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写作”互利共生

2017-12-29 00:00:00陈娟
课外语文·上 2017年11期

【摘要】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发现:有些孩子读的书很多,阅读量很大,可写起作文来却内容空洞、文字干瘪。那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阅读”与“写作”两者的角色发挥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呢?笔者分别从低、中、高年级段启动班级“读书日记”模式:一是绘本日记——阅读与积累感悟共生;二是童话日记——阅读与想象表达共生;三是群文日记——阅读与思维发展共生。通过班级“读书日记”形式,将阅读与写作牢牢地粘在一起,如影随形,真正做到了阅读与写作的互利共生。

【关键词】绘本日记;童话日记;群文日记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阐明了阅读和写作的密切关系。但是各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不一样,《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各年级段孩子提出的阅读与写作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有一定的梯度性和序列性。那如何在各年级更好地推行“读书日记”呢?我将读书日记分为“绘本日记”“童话日记”“群文日记”这几种。

一、绘本日记——阅读与积累感悟共生

绘本是孩子读书的最初入口,绘本里有出色的文章、精彩的图画。图画最能吸引孩子的眼睛,如果再加上文字的辅助阅读,就会将孩子带入阅读的世界。一年级孩子还没有形成一定的阅读习惯,再加上缺乏耐心,注意力比较短暂,因此,孩子的阅读基本以“绘本”为主,例如《猜猜我有多爱你》《活了一百万次的猫》《爱心树》等,那么如何体现阅读的价值?如何在低年级为孩子将来的写作奠定基础?我便试行了让孩子们轮流写“绘本日记”。

从一年级学生学完汉语拼音开始,我就引导学生每天写一句话,这一句话可以是你觉得绘本中最有意思的或最难忘的一句话的摘抄,也可以是你读了这个绘本故事后的一句话的收获。刚开始,孩子们基本上都是摘抄,但到了下学期,孩子们已经开始写一句 话……其实“绘本日记”就是日记的启蒙——写话。这个阶段主要就是让孩子们在保证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积累一些好词佳句,简单地写自己的阅读感受。“绘本日记”的推行让低年级孩子走进了阅读的世界,增长了知识,涵养了性情,在阅读中达到了积累感悟的目的。

二、童话日记——阅读与想象表达共生

童话的基本特征是幻想,它是激发儿童想象和幻想能力的最好文学样式。到了中年级,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量,表达能力也日益渐强,这时就以阅读童话为主,努力让童话的读者长大后成为最具想象力、最具创造力的人。例如推荐孩子们阅读《格林童话》《海的女儿》《小王子》……这时,我就让孩子们轮流写“童话日记”,可以是自己读书的收获,对书中某些片段的看法或感受;可以是对书中一些情节展开的想象补白;也可以是对故事的续编……

例如在阅读了《海的女儿》后,有的学生在续编故事时写道:

在化作泡沫后,小美人鱼每天用心感化心存邪恶的人。有一天,突然出现了一个小天使,她对小美人鱼说:“现在你已经做了9999件善事,如果你再做一件,就可以实现一个愿望了!”小美人鱼急切地说:“那我可以变成人吗?”天使微笑着说:“当然可以。”小美人鱼非常开心,和天使告别后就去做第10000件善事了。

……

她也因做满了10000件善事而变成了一个漂亮的公主。

当风儿轻轻地吹动树叶,当小鸟们婉转地唱起歌,当树叶开始幽雅地舞动,王子醒了,他一眼认出了小美人鱼,在小动物们的帮助下,他们与女巫作斗争,终于胜利了。

从此,小美人鱼成了一名真正的公主,她和王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学生在童话的世界里遨游,发展了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达力。《童话日记》在中年级的推行,让阅读与想象表达共生。

三、群文日记——阅读与思维发展共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写道:“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确实,高年级孩子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和阅读能力,我们教师要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靶向的要求下,带领学生通过不同领域、不同主题、不同体裁风格的文本进行阅读,掌握该类文章的阅读方法,揣摩其表达技巧,激发学生的思维波澜,产生创新成果。于是,在高年级,我推行“群文日记”。所谓“群文日记”,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在群文阅读过程中,充分发挥读写一体的联动效应,将阅读感受与收获及时转化为写作活动,形成一篇篇日记。

例如苏教版第九册中的《黄鹤楼送别》这篇课文的学习,可以与《芙蓉楼送辛渐》《赠汪伦》《别董大》这几首送别诗组成群文阅读。以《黄鹤楼送别》为范本,综合讨论:一般情况下,诗人写送别诗时会写哪些内容?学生讨论后会明白:时间、地点、天气、心情等。在这个基础上要求学生将其他三首诗改写成《王昌龄日记一则》《李白日记一则》等。学生有了《黄鹤楼送别》这首文包诗的引领,又有了送别诗的群文阅读基础,很快便会展开想象,饶有兴致地写起日记来。群文日记好比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快乐旅行,沿途风景绚丽多彩,让孩子随着阅读的本性畅游于多个文本,在获得精神丰盈的同时拓宽阅读与思维的空间,提升写作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作文的评改,创新评改方法,让学生学会对自己与他人的作文进行评价、欣赏与修改。高年级的孩子也已具备了评价能力、修改能力和批判能力。因此,这时我们不能只是一味地引导孩子们去写,还要关注评改。

由此可见,无论是绘本日记、童话日记还是群文日记,既可以让学生阅读到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吸收经典文学的精华,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进学生习作力的发展。众所周知,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两柄利剑,那怎样舞好这两柄利剑?我想重要的是要找到两者的结合点。我认为班级“读书日记”就是一个很好的结合点、生长点,它能够促使学生由读到写、由写到读,犹如黏合剂一般,将阅读与写作牢牢地粘在一起,如影随形,真正做到了阅读与写作的互利共生。

作者简介:陈娟,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后备人才,泰州市学科带头人, 泰州市卓越教师培训对象,海陵区名师工作室、名师班学员。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