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创新,绽放语文新魅力

2017-12-29 00:00:00王卓
课外语文·上 2017年11期

【摘要】在新课改的推动与革新下,越来越倡导开放式教育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同时对于学习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仅是局限于课本教材,更要求教师与学生要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语文教学更是讲究创新与发散,在对阅读教学的要求上,不仅是对课文的理解,更要对课文以外的文学典藏有所了解与阅读,培养学生良好养成的阅读习惯,是我们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从阅读习惯、阅读内容以及朗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给出了具体的教学方案,为今后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养成良好诵读习惯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阅读;审美;延伸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有句话说得好,“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因此在进行课内阅读的同时对课外阅读进行拓展和深化,是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力提升语文素养的关键核心,也是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培养健全人格的不二法门。所以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时,有计划地安排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引导学生开拓思路、创新思想,加强对语文了解的深度与广度,在一定程度上对语文学习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使阅读变成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必需品

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要始终贯彻于阅读教学中,这便是新课标所一直推崇的。还给学生学习自主权,为他们创造读书的自由环境,让他们可以轻松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无拘无束地摸索、探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感受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审美愉悦,为未来的学习生涯注入一丝精神食粮。

作为教师,应当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尝试多鼓励他们去阅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文章,不要一开始就以教学任务为目的,强行为学生布置阅读任务,而是让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擅长的内容来进行选取,使他们充分感受到阅读是一种很美的乐趣,而不是一种压力与负担,让阅读变成他们的自我需要和自愿投入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师要有安排、有策划地去培育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与习惯,让阅读变成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需要,成为他们精神上的一种享受。

二、指引学生对自然社会生活展开广泛的阅读

对语文学习进行拓展与对生活的拓展其实是一样的,并不存在矛盾与冲突。然而阅读并不仅仅存在课本中。阅读美景、阅读山河、阅读人文、阅读情感、阅读建筑、阅读财经,更甚至可以阅读一篇树叶、阅读一条小鱼……自然、社会、人生才是最宽广、最丰富的阅读资源。在新课标不断推广下,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融入自然、接触社会、了解生活、感受快乐、勇于自我表达,让学生在心灵感触与实际生活之间构筑一道相互了解与沟通的桥梁,让他们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感悟与体会中,得到心灵感触、生活与学习态度以及人生价值观的不断更新与提高。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锦绣山河,绿野阡陌,使人感受到什么是绰约的风姿;青砖黛瓦,蓝天白云,让人一睹婀娜的风采;桃红李白,橙黄橘绿,让人感悟色彩的流淌……观照高耸入云的山峰,有“会凌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慨;直面波涛汹涌的江河,有“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唱和……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让人体会到幸福,领悟天地人伦,人与人的沟通交流让人明白了宽容博爱的伟大,丰富多彩的文明古迹让人领略了历史沉淀后的宁静……

追根究底也就是作为老师,一定要广开言路,想方设法创造多种渠道,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平台,指引他们阅读除了教材之外的自然、社会、人生,他们的亲身经历与感悟变成他们阅读的丰满羽翼,在实践中领悟人生、积累知识与经验,开拓他们人生成长的维度,创造出人生智慧的质的飞跃,领略生命的真正价值,从而构建和谐快乐的价值体系。

三、引导学生阅读实践,课堂内外书声琅琅,激起阅读的生气与活力

于漪老师也曾说过“让课堂充满琅琅的读书声”,朗读便是语文课堂上的一种表征。学生对于语言的领悟和把握都是源自于朗读的过程。引导学生阅读时,并不只是单纯让他们默默去看,而是要让他们发声,将文章朗读出来,运用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可以逐步形成好的语感,慢慢了解、掌握语句中的逻辑停顿和感情,同时也可从朗读中把自我的领悟准确地表达出来。在日常零星琐碎的生活中往往自己不会察觉,可是通过大声朗读,常常都会被文章中的语句所叫醒,凝集起来,从而引起共鸣,让人融入一个全新的精神领地。正如周树人所说:“读书的方法、窍门,是靠自己读出来的,要让学生多读,在读书中得益,会其智,融其情。”

很多典范作品,也可以安排学生对其熟读成诵,铭记于心。在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就对文言诗文背诵篇目给出了明确的方向与规定,其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推荐背诵的篇目是50篇,高中课程标准中建议的诵读篇目是14篇。仅仅只靠我们的课堂教学时间是明显不够的,毕竟它有时间、地域、制度的局限性,只有让学生充分将课外时间利用起来,形成每日诵读的好习惯,才是最好的策略。每天可以安排一篇20分钟左右的朗读文章,随着一点一滴的积累,与日俱增,学生就会慢慢形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同时也能背诵出一定量的典藏作品。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人生的一大乐趣,更能提升学生的语文修养和精神涵养,提高他们的写作乐趣。在阅读的同时让学生领悟到写作的方法,自己主动掌握到的才会更深入,记得更牢固。尤其是要怎样将学到、理解到的东西运用到实际中去,而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在持续的阅读、解析、临摹进程中,学生最后通过日积月累的知识储备变成自己特有的写作能力。“读”与“写”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写作会深化阅读能力,而阅读亦会丰富写作能力,“读”与“写”相得益彰,形成良性循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日后的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阅读成为学生学习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助手,让阅读成为他们生活中必备的精神食粮,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

(编辑:龙贤东)