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篇优秀的记叙文必须得由若干个细节描写组成,就像电影中的特写一样,只有精雕细刻了,才能从一滴水看到整个汪 洋;只有细致勾勒了,才能从一束光看到整个世界。
【关键词】农村高中;记叙文;细节描写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日益激烈的江苏高考竞争中,语文与数学、英语呈三足鼎立的状态,而在整份语文试卷中,作文的比重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因此作文也就成了高三语文备考的重难点。在学生对写作的积累基本定型的状态下,想要在短期内实现较大的突破难度明显很大,高三作文训练基本都是把审题立意与文体规范作为学习重点,为的是学生在高考中拿到保险分值,发展分这个区域一直都是任由学生自由发展,教师无为而教。
但是随着近几年高考标杆作文的出现,我们可以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只能止步于基本分,并且主体都是写的议论文,高分的标杆文基本都是以记叙文为主。
这些记叙文之所以能够获得阅卷老师的喜爱,离不开对文章结构与细节的把握。记叙文的结构是学生构思的基本体现,优秀的细节描写则是体现学生对生活细腻认知的表现。一个成功的细节,要超过许多繁琐的议论语句,鲜活的细节描写才能把故事中的人物活灵活现地显现在阅卷老师面前,自然就可以脱颖而出,所以对细节的关注应该成为高三作文教学的重点。优秀的细节描写需要教师教会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注意:
一、抓住细节特征进行描写
教师要先教会学生仔细观察、大胆想象,通过自己大脑的画面再现,用生动的语言表现所要描写的细节的典型特征。比如学生的一篇作文《相遇》中的优秀片段,描写了小作者与紫砂壶的一次相遇:“我慢慢向木屋移动,推门而入,只见一位老人正研磨着一尊暗紫色的器物,没错,是一方紫砂。旁边的老妇人正在用布一点一点擦拭着壶身。我慢慢走上前去,指尖触及壶身,虽然粗糙,但更平实;虽然简单,但更质朴。遇见了它,心中不禁多了份踏实,似乎我与它,便是知己。”
语句简短,营造出一幅似乎是久别重逢的相遇之景,“虽然粗糙,但更平实;虽然简单,但更质朴”饱含着自己对紫砂浓浓的深情,这样的体验如果不是真实的感受,怎么能够打动阅卷老师的心呢?
二、强化细节挖掘的意识
农村高中学生的生活层面比较窄,观察能力比较弱,没有要描写细节的意识,所以很多情況下都是轻描淡写,因此必须强化记叙文中细节的挖掘。
例如在一次以“专注”为题的作文训练中,有同学的作文里出现了这样一段话:“他着一袭蓝色老式工作服,袖口是泥渍,领口是汗碱,下身是黑色粗布裤子。他正在制瓷。双手附着泥土,正摆弄一泥团,其间不时洒水,泥团逐渐成形,一素胚瓷瓶诞生了。”看起来对人物的衣着和动作有了比较详细的描写,但是对泥团成形的过程描写就是一笔带过,直接就出现了完工的瓷瓶。所以教师指导该学生将此细节进行放大描写,在“泥团逐渐成形”后再加上几句泥团的变化的句子,如:“泥团由原先的椭圆形,在他的双手有意无意的塑形中,下半部分逐渐放大变宽变圆,而当他的双手移到上部分时,泥团又成为细长的脖颈,显得格外别致。”这样再加入勾连专注的句子,这段话明显就有了亮点。这样有意识地去挖掘细节,文章必然会有一个打动人心的精彩细节出现。
三、放大细节描写的特效
(一)放大特点,惟妙惟肖
在观察人物过程中,我们要教会学生记录人物的各种表情神态,每个人因为不同的性格特征,在他面对不同的情况时会用不同的表情来体现自己内心的想法。而写景状物时,则更多地要把握住景物对象的典型特征。
如有学生描写栀子花的一段语言:“瞧,那花瓣白白的,摸上去软软的,厚厚的,如同秋天盖的棉被一般。有的花瓣全开了,看上去像七八岁的小孩一样,娇嫩无比,不能受到任何打击或伤害;有的开了一半,隐隐约约能看到花蕊像一个带着笑容的新生婴儿;有的还是花骨朵,看上去马上要破裂似的。我亦愿做一朵小小的栀子花,默默地把清香给人们,换取夏日的清甜,守住那份纯白。”这段话就抓住了栀子花的洁白与娇嫩这两个特征来进行刻画,属于比较到位的描写语段。
(二)放大动作,锤炼词语
每个人不自觉地表现出来的细小动作最能反映一个人的修养习惯,因此将描写对象的动作进行动态剪帧,能给学生的文章加分很多。如一个学生在描写一位做叶雕的匠人时这样写:“处理完了刚采集的杨树叶后,他拿出处理好的落叶,开始进行他的工作。面对一片新的叶子,他总会先细细端详叶子的纹路,用叶脉作底纹,保留图案部的叶肉,再刻掉其余部分。他行刀的方法、握笔的姿势就像用毛笔写字时一样,无名指和食指、中指成三点夹住刀杆,使刻刀垂直向下,沿着图案的线条进行雕刻。原来一个高大的男子,面对如此细致的工作,心也似乎变得柔软,在喧闹的世界中,慢慢成长、积淀。”阅卷老师能够很清晰地看到其中细致的动作描写,有了亮点,分数自然也会往上涨。
(三)放大形象,妙用修辞
各种修辞在记叙文里的运用无疑是用来加分的,因为它们可以增加文章语言的生动性,弥补学生缺少的生活体验,化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如有学生在描写一位气质优雅的女子时这样写:“那轮明月,从秦照到今,却依旧明亮。也如女人一样,充满了历史积淀,腹有诗书气自华。而女人早已将对别人的关心融在细微的动作里,养成了一种习惯。是月光的纯粹,不用加任何的修饰与铺垫;是月光的清凉,洗净人心底的污泥草屑。岁月唱的歌抑扬顿挫,光阴过后徒留皎月几蛊,温柔了人的心田,于无声处润人心。”文笔流畅,排比娴熟,语言的组织能力明显要超过同年龄的其他同学,就很容易得阅卷老师的欢心。
总之,一篇优秀的记叙文必须得由若干个细节描写组成,就像电影中的特写一样,只有精雕细刻了,才能从一滴水看到整个汪洋;只有细致勾勒了,才能从一束光看到整个世界。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