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助力生涯规划初探

2017-12-29 00:00:00裴春雪
课外语文·上 2017年7期

【摘要】高中阶段是人生中的一个岔路口,是学生进行生涯规划的初始阶段,但因为学生对于此方面不是很了解,所以很容易对未来的方向感到迷茫,而高中语文教学作为助力,就可以有效地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它能引导学生找准努力的方向,减少出现误入歧途现象。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生涯规划;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生涯规划是对未来的职业或者生活设定目标和努力的方向,每个人的生涯都是独特的,对于高中生来讲,未来有很多可能性,可是学生们面对丰富多彩的未来,常常不知如何选择,为了使其人生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就要做好对他们的生涯规划教育。本文主要针对高中语文教学助力生涯规划措施进行探讨。

一、高中职业生涯存在的问题

(一)自我鉴定不明晰

科学的自我鉴定,就是学生能站在客观的角度上,对自己进行各方面的评价,既找准自己的优势,又不否认自己的缺点,还能对自己有个清晰准确的认识,从而有个准确的定位,包括自己的性格、兴趣,自己心里的真实诉求,以及能在现实的基础上,对未来的生活有所计划。但是在实际中,高中生的自我鉴定不全面,尤其是对自己的心理诉求方面,很多学生都是模棱两可的情况,对未来的生活没有概念。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部分是在教学中,教师主要注重应试教育,而对学生的未来规划不是很重视;另一部分,家长和教师一样,都有个错误的观念,认为只要考上大学,就能有个好未来,而具体的未来计划到底是什么,家长和教师没有考虑过,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步入大学之前,甚至都没有听过生涯规划这类字眼儿,更别提对自己的未来职业和生活进行规划了,只是将认真学习,考上大学作为生活的主旋律。学生对自我鉴定不清晰,也不能对未来生涯进行有效规划,只能过着得过且过的日子,虚度光阴,浪費生命,不能使人生价值很好地实现。

(二)价值取向有偏颇

教师和家长跟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方面的讨论很少,可以说作为经验比较丰富的长辈,在这方面,却没有肩负起职责。并且,即使讨论了,向学生灌输的思想也是向高薪、付出少、轻松、稳定、国企职业或者公务员职业靠拢,久而久之,学生耳濡目染,价值取向自然有所偏颇,只是将父母、教师的思想深入到自己心里,所作出的生涯规划也是符合他们的期望要求,而真正遵从自己内心诉求的学生却很少。所以他们习惯听从父母长辈的号令,自己却懒于思考关于自己未来的生活。

(三)执行规划不给力

高中生没有对生涯进行规划是一回事,而对生涯进行规划的学生却没有执行好,也使生涯规划失去应有的意义。规划执行不给力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高考压力大,高考涉及的科目杂而多,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即使学生制定了相关的目标,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执行目标,致使其流于形式。二是有的学生制定的生涯规划不符合家长的要求,所以对学生执行规划难以认同,甚至会阻挠,长期以来,学生无法说服家长,意志力不坚定的只能放弃。三是在执行规划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如果学生不能迎难而上,很容易说服自己,就会半途而废。

二、高中语文教学辅助生涯规划的措施

(一)人生目标层面

要进行生涯规划,首先要确定明确的目标,作为学生前进的指路灯,避免误入歧途的风向标。高中语文教学就可以辅助学生找准前进的方向。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语文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经常向学生灌输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能善于发现学生心里的真实诉求,能鼓励学生树立相关方面的目标。另一方面,就是发挥语文教材在学生树立目标中的巨大作用。语文教材中经常会有很多名人传记,像《华罗庚》等,能使其对学生产生榜样的力量,使学生能像名人追求真理一样,为自己树立能使自己锲而不舍、努力追求的目标。

(二)思想和行动方面

生涯的发展是学生一生中连续不断的过程,所以在树立明确的目标后,还要不断对该目标进行思考,使学生能时刻鞭策自己,为目标而努力。“文学即人学”,语文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中的文章,使学生能时刻保持热血沸腾。语文教师可以对相关的文章进行详细解释,加深学生的印象。这样的文章有含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样句子的《周易》节选,还有含有“士不可以不弘毅”的《论语》节选,还有含有“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的诗歌《热爱生命》。学生在学习到这些文章或是诗歌后,会保持一腔热血,提高目标的执行力,不惧怕前方的困难,一路风雨兼程。

(三)职业兴趣角度

语文教材除了能帮助学生树立目标,完善心智,提高执行力外,还能在职业认识上有辅助作用。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职业各异,阅历丰富,对学生来说就是职业和人生的活教材。那些著名作家、文学家往往有着精彩的人生,知人论世的过程,就是展示社会百态,认识各行各业的过程。社会科学类文章揭示各领域奥秘,自然科学类文章尽显百科魅力,召唤着学生依照自己的兴趣设计人生。语文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使学生多看一些类似《朗读者》的栏目,在提高朗读水平的同时,认识身份不一的嘉宾,了解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成为成功人士的奋斗历程,鼓舞学生创造性地选择自己的人生目标。

三、结语

高中阶段是生涯规划比较重要的时期,是使学生看清未来方向的阶段,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增强引导学生生涯规划的意识,通过日常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宽阔的胸怀,启发他们理性而自主地选择好人生目标,并督促学生向着目标执着前行。

参考文献

[1]施晓风.中学语文教学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6(4).

[2]吴杰.中学语文教学指导高中生涯规划的研究——对普通高中学校学生的调查[J].学理论,2012(32).

(编辑:马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