展中示情
语文能力可分为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口语表达交际能力,写作运用能力等。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每种能力都有各自独特的训练方法,但同时它们又是相互联系的。不论哪种能力的训练,都需要给学生展示的空间和时间,这样才能有效用。我在讲选修教材诸子散文和经典研读的时候,做了一些尝试,觉得效果不错,挖掘了学生的潜力又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学生分讲《论语》,各自成章,引申论述,现实分析,纵贯古今,既有个人独到的见解,又要自己组织成文,还须表达流畅明确,一年坚持下来,进步可观学生的《论语》讲稿达六七万字,诸子散文与古代经典研读部分每个学生的分析心得也达二万多字。展示空间时间要给足,每天课前进行,时间长短也可灵活把握。这是思想和能力共同成熟的一个过程。另外,还有时事新闻点评,读书报告等,都是很见效的形式,听说读写融为一体,可谓一举多得。
学生的情感也就在这一点一滴中成熟,丰富,纯洁,美好。正所谓有无相生,留足空间,似虚之“情”,实则为实力训练。而
三、兴趣激发,常得灵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切的方法与理论及具体的实践,都要以保护学生的兴趣及积极性为前提,如果压抑了或是淡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罪过。所以要允许学生发散表现,然后教师再因势利导,让学生的兴趣能力都能长足发展。
下面是一个学生学习《长恨歌》之后的一篇习作,可以说这完全是兴趣的表现。
《谁消了那世的芳魂》(人格分裂剧)(2013年高二三周鹤)
幕外:有人说,李隆基和杨玉环之间的爱情
没有牛郎织女的永生牵挂,
没有梁祝化蝶的永世相守,
有的只是纸醉金迷的奢华,
有的只是朝生夕死的糜烂。
然而,故事的主人公,
一个是开元盛世的缔造者,
一个是羞花之貌的绝代佳人。
是什么,让传奇堕落,终成缥缈传说?
又是什么,让香魂玉陨,只在史书中残存片语只言?
(大幕起,大明宫中某一僻静偏殿,黄昏时分)
李隆基:(眼含泪水望向殿外残柳,柳叶飘飞,落得满地枯黄)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朕的面前,朕没有珍惜,直到失去之后才追悔莫及,尘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可以给朕再来一次机会,朕会对她说:“朕爱你!”如果非要给这份爱加一个期限的话,朕希望是一万年。(抬袖拭泪叹息)
第二人格:(站在殿中,一脸讥笑地看着殿门处,讥笑声尖而细)一万年,哈哈哈(抬头,左手掩面,大笑)这是我听过的最好笑的笑话,你爱她?(疑问表情,面露狰狞),爱她让你丢了民心,爱她让你失了皇位,(皱眉)爱好让你在这寂静的冷宫中等死?(大吼)对,你爱她,(语气加重,语速减慢)爱她爱到她死。
李隆基:(回身,低头,皱眉片刻,面露惊恐低声嘀咕)爱到她死,爱到她死?(双手抱头,喊)不,不!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猛停,双手微离头,置空,喊)是安史之乱,(大喊)是六军逼宫,(手指殿中,怒喊)是你们这班乱臣贼子!(低语)朕爱她,朕没有错,(呐喊)朕爱她,朕没有错!(带着哭腔)
第二人格:(面带嘲讽,目露鄙夷)你没错?(点头)是啊,你堂堂明皇,威武玄宗,这千万里大唐土地上人人都会错,人人都有错,(顿)唯独你不会?
幕外:汉皇重色思倾国!(若千万人齐喊,声音此起彼伏)
李隆基:(目现迷茫,低语)汉皇重色思倾国?汉皇重色思倾国?(抬头,悲极大笑)朕文治武功,开创太平盛世。(问)朕重色如何?思倾国又如何?(平淡,不带一丝生气)
你们凭什么杀了她,(浑身颤抖,颤音)你们凭什么杀了她?
第二人格:(双手环抱,若惊恐状,颤音)我们杀了她?(讥笑)谁敢动您老人家的女人?她可是您日日宠爱,夜夜临幸的贵妃啊!(惊恐)她一皱眉,可是要流血百步的!(顿,一脸凶狠)她死了,(笑)是你杀了她,是你亲手杀了你要爱一万年的人!(大笑)看看,你手上还有她的血呢!
李隆基:(恐,手抬,盯著手,浑身颤动)不,不!(喊)不是朕,(大喊)不是朕,(哭喊)不是朕!(扶案,哭)
幕外:霓裳羽衣飘摇舞,
翠翘金雀尘作土。
黄泉碧落相思顾,
未来无柳芙蓉苦。
李隆基:长恨歌,歌长恨。恨又如何,爱又如何。(举案上酒杯,饮)
幕外:在天愿做比翼鸟,
在地愿做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
李隆基:(一口鲜血喷出,扶案,抬手,望空)此—恨— 绵—绵—无—绝期。
(又一口鲜血喷出,扶案不起)
幕外:杨玉环与李隆基的爱情
以闹剧开始,
以悲剧终结,
只留下那纷纷扬扬的褒贬。
可哀,
可叹!
(提示:本剧人格分裂,表达感情时应随情而发,爆发吧,阴暗小宇宙。)
展示后,对同学们的创作是一个很大的启发和促进。后来还有学生将课本内容改成课本剧,甚至还把《论语》中的有关章节也编成短剧的形式进行讲解,深入浅出,妙趣横生,学习效果非常好。这样两三年下来,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十分明显。2014年高考学生的语文成绩可谓遥遥领先。
四、方法引导,反馈完善
无论是积累还是各种语文能力训练,都要适时给予学生方法的引导,放羊式的学习,效率低,甚至会走弯路,更甚者还可能走歪路。所以教师的引导尤为重要。另外,作为学生个体的学习,教师必须给予及时反馈,及时修正完善,以保证学生学习的渐进提升,保护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这其中包括积累的指导、做题的指导、作文的指导、提高的激励等方面,各位老师面对不同的学生,自然会想到应对他们的不同方法,这个要因人而异。
五、检验提升,脱颖而出
有了以上的过程,检测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因为评价的功用是学习的过程难以替代的。学生的学习通过评价得到肯定或修正,这是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进一步提高的最重要手段之一。
王国维做学问的三重境界也正说明了语文学习提高的过程,即“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语文学习能到“物皆着我之色彩”已属不易,能“物我两忘”那便是造诣了。
参考文献
[1]杨建强.积累:语文学习的态度、过程与方法[J]. 龙岩学院学报,2006(S1).
[2]姜金龙.高中语文学习应重视积累[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0(3).
[3]张文静.从观察积累到快速成文[J]. 快乐阅读,20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