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育工作作为传统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小学教育变得越来越被重视。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德育教育。而现今很多学校对于德育教育的理解还不够深刻。本文将以小学德育教育为重点,对其意义、内容以及途径进行阐述,为相关部门提供素材,更好地推进我国小学德育教育的发展,实现全民进步。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德育教育是小学生所学内容最重要的部分,因为培养良好的德育文化素养能使学生思想变得更加健康积极。从小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人格特点,不仅能提高其自身学习,还能使得学生在成长道路上更加快乐。一套良好的德育教育模式,既能培养学生优秀的日常生活习惯,也能减轻老师班级管理时的负担。
一、德育基本概念
德育教育,顾名思义,即是思想品德教育。每个学校在进行德育教育时都有不同的教育模式,但他们的共同目标即是让学生处于一种浓厚的德育文化氛围中。德育教育贯穿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的发展,旨在从小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成为更优秀的共产主义接班人。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保证作用。让学生从小形成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社会观念。
二、德育教育的本质
现今我国德育教育途径更多的是展现在学校课堂中,尚未普及到社会活动中。学校的德育教育即是根据教育部所发布的工作文件执行,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德育教育的德育的“书本化”。德育教育也属于教育范畴,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化,让形成良好品德成为学生“必修课程”。我国目前德育教育系统还未成熟,在可实践性方面有一定的障碍。毕竟学习德育文化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在社会上表现得更加优秀,可现下我国的德育教育有点与社会脱轨,很多地方教育模式没有及时更新,停留于理论表面而忽略其可实施性。在小学生成长过程中,学校作为他们最重要的学习场所应该尽全力地全面培养学生,使得学生在各方面都优秀,而不是单纯地提高成绩。德语文化的推行正是为了让学生全方面发展,日后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三、小学德育目标
1.小学教育处于基础教育,所以小学的德育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生活习惯。让学生从小知荣辱、懂礼仪。小学德育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从小形成遵纪守规的习惯,懂得尊老爱幼以及爱国常识。在学生接受基础教育时,具有更加健康和积极的性格。德育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健康的性格,健康积极地成长,以便于日后变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2.在学生形成自我健康人格的同时,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他们切身感受到集体合作的优势,形成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养成基本的道德规范,懂得明辨是非。在进行德育教育时,也能使学生有独立思想,而不是一味地听从老师与家长,形成具有自我特色的人物性格。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变成一个更加优秀的人。
3.从小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使得他们将来成为更加优秀的共产主义接班人。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应多普及国家历史以此来激起小学生的爱国情怀,鼓励他们努力学习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德育教育旨在让学生从小形成正确的爱国观念,不盲目跟风也不无脑爱国,养成有自我思想的爱国情怀。
四、德育在小学德育中的意义
(一)深化学生的道德意识
小学生处于性格养成的初步,所以此时对于他们的德育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学生在小学时有不良的思想品质,今后也就很难更正了。要想让学生赢在起跑线,首先要学校要高度重视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只有深化了学生的道德意识,才能使得学生养成健康积极的人格,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学习与生活的习惯。教育者应将德育教育变得更加“通俗易懂”,让学生意识到这不是一门理论知识,而是一项有趣的活动。当学生对德育文化产生兴趣,那么此时他们对其也有了更加认真的態度。多增加关于德育文化的活动,而不是一味地讲解理论知识,过多的理论知识不仅会增加学生对于知识理解的困难性,而且还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态。让学生切身体验德育文化,既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容。深化德育文化在学生脑海里的认知,让德育教育不再只是一门课程,而是学生脑海里的一种思维。
(二)升华小学生的道德情感
德育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更加健康的心态,所以能激活他们内心深处对情感的认知。在学生初步认知道德荣辱后,会对一些事物进行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道德情感观。在进行德育活动时,教师应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奖励表扬,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深化了学生的道德情感。教育者应跟家长搭起良好的沟通桥梁,共同帮助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不仅在课上能体验,在课后也能实践。
(三)建构小学生的道德行为
在学生有了初步的道德知识理解后,自然而然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生活中,会自觉地实践道德行为规范。这种行为是潜移默化的,只有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乐趣,他们才能对德育教育有更好的理解。家长此时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因为当学生自觉遵循道德模范时,要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让学生从感觉到这样做是能得到肯定的,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
五、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长远且艰巨的任务,教育者只有不断创新教育模式、改进教育理念,学生才能从中真正获益。小学教育是学生学习生涯中基础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只有将“地基”打牢了,学生才能“建筑”更高的知识大楼,成为对社会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李方艳.新时期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策略[J].学周刊旬刊,2016(2).
[2]王雪芳.浅析小学德育工作[J].学周刊,2015(11).
[3]陈静.浅谈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现代教育,2015(8).
[4]周建芳.对小学德育工作途径与方法的探讨[J].新课程:小学,2015(3).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