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学生正处在成熟与半成熟的时期,对于爱国理念来说,他们大多都有,而且正处在激情时期。高中语文内容知识丰富,哲理深刻,教师要善于利用语文教学来培养学生理性的爱国情感,让高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关键词】高中语文;理性;爱国主义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高中学生还处在青年时期,他们容易冲动,容易受到外面思想的影响,变成感性的爱国主义。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要注重在语文课程的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高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学习做人,在学习做人的同时学会语文知识,从而培养高中学生理性的爱国主义。
一、重视结合现实进行语文教学
语文知识非常丰富多彩,在高中语文课本中,诗歌、文言文、散文、小说以及戏剧等都包含在语文知识的学习当中,为了进一步让高中学生感受语文知识的魅力,教师应该重视结合现实进行教学,这样高中学生才能真正从语文教学中感受爱国主义的思想,并真正地学习、吸收。例如在学习到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这篇文章的时候,很多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要审视一下以前和现在我们对待文化遗产的区别。《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著名的一篇杂文,鲁迅先生表明了正确的态度与价值观,阐释了拿来应该是批判的拿来而不是完全的拿来,对于外来文化我们要慎重对待。这一思想在今天仍然是受用的,高中学生在学习这一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应该结合实际让高中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针对当下文化遗产的问题进行讨论,同时针对更多的实际问题进行探讨。鲁迅先生在整篇文章中都慷慨激昂,展示了高超的思维观念。因此,从《拿来主义》这篇文章中我们学会了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热爱我们的国家,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让高中学生去思考和审视这个问题,在遇到外来文化的时候,高中学生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对待,而对于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我们又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继承。高中学生处于思想的激情时期,教师只要结合现实加以引导,就能触动高中学生内心的情感,与他们进行进一步的交流,从而在现实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培养高中学生理性的爱国主义。
二、重视采用多媒体形式进行教学
语文课程内容丰富多彩,知识框架众多,而且每一篇文章都富含深刻的哲理,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为了加深他们学习的印象,保证高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应该采用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方式。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多媒体的教学方式,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信息技术成为人们普遍采用的手段与方法,教师在讲解一些较难理解的文章或者是有更多意义的文章时应该重视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学习荀子的《劝学》这一文言文的时候,其中蕴含的道理主要就是鼓励我们学习、修养品德气质,让更多的学生坚持学习。爱国主义教育不仅仅是热爱祖国,还需要报效祖国、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坚持不懈的学习、正确的学习也是一种爱国的表现,为了进一步让高中学生体验自己学习的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调取以前的人们是如何进行学习的,其中网络上会有一些照片以及视频等,学生通过这个方式就能快速了解到山区认真学习的孩子,了解到古代有《送东阳马生序》这样的艰难困苦的求学。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就能直观地展示求学的态度以及求学的方式,每一个高中学生在经过这样的对比之后就会触发心里的感受,从而加倍努力,触发自身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想法,从而努力学习,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从深层次培养学生理性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重视结合课外活动进行教学
课外活动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加深学生的印象。理性的爱国主义需要不断培养才能养成,在平时的活动中,教师就要注重结合课外活动进行教学。例如在学习完了语文的古诗词以及文言文等内容,高中学生对于课本中基本的知识已经有所了解,而经过对課文的学习,很多的学生已经能够延伸到自己的学习当中。因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行一些课外知识竞赛,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理性的爱国主义,教师应该安排一些关于“传统文化”“国家民族”等的知识竞赛单元,通过现场考试的专题以及面试等环节来引导高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观念,同时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让高中学生意识到我国几千年来优秀的古诗文是我国的文化遗产,对于研究历史、发扬中国文化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此外,高中教师还可以请一些专家通过讲座的方式来与高中学生进行探讨中国历史的内容以及中华文化的历史,在很多的文言文以及古诗词中都会涉及这些内容。比如《诗经》《论语》等优秀的作品,至今深深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在谈及这些内容的时候,专家教师可以针对其中的内容进行延伸到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这样在经过讲座的熏陶之下,高中学生对于关系的理解就会更进一步。丰富的课外活动参与能够促进高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论是知识竞赛还是讲座探讨都是增强学生理解知识以及培养学生爱国情感的手段。教师要注重从多样的课外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理性爱国主义。
四、结语
高中是学生思维形成的关键时期,语文学习蕴含深刻的哲理,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结合现实、利用多媒体手段和课外活动的方式促进高中学生加深知识的理解,从知识的延伸中培养他们理性的爱国主义情感,真正把爱国教育从书本落到现实,从而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孙桂琳.借助语文教材渗透爱国主义教育[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6).
[2]李玉华.润物细无声——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J].才智,2015(8).
[3]王志伟.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6(27).
[4]冉兆田.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2).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