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预习是学习和教学的有效前提和保障,是保障学生学习更加有效以及教师的教学更加高效的途径和方式。在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课文的习惯对课文教学来说至关重要,不仅关系到教学的进度,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质量。所以,相关教学工作者就应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学生课文预习的习惯,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参与到课文预习中,为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如何培养农村中学生自觉预习课文的习惯进行相应的探究,以期通过正确方式的引导,不断加强学生预习课文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教学的高效开展。
【关键词】中学生;自觉预习;预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课文预习是教学中的重要方法,更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前提。同时,预习行为也是学生一种自主学习和自我意识的主要体现,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和自我学习,从而摆脱传统的机械化以及捆绑式教学。那么在新时期背景下,如何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学习,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深刻地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通过预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以及知识的掌握巩固能力是当前相关教学工作人员需要探究的问题之一。
一、当前农村学生课文预习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农村中学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严重影响,导致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学生的课文预习也存在很多问题。
(一)缺乏课文预习意识
意识是指导行动的重要因素。很大程度上有怎样的意识在就会付诸怎样的行动。就农村中学生课文预习这一问题而言,很多学生不具备提前预习课文的意识,往往都是教师在正式上课的时候进行课文讲解。同时,农村地区的学生往往自主意识较差,意识不到预习的重要性,很多学生认为反正上课的时候老师会教,提前预习只是浪费时间,而且自己也学不到什么东西,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会对课文进行预习,这为教学工作造成了阻碍。
(二)缺乏丰富的预习资料
预习是对教学内容的提前预知,并且在预习中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查验和收集,建立起相应的知识体系,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阅读大量的资料进行辅助。但是对于农村地区的中学生来说,因为经济条件以及地理条件有限,因此在预习的过程中,不具备相应的预习条件。当然,除了学生家庭的经济条件导致的资料不足之外,更多地体现在学校方面。很多农村学校还没有图书馆、阅览室等教学设施,直接导致了学生的预习资料较少,就一本教材,学生会感到枯燥,各种现代信息设备都还不完善,缺乏丰富的预习资料,导致很多农村中学生的课前预习效果不佳。
二、新时期如何培养农村中学生自觉预习课文的习惯探究
在新时期背景下,新课程理念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对学生的预习能力要求更高。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要从多个方面不断探究和创新,利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预习意识以及预习能力,为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中学生来说,自身的主观意识很重要,往往推动学生学习的动机就是兴趣。兴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就要不断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将学习看作是一大趣事。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预习的意识,明确意识对于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建立良好的预习思维,从而在兴趣点的激发下主动地开展课前预习工作;其次进行任务驱动,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任务驱动的情况下进行预习,并且在课堂上要认真地检查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久而久之,让学生养成自觉预习课文的良好习惯。同时,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通过预习尝到“甜头”,比如能够丰富自己的阅历,能比不预习的同学知道更多,让学生具有成就感,从而推動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实现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完善预习评价,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评价能够对学生的预习过程以及预习结果进行正确的指导,帮助学生正确地掌握知识。同时,科学完善的评价还能够引导学生加强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对学生的预习成果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能够让学生发现怎样的预习才是对的,是符合教师的要求的,因此在下一次预习的时候也会用这样的方式。对学生预习结果进行含蓄的批评,不仅能够让学生容易接受,而且在预习的时候能够进行自我纠正,认识到预习的正确方法,转变预习方式,从而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除此之外,教师要通过评价和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来自于教师的关爱,从而在学习中保持良好的心态。
三、结语
总的来说,预习是中学课文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教师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学生的自觉预习意识,培养学生的正确预习方式,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预习习惯,从而进一步推动新时期农村中学生的课文预习效果,加强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金向军.浅谈在新教改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为例[J].管理观察,2013(18).
[2]刘加洪.对初中语文教学中自主能力培养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0).
[3]陈红明.初中语文预习教学策略应用探析[J].黑龙江教育
(理论与实践),2016(Z1).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