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孕育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每一个高中生都有责任和义务去了解传统文化,并且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发扬者。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不但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还能有效提升高中语文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文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本文主要从当前的实际教学情况出发,根据高中生的学习特点,从多方面论述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中语文;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文化使命。语言和文字作为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其发展对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而高中语文教学正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与文字之间的魅力,在其中渗透传统文化可让学生直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实现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教学的文化交融,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我将针对高中语文教学,浅谈传统文化的有效运用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思考要如何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旦对语文学习充满了兴趣,便会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传统文化相比学生常常接触的文章更具生命力,教师可以利用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寡人之于国也》的教学为例,教师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于是,教师可以从传统文化出发,借助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比如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讲解在战国时期,纷繁的战争导致大量的人口迁徙,而当时没有国籍制度,更没有对移民的限制,百姓们可以随意选择自己想要追随的乐土,哪一个国家更加安定、更加繁荣便成了百姓迁徙的对象。哪一个国家子民多,就象征着哪个国家繁荣昌盛,各国诸侯希望自己国家的人口能够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便产生了梁惠王和孟子的对话。这时,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思想启发梁惠王吗?”学生听到这样的故事和问题,已经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对进一步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对全体中华儿女来说,最引以为傲的便是沉淀了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和发扬传统文化。例如唐朝是我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阶段,各个国家争相到唐朝学习和交流,其中人们最熟知的就是日本,日本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汉唐文化的奠基。于是,在唐朝文化作品的教学单元,教师可以用这样的历史背景作为课堂导入,学生听到这样的故事,便会产生强烈的自豪感。接着,教师再引导道:“到底是怎样的文化成果产生了如此大的魅力呢?”使学生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教师可以将唐诗文化作为一个单独的教学单元,引导学生赏析代表作品,从唐诗的创作背景到实际的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唐诗的文化魅力。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进入到语文学习中来,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自豪感,主动承担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
三、创造生动的教学情境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并不只是让学生了解文化的皮毛,而是以教学内容为依托,引导学生了解文化作品的内涵,不断提升个人文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基于这样的目标,需要高中语文教师创造生动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其中思考与探究,感受文化的内涵。就以《阿房宫赋》教学为例,这篇文言文绝不是仅向学生介绍一个宏伟的建筑物,而是引导学生从中思考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其中的文化内涵。于是,教师要创造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进入其中直接感悟阿房宫在当时是怎样的一个存在。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系统,加入多元化的素材,比如视频、音频、图片等,进而有效地烘托渲染文章内容,创造美的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这样的方式,创造生动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之外的文化内涵,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学品鉴能力。
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传统文化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来说,是值得挖掘的宝藏,其中有很多文学作品是值得学生阅读和了解的,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就以《滕王阁序》的教学为例,这篇文言文以写景为依托,借景抒怀,而其中很多具有文学价值的名句是值得学生学习和借鉴的,比如“烟光凝而暮山紫,潦水尽而寒潭清”这一句,惟妙惟肖的描写将山水朦胧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的写作手法是学生值得学习的。而就整篇文章来说,作者在写景过程中抒发了自己强烈的情感,将个人有心报国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愤懑表现得淋漓尽致。借景抒怀的写作手法是学生可以学习的,而理解作者深刻的情感,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文学作品中的文学价值和精神魅力,促进学生文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五、结语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文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还能有效帮助推进传统文化在学生群体中的传承与发展。并且,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迎合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在传统文化运用上进行不断总结与交流,探索高效的教学策略,形成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见解,让传统文化能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被渗透和传播。
参考文献
[1]龙卫红.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6).
[2]丁美华.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应重视四个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2).
(编辑: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