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2017-12-29 00:00:00周仕勇
课外语文·上 2017年7期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语文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课程,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手段。而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责任。本文结合当前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及其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心理健康教育;意义;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人的一生中,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确保人们积极应对困难和挑战的基础和保障。对于小学生成长而言,心理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才是真正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而在当前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下,人们在享受着人类文明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却也承受着心理健康问题带来的痛苦,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困扰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问题。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之下,教师更应当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和内涵,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下,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经验,分析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当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人的很多行为和价值观念往往会在小时候就已经成型。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下,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却不容乐观,主要如下:

(一)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影响小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要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无论是小学语文教师抑或学生的家长,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往往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家长方面,尤其是对于一些“手机族”的家长而言,他们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往往都没有关注孩子成长的一些细节问题,甚至有些家长直接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抚养,这种隔代教育的模式,使得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加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其次是在教师方面,很多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于所谓的优秀学生的评价,往往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评定标准,这就直接导致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其心理健康问题往往会被成绩的光芒所掩盖,等到被发现时,为时已晚。

(二)心理健康教育效率低下

在当前的小学阶段的教学中,绝大部分并没有开设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指望小学语文教师。但是,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低年级阶段,教师主要是重视学生的识字和写字教学;而在中高年级阶段,对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成为教师教学的核心,很少有教师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从而使得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学效率低下,难以发挥应有的教学效果。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既然阅读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哪些有效的手段,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整合呢?

(一)立足课文,寻找渗透点,进行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语文课本上的阅读素材是学生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小学语文的阅读素材内容是比较丰富的,其涵盖的范围也比较宽广,如小学语文的阅读素材涵盖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也涵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要积极地学习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通过对心理教育知识的灵活掌握,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及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小学语文阅读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点的掌握是极为重要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结合教学的实际内容,寻找合适的渗透点,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通过课外阅读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对于小学生的阅读而言,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共同构成的学生阅读的两大部分。前面他们谈到了在小学语文课内阅读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这里,我们主要分析的是在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有效手段是给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作品。例如一些励志的阅读作品有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健全的人格,对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教师在推荐学生阅读作品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也应当进行有效的指导。而在课外阅读指导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有意识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时刻影响着学生的生活,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通过教学实践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實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想渗透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设置一些有趣的教学活动,或者是营造教学情境,在实践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例如情景剧表演、分角色朗读、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这些教学实践活动中,积极地思考,认真分析阅读素材的思想内涵,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得出相应的结论。这种实践活动的形式,有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性发展。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型。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问题是最不容忽视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不断提升。而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教师小学语文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本文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分析在新形势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参考文献

[1]李皖生.阅读与心理健康在线阅读[J].科学养生,2013(2).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