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写作能力是初中语文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结合《初中写作教学序列化研究》课题的实践,通过思考提出了写作教学应立足于有趣、扎根于有序、得益于有法的作文教学观点,期望对开展初中作文教学的序列化研究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写作;有趣;有序;有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长期以来,由于教材缺乏系统安排、教师教学缺乏计划、学生缺乏有针对性的训练等原因,初中作文教学长期处于无序低效的状态,成为语文教学的洼地和硬伤。为改变这种现状,我们课题组决定以构建写作序列作为突破口,使写作教学能够循序渐进,学生写作水平逐步提高。经过两年的研究与实践,现已经顺利完成。回首两年的课题研究和实践工作,我从中得到不少收获,最突出的感受是:初中写作教学应立足于有趣,扎根于有序,得益于有法。
一、写作教学应立足于有趣
“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这句广为流传的顺口溜的确最能引起广大学子共鸣,道尽了语文学习之难,而写作还是第一难。毫无疑问,对大部分同学来说,写作都是最最头疼的难事,老师每次布置写作,总能听到一声长叹——“啊?又写
作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我一是降低写作难度,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将作文写完了。例如每篇课文学习之前,我会布置学生从“读一读,写一写”的生字词中选择三个词语,说一段意思完整的有意义的话,在课文学完后,进行课堂展示,看谁说得最好。学生一看,三个词语不难,还有可能受到表扬,个个非常踊跃。为了在课堂上出彩,大多数同学都会绞尽脑汁,越写越长,内容越写越精彩。尤其是廖菁,每次都几乎写成一篇小说,最长一次念了十几分钟。多数同学没觉得是在写作文,而是在和别人聊天讲故事,同时,两三天就能进行一次写作训练,训练量不小,效果也出奇地好。二是换着法子让学生写作。我经常用的是接龙式写作。例如我先出题:“那天早上,我起得很晚,来不及吃早餐,就匆忙往学校赶。正要穿过马路,突然,发现一辆白色的轿车横挡在斑马线上……”要求学生展开想象,一人一句现场写作,往下接龙。学生接龙如下:
→我心里一阵愤怒:“谁这么缺德,把车停在斑马线上?”
→仔细一看,车标上面写着“别摸我(BMW)”。
→我想:不让摸?我偏要摸!于是,伸手在车灯上狠狠摸了两下。
→不料,满手灰尘,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干脆在車盖上写了个“你牛×”。
→还不解气,又朝轮胎踢了两脚。
→报警器响了。
→“干什么?小屁孩!”传来一声断喝。
→我一转身,一个壮硕的男人正怒气冲冲向我跑来。
→我顿时吓得魂飞魄散,撒开腿,飞也似的跑了。
……
怎么样,有趣吧?反正大家边说边笑。大家根本没有感觉到是在写作文。
此外,还可以将有趣的生活纳入写作素材。生活中许多事情可以作为写作素材。廖俊涛在写春节作文时,以“年味哪儿去了”为题,写父母过年忙于“抢红包”,却疏于搭理“我”。题材不错,但文章内容写得过于简单。我将他的作文用作修改材料,指导同学进行修改。同学们大多耳濡目染父母的“劣行”,课堂简直成了“控诉大会”,特别生动有趣。之后,我将上课过程整理成课堂实录《分层叙事,放慢情节》,发表在《福建教育研究》上。
二、写作教学要扎根于有序
纵观近年来对写作教学序列化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思路:
一是单元主题式写作序列。如河南沁阳《主题式作文序列训 练》,以人教版教材单元主题为依托,根据阅读教学涉及的内容,设计作文主题,建立作文序列化框架。二是作文技巧序列训练。如九江庐山区《作文序列化有效训练》分十二个序列进行训练:抓住特征、以小见大、景物描写、详略得当、伏笔与照应、外貌描写、表达真情、情景交融、场面描写、正侧面描写、动作描写、联想和想象。此外,还有题3IbrD6ljTW5VfHJ0yaOVUw==材序列式(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学校生活、自然景观)、语言序列化和中心序列化等。
这些序列化写作教学,各有优劣。但总体思路应是注意到以下三点:一是要读写结合。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以经典课文为写作模板,学习写作技法;二是要贴近生活。生活才是写作的源泉,写作应是学生对自然、生活、社会的见闻、体验和感受;三是要循序渐进。分阶段、分题材训练,既重视语言表达,也重视技巧学习。这样才能为学生的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写作教学得益于有法
(一)成功激励是最好的鲇鱼法则
写作是繁难的事,费时长、收效慢,更难的是长久保持写作兴趣。如果学生能时常得到成功的激励,就能起到鲇鱼效应。八年级起,我就不断激励同学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宁化在线举办“感恩父母,传承孝道”最美祝福语大赛,我组织同学参加,结果15人入围,且温炽诚、张书雁、张羽的作品还进入“十佳”,领到奖金让大家眼红。初中生最要强了,你能成功,我也不比你差。谌林珍参加“2016福州中考微作文大赛”,喜获二等奖,吸引不少羡慕的眼光。滕灵参加微作文大赛,连续三次榜上有名,八位同学参加“调研三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撰写的调查报告荣获市三等奖……成功不仅让自己成为校园明星,榜样的力量也激励了不少同学爱上写作。
(二)法从课中来
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典的作品,是极好的作文范本。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以初中教材为例,我们可以从课本中找到许多范例。如以小见大的范例《散步》、抒情范例《秋天的怀念》、曲折叙事范例《变色龙》、写人叙事范例《王几何》、变换叙事范例《羚羊木雕》……任何学习都是先有模仿,再有创造的。教师善于利用教材,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写作有技法
在学生写作过程中,茫然无所适从的不在少数。教师应教给学生一定的写作模式或写作流程。以2015温州中考话题作文《月亮离我们有多远?》为例:第一步,阅读作文材料,找到中心句或归纳中心意思;第二步,从材料中提炼关键意思,材料中三幅助读图分别代表童年之趣、少年之志和老年之怡;第三步,分析题目,确定写作方向,如“童真离我们有多远?”“理想离我们有多远?”“青春离我们有多远?”“亲情离我们有多远?”等;第四步,搜索自己的题材库,找到切合主题的经历;第五步,拟写作文提纲,明中心,定详略;第六步,按提纲写作。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基本可以做到快速构思,迅速行文,不至于无从下笔。
(四)诊断式写作效果最佳
任何一个题目,因为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不同,学生写出来的作文都是千人千面,很难说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只有根据内容选择最合适的表达。诊断式教学借鉴先学后教的模式,让学生先写后评,可以发现问题,有针对地解决问题,在教师点评、学生互评中穿插语言技法训练,实战实例,效果更佳。
(五)点评后不忘修改甚至重写
在写作实践中,大多数同学在写完后就认为这次作文过关了,很少再去关注自己的写作结果。对于写作教学来说,这是“最后一公里”的事,但这重要的一步往往最易于被忽视。及时修改甚至推翻重写可以吸收别人的优秀建议,拓展自己的写作思路,升格不满意的作文,通过不断训练可以提升写作水平。“文章不厌百回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综上,“有趣”的作文教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序”的作文教学使学生少走弯路,“有法”的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两年的课题研究实践证明,有趣、有序、m1sxDzotX2IczuZvjGFdXPHLhbtNRwsFXuvC2fadOx4=有法是一条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梁云堂、常刚.初中语文寫作教学体系构建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生刊),2014(12).
[3]赖业伟.情景教学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刊),2014(12).
[4]王红艳.初中作文教学序列化探讨[J].文学教育(中),2011(8).
[5]王曜君.基于阅读的初中作文教学写作序列构建[J].语文知识,2016(11).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