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日迟迟,卉木萋萋,每次带毕业班,到了阳春三月,笔者就开始为中考作文复习计划而发愁了。这时总有三个“w”困扰着我:作文什么时候复习(when)?作文复习什么(what)?作文怎么复习(how)?这三个问题也许没有唯一答案,但在教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不断创新和优化,在碰撞和交流中可以减负和提质。
【关键词】写作;灵活教学;针对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一、作文什么时候复习(when)?抓住两个关键词:灵活、固定
(一)每周
中考复习安排一般为第一轮立足课本,抓学科基础,第二轮立足题型,抓专项练习,第三类立足模拟,抓综合提升。这里的“灵活”是指:作文复习可以灵活地镶嵌在整个三轮复习过程中,与其他复习内容互相调剂、荤素搭配,另外也给教师高质量地批改作文留有时间余地。“固定”是指:老师们每周可以拿出两节左右课时留给写作,可以和中考语文考试时间一致,选上午第二、三节课等。也可以这样安排:周一、周二,诗词文言复习;周三、周四阅读;周五写作。这样板块之间相互补充,有机动性也有规律性,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消化吸收。
(二)每课
“灵活”是指:每堂课可以穿插数分钟每日更新的“美文共赏”环节,推荐一篇优秀作品。“固定”是指:可以固定专人(师生皆可)轮流朗读,积沙成塔,互相砥砺。“动静屈伸,唯变所适”,希望在灵活与固定这种动静结合中寻找最佳的复习时机,总之,让作文在复习阶段如影随形。
二、作文复习什么(what)?抓住三个关键词:铸里、秀外、升格
大纲要求学什么,中考考什么,咱就复习什么。语文课程意义的写作,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照特定要求用书面语言创造文本,以发展和提高自身写作能力的学习活动。安徽中考作文分值分配是:内容25分+表达30分+文面5分,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内容项包括:审题、立意、感情、选材,表达项包括:写作表达技巧,结构和语言。把握中考脉搏之后,中考作文的复习或可安排如下:
第一轮:训练审题、立意、选材、传情。中考大纲把语文试卷难度分为5级,A~E。其中写作中“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的考查是(E),难度最大。放在第一轮,结合已学课文复习体会。
第二轮:训练表达技巧、结构、语言,这一轮上好作文训练课,据理写文重打磨。这个“理”就是表达技巧等。
第三轮:综合模拟訓练。有的老师可能到了第三轮就让学生埋头苦“考”,觉得作文水平已基本定型了,不愿再留课内时间给写作。其实这一阶段训练是使学生站在一个全局的角度来俯视写作,消除专项复习时那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迷茫。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教师要发现它、培养它、呵护它。这一轮上好作文评讲课,以理说文重实战。这样三轮复习由内而外、由散而聚、由局部到整体的复习希望能够使学生有章可循,逐步提升。
三、作文怎么复习(how)?抓住关键词:针对性
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老师们可能在复习中也会遇到教学中的“天数”,不妨针对初中学生写作现状、中考命题特点这些“天数”来高效复习。复习时,可以指导学生构思出作文提纲并进行反复修改。拟提纲的训练重点可以放在文章的结构上,指导、要求考生在考场上都必须写完自己的作文。那么以这些题目为载体,针对性体现在哪里?
(一)针对命题方向
“命题意料中,题材贴近生活实际。”这正是我省中考一直倡导的“不设审题障碍,让所有考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保证让考生正常发挥作文水平”的具体体现。比如说《说说我自己》这个文题,几乎所有的孩子都遇到过,但是要得高分却不容易。这个作文题曾经出现在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的习作练习中,也曾出现在初中七年级第一单元的练习中。所以确定主题选择内容并不是看起来的那么容易,加上语言表达、构思技巧等层面的要求,得高分更难。
(二)针对学生弱点
现行的写作指导主要是以范文分析为核心的文体“套路”的练习,但“套路”容易沦为“宿构”,结果“宿构作文”成风。有的过分追求“文笔”,成了“掐着你哭,挠着你笑”的假文艺腔,真情实感较少。怎么办?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卡夫卡说过:“什么叫写作?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向谁敞开?读者!大凡好的诗词歌赋、散文、小说都是作者“情商”沸点的产物。真实的情感,是水到渠成的自然流露,花到含苞时的悄然绽放。老师们不妨给学生在写作时寻找一种对象感,将考场应试时的作文转换成某一种情境下的倾诉。情境下的创作也可以适度地调动他们的感情细胞。
(三)针对学情评改
1.结果量化。平时批改作文时老师们可以根据作文批阅标准,制作作文评价表。这张表意在提醒学生要根据“要求”写作,老师在评分时是分项的,切题、立意、选材、结构、语言、书写每项满分10分,总分60分。这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学生容易找到自己的优势或不足,老师也能进行“有效评价”。
2.一篇多用。忌千篇一练,宜一篇多练,一题多次写,变化着写,老师也尝试写下水作文。每一次分享写作的体验时,应注重每一个学生作文质的变化。在一题多写中求准,在一题多写中求新,工多艺熟,熟能生巧。
也许现在的考场作文并不能圆满、完整地考查学生的写作水平,老师们可以尝试学着戴镣铐跳舞。一面培养学生真挚、扎实的写作功底和正派文风,一面教给学生应试的技巧。写作水平的提升不能完全依赖写作课,还得倚仗三年来平时的阅读课。贵在平时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有了好的习惯,规矩就不再是约束。鱼在布满珊瑚礁石的世界里游得很快乐。这是一种境界,一种做人的境界,也是一种写作的高境界。也许老师们且教且珍惜,各尽所能,就能将中考复习最后几个月由“苦月”变成“蜜月”。
(编辑:张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