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17-12-29 00:00:00钟丹
课外语文·上 2017年7期

【摘要】高中是学生学习的黄金时期,在这个时期,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深远,传统填鸭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长远发展。语文作为一门培养学生思维的基本学科,在学生的思考能力、逻辑能力和归纳推理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学习方法的灵活运用,激活学生的学习趣味。高中时期的学生,其思想水平达到了一定的境界。课堂并不是老师将知识传输给学生的单向过程,而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学习的双向过程。因此,在这个时期,合作学习成为一种深受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喜爱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机制的不足,为教育界带来了新的活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实践教学;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学科在学生们的教育和教化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因此,不管教师还是学校都应该重视语文教学,要及时转变传统教学方法,激活课堂气氛。

一、合作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漏洞

(一)合作学习落实不到位

高中时期是学生学习负担比较沉重的一个阶段,学生要顾及多门功课,语文课程对于从小在汉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们来说难度系数不大,所以,学生很可能会疏松对语文的学习。因此,教育工作者在学生学习负担比较沉重的情况和保证教学进度的前提下,采取新型教学方式并且实施,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合作学习环节时间安排比较少,其价值也就被简化。因此,大部分高中语文课堂主要采取的学习方式依然是传统式填鸭法,以“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形式为主,合作学习方式落实不到位。其次,高中学习普遍采用分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合作交流,但是老师在分组过程中往往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配,造成了小组的分配不够科学,不利于讨论小组整体水平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小组学习会失去一定的信心,进而影响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合作学习难免流于形式。

(二)教师角色转换不及时

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以及学校硬性制度的影响,教育工作者往往扮演着站在高高的讲台上看着底下排坐的整整齐齐的学生的严厉角色,无形之中形成一定的代沟。教育工作者久而久之也将自己的角色固定在高高的讲台上。但是,合作交流学习不仅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更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共同学习。教育工作者要走下讲台,走进学生,聆听他们合作交流的声音,才能够更加明确清晰地掌握他们交流的成果,对症下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二、如何将合作学习模式落到实处

(一)营造合作学习氛围

针对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教育工作者在分配学习小组时应该以更加严谨的态度去对待。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教学的内容进行,将学生按照知识掌握能力的优秀、中等和普通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分配在一个小组,同时,要注重一个学习小组内学生性格的搭配,活泼开朗的性格和内向的性格进行搭配,有利于带动学习小组的氛围。同时教育工作者要在课前将基本知识讲解环节、学生合作交流环节和老师讲解学生交流结果的环节时间划定开来,进行合理搭配,既保证教学进度又保证教学质量。同时,教育工作者要注重走下课堂,走进学生当中,听听学生的交流成果,明确学生的不足,强化学生的优势,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形成自发学习、自发讨论的习惯。

(二)教育工作者要及时转换教学角色

根据传统硬性教学制度情况下形成的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代沟,教育工作者要注重拉近和学生的距离,聆听学生的心声,才能够更及时、更准确地掌握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才能及时弥补学生的弱处,强化学生的优势,进而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因此,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与学生分享一下自己的日常,培养与学生的感情,拉近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距离,慢慢消除这种硬性制度下产生的隔膜。语文课程本是一门充满人文关怀的课程,因此,教育工作者在硬性教学制度的情况下,可以增加人文教学情怀,在言传身教当中深化学生对语文课程的理解,用行动去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程的热爱。因此,教学工作者要及时转变自己的教学角色,定好自己的目标,把自己当成学生的良师,也把自己当成学生的益友,既传授知识给学生,又用柔性的人文关怀去指引学生走自己的道路。

(三)激发语文学科的趣味性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比较密切,涵盖范围也比较广阔。传统填鸭式教学法以死记硬背为主,给丰富多彩而又博大进深的语文学科蒙上了一層灰,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工作者要着重于引导学生爱上语文。例如教育工作者可以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激发语文学科的趣味,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对教学内容的印象,达到良好的教学结果。从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着手,对症下药,自然而然能够激活课堂气氛,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例如许多学生虽然将知识记到脑海中,但是却不善表达,没有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因此,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给学生提供课堂舞台,让学生提高学习自信心,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合作学习是学生思想知识的交流,也是老师与学生是思想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及时转变成自己的知识储藏起来,有利于下一阶段的学习。合作交流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培养了学生之间的感情以及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感情,有利于教育工作者在保证教学进度的前提下,兼顾教学质量,为学校、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秋华.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语文学刊,2013(2).

[2]李萌.探索作业反馈课堂中的合作学习[J].新课程,2013(3).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