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诗词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缺乏足够的重视,现状堪忧。在学生层面主要是对古文化的欣赏力不足。而在教师方面则体现在对教学反思的重视不足,反思面过窄。本文重点论述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古诗词教学反思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课堂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语文特级教师李镇西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写三年教育反思,就能成为教育行家。”说明教学反思的重要性。本文就古诗词鉴赏中教学反思的重要性进行探究。
古诗词教学一直以来在语文教学的环节中不是特别受到重视,很多语文老师在教授诗词过程中只求背诵完成,让学生理解诗词的意境就算是对古诗词的讲授完毕。古诗词教学应该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尤其是我们的教学反思的过程,不能对诗词作简单化处理。古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朵绚丽的奇葩。作为一名中国的中学生,学好古诗词,势在必行。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古诗词,培养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从而陶冶学生的性灵。传统的古诗词教学片面强调语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古诗词对学生思想和价值观的引领。个人认为,自古以来,中国就有良好的诗教传统。古典诗词,以其精练的语言,丰富的内涵,无穷的韵味,动人的情感,对后人有着永远的精神陶冶,对健康的民族精神和个人品格的建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古诗词的教学应该更多侧重于加强学生对古诗词文化的认同。
我们的诗词教学现状值得我们反思。首先,有研究发现,仅有四成多的高中生对古诗词学习有兴趣,年级越高对古诗词学习越没有兴趣、学校层次越低的学生对古诗词学习越没有兴趣;其次,影响学生对古诗词学习兴趣的因素主要有学生的自我爱好、教师的素养和“偏好”、教学效率等;再者目前学生学习古诗词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人文素养和高考分数;以及鉴赏方法、文体知识和创作背景等是古诗词教学的主要内容;最后学生古诗词积累和人文素养积淀是影响古诗词教学质量的首要因素,“高考相关分值”也有很大的影响。笔者认为,在目前的高考制度下,高考指挥棒对学生学习古诗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必然就会产生诸多的问题。
在目前大力倡导和整个国家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语文课程改革越来越侧重对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尤其是诗词教学。传统文化应该要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后盾,传统文化理应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理想基石。在浩如烟海的中华文化中,古诗词是其中的浓墨重彩的一笔。教师应该当起宣扬传统文化,传播传统文化,实现民族复兴的有力助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对古诗词教学更要重视。
古诗词教学应反思教师缺失和学生获得。目前的古诗词教学现状让我们不安。在高考指挥棒下,古诗词没有很好的起到对我们民族未来传承者的很好的教育,沦为了应付式学习。教师在提升个人教学素养和专业素养的同时应该转变诗词教学的目标和出发点,不以高考为唯一目标。学生在学习诗词,理解诗词精练的语言,丰富的内涵之外,应该更加注重个人品格和民族精神的培养。我们的教学要培养的不是只会高考的单调书生,应该是充满个人理想,有信仰,有情操的未来民族复兴的栋梁之材。如果我们的学生只知道简单诗词了解,而忘记了我们整个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那我们的民族复兴则无从谈起。中华民族的文明是代代相传,充满延续性的,是不能分割的,这也是中华民族伟大之处。语文教师任重道远,在教授古诗词过程中,应该更多地关注古诗词所蕴含的镌刻在民族深处的灵魂烙印,体会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服务当今社会。例如《离骚》的学习,我们关注香草美人意象的同时,更应该让学生体会深深的爱国情怀,进而举一反三,学习中国古人家国情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古诗词教学应该反思诗词文化对现代语文教学的互补性。现代语文教学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文化的熏陶,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不断的浸润在文学的国度中。然而,现代汉语经过时代的变迁和中西方文化的融合,有许多的民族性的东西在现代汉语中很难体现,就需要我们的教师重新挖掘出内涵。可以说,古诗词和现代汉语是互补的,一脉相承的。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它的一致性,我们的学生才能够真正擎起民族复兴的大旗。例如讲到《沁园春·长沙》,毛主席的一首词,它深刻地表现了青年时代的革命者们勇敢无畏,藐视权贵,关心国家未来和民族前途的远大抱负和理想信念。这篇文章是以词的形式呈现,需要有古文学观念去体会其语言的精湛和强烈的表现力。作为词来欣赏,把握现代诗词和古代诗词的共通之处。进行深入探究,区别古文人悲秋情节的由来和毛主席对秋的盛赞,从而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课堂反思,反思的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敢于纠正错误,敢于突破自身。古诗词的教学需要我们老师自身素养的提高,不断探索新路子,重新把握对古诗词的认识,想方设法让学生热爱上我们的民族瑰宝,这样才能使得古诗词在民族文化复兴的道路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编辑:马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