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浅谈

2017-12-29 00:00:00文培
课外语文·上 2017年7期

【摘要】高中阶段的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教师往往会忽略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只重视对学生基本语文知识的教学,认为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就是为了应付高考。实际上,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自主地寻找课文中的知识,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认同感。基于目前语文教学状况,教师就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将阅读教学提上日常,为高中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類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阅读,让人变得文明;阅读,让人变得高尚;阅读,让人思想深刻……人类的文明与阅读密不可分,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人类文明史便是一部阅读史,阅读体现了语文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语文教师应当认真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不断更新语文教学观念,探索语文阅读教学新方法。语文阅读教学是具有艺术性的,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艺术性地搞好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呢?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一、更新观念,强化主体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因此,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并落实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一是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创设一种民主、平等、轻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大胆参与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二是尝试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学。

二、营造氛围,探究学习

教师应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使学生不仅敢问,而且敢想敢说,敢于创造。譬如在学习《雷雨》一课时,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周朴园对侍萍怀念是不是真实的?周朴园也是受害者,你同意吗?你是否觉得周朴园也值得同情?通过这些讨论,学生的求知欲望和阅读兴趣就会被激发,阅读探究活动就变成了学生自觉主动积极的探究行为。

三、创设情境,以情动人

要使语文阅读教学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应当突出情感因素,以情动人。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教师可以借助虚拟情境的手段和方式,利用声情并茂的语言,虚拟情境,让学生在理解、领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现文章意境,获得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譬如,在学习唐宋诗词时,可以适当播放相关作者的一些视频;在学习戏剧时,可以让学生表演课本剧等。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四、注重引导,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挖掘语文课程资源,如何让学生自觉行动起来,关键是能不能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要想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必须先激发起他们的阅读兴趣。

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作家作品,设置悬念来引导阅读,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引起他们阅读的积极性。譬如在介绍欧·亨利的小说《警察与赞美诗》时,我向学生讲述了前面的情节,留下结尾不讲,并告诉学生:“小说的结尾出人意料并耐人寻味,让人带着含笑的眼泪。”要了解具体故事情节,同学们课后自行去阅读。也可以联系其他作品导入。譬如,在教学《赤壁赋》时,可以这样导入,张若虚面对长江和明月,发出了“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这样的感慨。苏轼由于乌台诗案,差点丢了性命,被贬黄州,在清风吹拂、明月朗照的夜晚,泛舟于长江之上,又会激起怎样的情感呢?就让我们走进文本,走近苏轼。还可以用讲故事导入。无论怎样导入,都要求教师的语言要艺术化,要清楚、明白、准确、生动,要声情并茂、抑扬顿挫、诙谐幽默、富有情趣,要善于诱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五、运用媒体,辅助教学

近年来,随着办学条件的改善,多媒体已经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必备工具,其在现代教学中的巨大作用已经得到一致认可和广泛关注。用多媒体手段来进行教学往往能够增强教学形象效应,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影音展示功能不仅对于补充课堂教学容量具有促进作用,而且在营造氛围、活跃气氛方面效果非同一般。教师要正确地认识这一手段的作用,在阅读教学中,注重改良传统的教学手段,适当嵌入多媒体教学方式,用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辅助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展示成果,培养自信

高中阶段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还是非常看重的,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的时候,需要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及时的评价,对学生进行恰当的鼓励,增强学生阅读的信心。教师及时地总结学生的阅读成果,还有一方面的作用,就是可以及时地掌握学生目前的阅读状况,根据阅读状况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例如在进行总结的时候,可以让掌握知识熟练的同学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这样会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争取下一次自己也可以上台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

七、指导学法,提高效率

每个学生对课文的感悟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做一个思路上的大致指导,让学生不会过度地偏离文章的思想感情。通过对课文的赏析,学生就会掌握自主赏析课文的能力,对阅读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很大的帮助。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也需要选择适合学生进行赏析的课文,深入课文才是适合高中阶段的赏析材料。教师想要深入培养学生的阅读情感,就要在阅读的时候,顺便引入一些课外的读物,让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材料进行阅读,提升自己的见识。

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坚持不懈抓好阅读教学,要立足课堂、立足文本,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广泛深入地积累语文、生活知识和文学、审美知识,在期待的视野中逐步培养起学生文学阅读能力,提高鉴赏水平,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董颖.张志公、刘国正的语文训练观[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9(1).

[2]曹祥芹.个性化阅读要科学化,不要自由化[J].中学语文教学,2007(11).

[3]王尚文.教师所能交给学生的只有自我[J].中学语文教学,2007(5).

(编辑:张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