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作文教学现存的问题

2017-12-29 00:00:00梁亚楠
课外语文·上 2017年7期

【摘要】中学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书面作文难教难学已经成为世界性问题,特别是因其久攻不下而成为许多国家语文教育研究的焦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研究中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就迫在眉睫。

【关键词】中学;作文教学;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写作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来说都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老师觉得写作课不好上,学生们则是一听到写作文就大呼难写,似乎写作文比完成一项浩大的工程还要艰难。在如今的写作教学中确实存在很多问题,而且这些问题长期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教学效益越来越差,让老师和学生提到作文都望而却步。我通过查找资料,结合自己的思考发现中学作文教学主要存在以下这些问题。

一、缺乏教学资源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所能用的教学资源是十分有限的,只能依靠配套的教材或者在网上查找与写作教学主题相关的视频、文字展示给学生,除此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的教学资源。写作主要是弄清楚写什么和怎么写,也就是写作内容和写作方法,二者俱全才有可能写出来好的作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写作的要求是: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可是在教学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老师只能凭着教材上的几段话引导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没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凭借着干巴巴的文字引导,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就很难有真情实感。传统教学中死板的文字讲解,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还给学生套上了牢牢的枷锁,使得原本应该活跃的写作课堂变得死气沉沉。

二、教学方法千篇一律

在传统的写作教学中,一般采用以老师讲授写作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文体、写作对象,老师会展示范文,学生努力模仿范文当中的写作方法,完成写作任务。这种教学方法就类似于教授语法知识,例如老师讲比喻句,先展示几个标准的比喻句,然后讲语法知识,再让学生模仿例子自己造句,后续的教学不断加强比喻句的练习,以达到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一语法的目的。写作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呈现了这样的模式,在短时间内学生确实可以掌握写作方法,但写作不仅仅是掌握写作方法就足够的。写作能力不是写作知识和语法知识的叠加,还包括写作者对生活的观察能力、思想深度、视野开阔与否等因素。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堂练习中能写出符合要求的作文,但一旦脱离了范文,由学生独立写一篇作文时,就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了。因此,面对越来越严格的写作要求,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另一个关于教学方法的问题是写作教学不持续跟进。传统的写作教学中,老师只在写作课上讲写作,一旦出了写作课就很少有老师关注写作。写作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生活中观察到了意外的景、看到了有趣的事、认识了幽默的人,或是想到了什么新奇的事物,都可以随时记录下来。写作样式不仅有应用文写作,还有随笔写作,两种写作样式都应当重视起来。所以,除了常规的写作课程外,教师应该多给学生创造形式多样、分布灵活的写作实践活动的机会,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在随笔写作中学生可以记录大量的生活素材,那么在应用文的写作中就可以使用这些素材,不至于出现无话可说的情况。

三、功利的教学目标

目前的写作教学中,教师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出成绩。为了作文能拿高分老师往往会要求学生必须按照自己讲授的写作方法进行写作,限制学生的写作文体和内容,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会不断加强写作方法的训练,严格按照老师所教的方法和步骤进行写作。高中考试作文中一般议论文比较容易拿高分,所以即使题目要求是文体不限,老师依然要求学生只能写议论文。不仅仅是老师,学生在多年的考试中也有了经验,写作文都会高歌伟大的情操、高尚的品质和豁达的情怀,对阅卷老师不喜欢的素材和问题自动过滤。有的学生明明没有做过好人好事还能在作文中描写得形象生动;没有做过家务却在作文中大肆谈论做家务的辛苦;妈妈每天在家打麻将,还能塑造出一个勤俭持家的光辉母亲形象。中学作文中有很多的虚假作文,老师也知道内容不属实,但作文中运用的写作方法和语法都正确,而且內容充实健康就给打了高分,归根究底是因为考试作文提倡这样的写法。我们不能一刀切地评论老师或学生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他们也都是为了考试得高分,为了顺利升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功利的教学目标不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反而会使学生不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总结

中学作文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譬如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有些学生父母忙于赚钱养家,没有读书的习惯,也不带孩子去体验生活,这些学生和从小生活在知识分子家庭中的学生相比,写作水平有差距是很正常的。还有老师对学生作文的评改也会影响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有些老师看到学生的作文结构不符合要求或有其他问题就全盘否定了这篇作文,即使作文的内容是学生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结果使学生失去了对写作的兴趣,提到写作就望而生畏。这罗列出来的种种问题不是一两天形成的,自然不是短期内就可以得到有效解决的,要想改变中学作文教学现在面临的困境,需要专家学者的深入研究,需要教育部门的支持,需要社会环境对说真话的认可,还需要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倪文景,谢锡金.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吴欣歆.初中写作教学实践指要[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

[3]肖川.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6.

[4]许建中.语文学习指导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梁亚楠,女,1993年生,延安市延长县人,延安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研究方向为学科教学(语文)。

(编辑:张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